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馬偕墓
馬偕墓
時間
1901年06月
地點
淡水
相關人物
馬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馬偕墓位在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建於西元1901年(清光緒27年)馬偕辭世時,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事件背景:
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1871年(清同治10年)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當時的滬尾(現今新北市淡水區),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並著有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1878年(光緒4年),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馬偕在淡水創辦「滬尾偕醫館」,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
1882年(光緒8年),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
1883年(光緒9年)以後,馬偕更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
1901年(明治34)6月2日,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58歲。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Top
發生過程:
馬偕墓在淡水淡江中學校園中馬偕家族墓園內,這裡原本是駐淡水外僑的墳場,1901年6月2日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馬偕墓與其他洋人的墓隔開,以表明馬偕是台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台)是馬偕的墓,右邊為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偕叡廉夫婦之墓,外圍則是學生、其他親人之墓。此墓園現由淡江中學管理,已被政府列入三級古蹟 1901馬偕逝世後至1925(淡江中學八角塔與體育館落成)間馬偕墓園只有馬偕一座墓,自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1925年逝世後,此區逐漸形成馬偕家族墓園。
馬偕雖然葬於1901年6月4日,但其墓碑可能是稍後所建,推測應為同一年秋天。墓碑立於墓穴後端,形式上有三級臺座,臺座上為墓碑,以陰刻雕出馬偕生平及來台日期,墓碑上端覆一石雕平頂,平頂有如墓之屋頂,其上再立一支方尖碑,其高度約同臺座及墓碑高度,使得整座墓看起來非常壯麗,推斷應出自吳威廉之設計。 馬偕的墓碑據文獻所載,為其門徒所捐建,墓全用石材建成,依石質判斷,應屬於觀音山石,質地堅硬,色澤呈青灰色,經過近百年仍十分完整,石碑上陰刻雕紋十分清晰,字字可辨。馬偕墓的方位坐東南朝西北,大約對著他所創建的牛津學堂。馬偕夫婦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及台語發音拼音,背面是漢字。 馬偕夫人於1925年逝世,她的墓築於馬偕墓的右邊,按台灣古時習慣,符合男左女右的配置原則。她的墓也是全為石構造,有兩層臺座,每層臺座上皮皆作傾斜曲線,以利洩水;臺座之上樹立一座連接碑首的碑身,全為一塊觀音山石所雕,墓碑為扁形,與馬偕的正方形不同;另外,她的墓也不作尖塔,只有尖拱形的碑首,上面浮雕十字架,總高度比馬偕低很多。這種造型亦未見於一牆之隔的外僑墓園,極具特色,後來馬偕大女兒及二女兒的墓碑都與母親採取同樣的樣式。
歷史影響: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記載此墓為其學生所立。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