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陳德星堂
陳德星堂
時間
1892年06月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陳應彬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陳德星堂即為臺北地區陳氏宗親的祠廟,也是臺北市市定古蹟,現址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寧夏路,現宗祠部分開放空間作為幼稚園校地使用。
事件背景:
該祠廟本址位於臺北城內的文廟旁邊,是台灣清治時期的1892年所興建。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舊祠廟被充公他用,神位被迫移至他處。1911年,台灣總督府官署擬於舊祠廟地點興建台灣總督府廳舍。於是台灣總督府在與陳氏宗祠談妥以地易地條件後,隨即於同年拆除該舊祠堂。1911年,陳氏宗祠於大稻埕下奎府町的該軍事用地開工,即為臺北市寧夏路現址。
臺北城內的陳德星堂是清光緒時臺北府建府知府陳星聚在建設臺北府時,號召臺北府轄區內的陳氏宗親集資蓋的. 其中大龍峒老師府的陳家、新莊頭前莊的陳家以及北投忠義陳家,三大家族出資最多。
1914年落成的陳德星堂,由臺北名匠陳應彬負責建造設計,其中宗祠內的大殿,一柱雙龍,豐富剪粘雕飾等等都頗具陳應彬的手藝特色。另外外觀上,該祠採硬山與歇山的重疊屋簷屋頂,民間俗稱太子樓,具有1910年代懷舊的清代閩南式特有建築風格。值得一提的是,該宗祠正殿保存的錫製花瓶,燈臺,大象座騎雕塑品,也都全台灣罕見。
相傳為中國舜帝古代子孫的陳姓,為全台灣人數最多姓氏。每逢春秋時,該宗祠都會舉行陳姓祭祖大典,而該祠祠內過水亭與天井都會擠滿人。
Top
發生過程:
「陳德星堂」為台灣著名匠師陳應彬設計建造,其前殿的重簷歇山式屋頂、木結構及斗拱精美,屋簷及屋脊曲線流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003年起委託古蹟專家李乾朗,調查研究修復規劃報告,2007年開始修復工程,委請修復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的鄭裕錫擔任工地主任。大木部分由原設計建造的陳應彬曾孫陳朝洋主持;作脊、蓋瓦則由土水修造技術被文化部列為文化資產的廖文蜜負責;剪黏由原作者陳天乞的孫子陳世仁施作。另還有蔡仁謙、楊福盛、劉家正等大師修復。
新修復的陳德星堂外觀煥然一新,古蹟碗片剪黏傳統匠師陳世仁表示,已有百年歷史的陳德星堂,也能看見中國傳統的馬賽克藝術、碗片剪黏,不過受到時間、氣候與地震的影響,剪黏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在這次修復更是全數重做,尤其是難得一見的「龍堵」。陳祖厝的祖先有當過皇帝,舜帝就是姓陳,所以一般的祖厝,是沒有「龍堵」,因為他們家有當皇帝的才有。
歷史影響:
一般的寺廟可能拜的是媽祖、大道公,或是觀音媽,但是家廟不會看到神像,家廟看到的是牌位,祖宗的牌位,是一個象徵性的祭祖。 陳德星堂建築精緻宏偉,最特別的是三川殿前的一對雙龍石柱,一隻在上、一隻在下,以「升龍」與「降龍」並列,名為「天翻地覆龍」,此柱為全台第一對,後續也被其他廟宇仿效。正殿內龕前的一對全錫製作的「騎象天宮」燭台,也是台灣罕見。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