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龍潭聖蹟亭
龍潭聖蹟亭
時間
1875年03月
地點
桃園
相關人物
古象賢、楊鳳翔、鄧觀奇、鄧逢熙、楊鳳池、黃龍蟠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龍潭聖蹟亭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監生古象賢、楊鳳翔、庠生鄧觀奇、貢生鄧逢熙、廩生楊鳳池、士紳黃龍蟠等人(分屬「文光」、「崇文」、「拿雲」3大詩社)發起集資,並分別由楊鳳池(撰序),黃龍蟠(楷書勒石)等人合力完成,現存的聖蹟亭於光緒18年(1892年)、民國14年(1925年,日治時期大正14年)、68年(1979年)皆曾整修,建築保留清代3進式規制,為全臺灣面積最大(950平方公尺,2012年面積為422平方公尺)、規畫最完整的惜字亭,已列為市定古蹟。一般的聖蹟亭或惜字亭多半只有焚燒字紙的爐體,但龍潭聖蹟亭具有完整的聖人形(凸)格局,具有三進庭園。為善盡社會責任,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自民國89年(2000年)4月起,逐年撥款認養此亭,鍾肇政資政、漢聲出版社黃永松先生及地方人士亦曾協助龍潭區公所進行完善的維護,為地方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
事件背景:
1875(光緒元)年監生古象賢等人認為文字的創造,使歷史得以延續、文化得以發展,故對於倉頡造字備極尊崇,並感其造字之艱難,而勸世人對於字紙殘書要加以尊重,不要踐踏或污染,而發起並集資建立此亭。目前所見的龍潭聖蹟亭是1925(大正14)年重修後之結果,也是全臺灣面積最大、規劃最完整的惜字亭,在整體環境上,全區採中軸對稱的佈局方式,配置亭身、中門、頭門等建築,整體空間井然有序,由雲牆八字門所構成的中門,弧線優美而柔和,兩側高聳的石筆增加了整體空間的穩定與崇高的視覺感受,整體配置顯示設計者與工匠的虔誠與用心。龍潭聖蹟亭是一處具備建築群與景觀的室外祭祀空間,其空間佈局與建築體傳達出空靈而簡樸的境界,是珍貴的文字崇祀古蹟。亭身部份則是此建築的精華所在,可分成基座與亭體兩部份,前者為方形、兩層洗石子構造,基座四角的螭龍吞腳石雕則是罕見的建築珍品,其奇特的造型,加上上方的鮑魚花草紋飾,更表現出建造當時的技術與東西文化融合的風潮。亭體是焚燒字紙的建築,由石材所構成,約可分成三層,底層的「麟吐玉書」等雕刻,雕工精細、線條優美;中層正面為爐口,爐口上方的橫批與兩側的柱聯雕刻,顯示敬字以增進文風的意義。
Top
發生過程:
現存的龍潭聖蹟亭位於方形臺基上,亭分三層,第一層亭座為八角平面,每邊用石板覆面,有三面刻有圖紋。第二層是火化的爐身,正面開有圓拱形口,爐身三面各安石板四塊,左側石板上刻有光緒元年(1875年)的〈亭序〉和大正14年(1925年)的〈重建聖蹟亭前賢記〉,右側石板則刻有大正14年(1925年)的〈重建聖蹟亭誌〉。第三層平面為六角形,正面刻雙龍座,背面中央兩石板上板刻捐款名錄,下板則刻兩儀太極八卦。第三層上方用石造攢尖屋頂覆蓋,翼角有明顯翹起,屋頂中央則安放葫蘆寶座。
臺灣地區從清初開始就有敬惜字紙的風氣,全臺各地均陸續建造聖蹟亭之類的建築,桃園龍潭聖蹟亭是現存的此類建築中較具規模而保存較為完善的。本亭建於清朝光緒元年(1875年)冬天,由地方士紳黃龍蟠、古象賢、楊鳳翔等人發起興建,位於龍潭陂西側,高1丈8尺,其後於光緒18年(1892年)重修。 到了日治時期,聖蹟亭逐漸損壞,於是在大正14年(1925年)有地方人士黃樹勳、古如華、徐定祥等人發起重修,此次重修規模頗大,把原來的地基變更,改變座落方位,為坐西北朝東南。此次重修的結果大致上就是今日所見的面貌。
民國68(1979年)年地方人士又添建牌樓和地磚,但幸好未對聖蹟亭主體建物造成變動與破壞。
歷史影響:
目前所見的龍潭聖蹟亭是1925(大正14)年重修後之結果,也是全臺灣面積最大、規劃最完整的惜字亭,在整體環境上,全區採中軸對稱的佈局方式,配置亭身、中門、頭門等建築,整體空間井然有序,由雲牆八字門所構成的中門,弧線優美而柔和,兩側高聳的石筆增加了整體空間的穩定與崇高的視覺感受,整體配置顯示設計者與工匠的虔誠與用心。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