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林國芳逝世
林國芳逝世
時間
1862年04月 ~ 1862年04月
地點
福州
相關人物
林國芳
資料來源:謝寶幸福窩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林國芳(閩南語:Lîm Kok-hong;1820年-1862年),臺灣臺北新莊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龍溪縣白石吉上社,是臺灣巨富林平侯之子,林國華之弟,板橋林家的重要成員,亦是多次分類械鬥的重要當事人。唯無子,過繼其兄國華之子林維源為子,以祀香火。但他的夫人不喜歡林維源兼祧,另外收養葉化成(東谷)的兒子為螟蛉子,即通稱三房的林維德(維得)。
事件背景:
板橋林本源家族開臺祖林應寅,於乾隆41(1776)年自龍溪來臺,在淡水廳興直堡新庄,設塾教授子弟。數年之後,生活漸趨安定。其次子平侯乃在乾隆47(1782)年入臺依親。林平侯後經營米店致富,再與竹塹林紹賢合辦全臺鹽務,往販南北洋,擁資數十萬。於是由商而政,納粟為同知,分發廣西,署潯州通判、攝來賓縣,嗣調桂林同知,署柳州府。辭歸之後,鑒於新莊是漳泉械鬥的要衝,唯恐被波及,乃於嘉慶23(1818)年遷居至大嵙崁(今桃園縣大溪鎮),避開漳泉械鬥困擾,是林平侯面對的方式。
林平侯本漳州府人,來臺經商,居於臺北新莊,在林爽文事件中糶米,物價暴漲,獲得銀錢無數,因而致富。後為避新莊泉州府移民的兵聲,決意遷居大科崁。身後,將家族企業分為「飲」、「水」、「本」、「思」、「源」五支商號傳給後代。
分得「本」、「源」兩商記的林國華與林國芳兩兄弟,將商號合併為「本源」,並冠以林姓,即為現在所稱的林本源家族,並遷往板橋,故稱板橋林家。
Top
發生過程:
國華、國芳克承父志,兼營米、糖、鹽、布、木材、樟腦等業,所得錢乃購土地,聘佃農開發,家道更富。國芳為示與新莊泉州人友好,由新莊媽祖廟,迎接媽祖香火在板橋接雲寺奉祀。後人乃建媽祖廟供奉,是為板橋慈惠宮。
國芳對於藝文頗有研究,為地方書法名家,但好武游俠、慷慨激昂,曾經往來唐山與臺灣之間,得罪過泉州府知府,亦曾經毆打漳州府某知縣之幕僚。1859年漳泉械鬥,林國芳率丁壯數百名搜捕泉州人,焚燒土地。艋舺的泉州三邑大老黃龍安亦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起兵近千,在臺北惡鬥。艋舺的泉州安溪大老白其祥出面調停,方息兵燹。
1861年,林國芳因與泉州籍佃農有租約糾紛,欲將泉州人土地收回,改租漳州人。造成大臺北民心大亂,又一次釀成巨鬥,北至芝蘭堡(今士林區),南至興直堡(今新莊區)皆有械鬥,朝廷震怒,欲逮捕林國芳入福建省會福州審問。國芳探知風聲,心急病逝。
1861年,林國芳因與泉州籍佃農有租約糾紛,欲將泉州人土地收回,改租漳州人。造成大臺北民心大亂,又一次釀成巨鬥,北至芝蘭堡(今士林區),南至興直堡(今新莊區)皆有械鬥,朝廷震怒,欲逮捕林國芳入福建省會福州審問。國芳探知風聲,心急病逝。
歷史影響:
林平侯育有五子,「本記」的林國華與「源記」的林國芳,是親生子,對家族發展影響最大,故通稱「林本源」。咸豐3(1853)年,林家林國華與林國芳兩兄弟的主導下,舉家遷到板橋。林家遷居板橋的原因,最主要便是受到當時激烈漳泉械鬥所影響。林國華兄弟當家作主,一改消極為積極,直接投入,成了臺北地區漳州人的領袖。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