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獅球嶺砲臺
獅球嶺砲臺
時間
1884年08月
地點
基隆
相關人物
劉銘傳
資料來源:臺灣旅遊景點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獅球嶺砲臺位於台灣基隆港南方,中山高速公路大業隧道上,為基隆市市定古蹟,早年為扼守基隆港口、屏障台北盆地的重要軍事設施。始建於清光緒10年(1884年),據傳為清國巡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抵禦法軍入侵,聘英國技師所建。作為基隆港區內地勢最高的砲臺,獅球嶺砲台無論是在清法戰爭或是在乙未之役裡,皆發揮了禦敵功能。台灣日治時期,獅球嶺砲台被荒廢,漸失軍事功能,目前保存為古蹟的是中砲台,僅存石造指揮所、砲座與彈藥庫。
事件背景:
光緒10年(1884年),清國與法國因越南統治問題,而爆發清法戰爭。法國為避免戰線過長,後方補給不易,改以福建海域為主要戰場。福州、基隆遂淪為主要戰場。是時清國以劉銘傳親自前往督師,於獅球嶺指揮,以大砂灣砲臺為基地,對法展開攻擊。法軍李埤斯(Lespes)以側擊方式,猛轟基隆達二日,劉銘傳命大軍撤至水返腳(今汐止區),基隆港不久後即淪陷,獅球嶺砲台也因守軍撤離而失守,轉為法軍的防線要地,同年12月底開始,清軍向獅球嶺發起多次反攻,但均未能成功奪回獅球嶺,直到法軍在久戰後感到不支,與清國簽約講和,乃退出基隆港。
清日甲午戰爭後,光緒21年3月23日(1895年4月17日),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由於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協議事前並未徵得台灣軍民共識,因此在4月29日(1895年5月23日)台灣官紳發表了〈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成立台灣民主國軍隊,發起了乙未抗日戰爭。清國之前在基隆港建立的要衝自然成為守軍抗日的主要憑藉。但日軍選擇在鹽寮登陸,避開了守軍在基隆港的主力,使得當時大多的砲臺要衝無法發揮預期戰力。只有獅球嶺砲臺,恰好對著日軍登陸的地點轟擊日軍,使日軍進攻失利。
據日軍記載,1895年6月3日,日軍趁著守軍內部意見不合之際,攻克該據點。至此乙未抗日戰役終於落幕。
Top
發生過程:
光緒時代之前,基隆的砲臺建築是為了應付敵人的襲擊而趕工。
光緒元年(1875年)隨洋務推行的風潮,以及清國受到日本入侵刺激,對台軍事規畫改為「廣建洋式砲台」。
光緒19年(1893年)在獅球嶺設置「獅球嶺礮臺」,火力配備為5吋英國前膛砲一尊。
清光緖20年(1894年)的火力配置為12吋前膛加農砲及6吋加農砲各一門。
現在的獅球嶺砲台遺跡包括砲座、彈藥庫與指揮所,主材質皆是砂岩。砲座呈扇形,面對東北方的基隆港,其前方的胸牆內存有十個彈孔以供緊急發砲之用;彈藥庫為回字型的雙重牆體,前有兩道拱門,開口朝南。
另外,距其2公里則還有一座隱密的西砲台,目前被雜草遮蔽,僅能由一個指揮所入口辨認,基隆市政府已有整修計畫,希望能早日使砲台恢復全貌。
歷史影響:
日治初期,基隆港被規畫為足以取代淡水的商港,也計劃若戰事爆發,可以其優異的條件做為軍事支援港。基隆施工最早的紀錄為明治33年(1900年)3月興建木山堡壘。然而獅球嶺不在整建計劃之列。直到明治42年(1909年),才在施工的計劃中,比起其他基隆砲台要晚。1934年到1945年,獅球嶺的火力有所變動,分別布署2門加農砲及一門加農砲一門野砲。許毓良推測是日軍利用前清陣地規劃的陣地,配有牽引式的大砲而沒有固定建築。這時代配置的火力已較先前強大,可以合乎海防的需求。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