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徐鼒逝世
徐鼒逝世
時間
1862年06月 ~ 1862年06月
地點
南京
相關人物
徐鼒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徐鼒,字彝舟,號亦才,書齋名未灰齋、敝帚齋。清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南京六合人。生於清仁宗嘉慶15年(1810),卒於於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其文集、著作為研究清史、南明史和清代經濟、社會狀況之重要文獻。
事件背景:
徐鼒出生於生活相對富庶的江南魚米之鄉,但他的家庭並不富庶。父親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廩貢生,雖曾主管過邳縣、宿遷、儀征等地的教育事務,但是薪俸也是極低的。後因眼病幾乎失明,只得放棄科舉入仕之途,棄官歸鄉,開了個私塾,一邊教學,一邊讀書,終其一生。徐鼒肩負著父親未竟的事業,銳意讀書,不斷進取,終於在道光15年(1835)中了舉人。可是第二年赴禮部試而不售,卻受到江蘇同鄉刑部尚書史致儼賞識,應邀赴其江都老家,坐館授徒。徐鼒也因此得盡讀史家豐富的藏書,為他日後成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道光25年(1845),年屆三十六的徐鼒終於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27年散館,授翰林院檢討;30年冬,充任實錄館協修官。徐鼒自幼好學,初喜駢文,後乃專研經史。早年大量閱讀了史家藏書,又得覽翰林院中館藏中袐書,且與梅曾亮、劉文淇、溫明叔、劉寶楠、陳立、羅茗香、陳卓人等飽學宿儒交往問難切磋,故學術日富,遂成淹貫經史的一代大家。喜購書,藏隋開皇以前碑數百種。這段時期的為官經歷,為他的文史學識的提高,日後大量著作的成就,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咸豐2年(1851),徐鼒回鄉探親,適逢太平天國軍鼎盛時期,正攻打南京六合,他便與六合縣令溫紹原等一起籌辦團練,拒敵守城長達五年,使得地方免遭塗炭,六合也因此獲得了“鐵打的六合”的美譽,同時保護了南京的安全。徐鼒因辦團練守城有功,獲清廷賞識,蒙咸豐帝的親自召見垂問,並於咸豐八年授福建福寧知府,調延平府。福建一帶是白蓮教和金錢會等地方武裝的重災區,讓徐鼒到福建,其實是委以重任。他在福寧重視振興文教,曾修葺近聖書院,並捐俸購置經史等書籍。在福建防剿過程中,成績頗為卓著,但他終因積勞成疾,不幸於同治元年(1862)病逝於官所,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Top
發生過程:
徐鼒由於早年生活所迫和後來世亂為官所需,他非常留心經世之學,通曉籌算度支財經之道,並有專著《度支輯略》傳世,為我們保存了大量清中後期國家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寶貴資料。 《務本論》也是他重要的經濟學專著。
六十五卷、補遺五卷的《小腆紀傳》是研究南明史的重要史料。該書用編年體記載了福、唐、桂、魯四王和台灣鄭氏的史事。他同時作有紀傳體的《小腆紀傳》,兩書並行,使這段時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行動公之於世。
《明史藝文志補遺》、《淮南子校勘記》、《楚辭校注》、《爾雅注疏》等著作則表現了作者文史方面的才幹。
《未灰齋文集》、《未灰文外集》和他的年譜以及有關的生平資料,可以讓人們更加清楚地全面地了解一個真實鮮活的徐鼒。本內容主要包括當時國內外戰事攻守的情況、徐氏家族成員的傳記、有關經濟理論的專著、讀書筆記,代作或自作的有關碑記序跋和友朋間的酬應文章,數據非常豐富,忠實地記錄了徐氏的生活經歷和當時社會狀況,是我們研究清代中後期經濟、政治、文化和軍事歷史的重要材料。
歷史影響:
徐鼒的著述十分豐富,據文獻記載,應有二十多種。由於戰亂,多有散失。查閱現代國內外各大圖書館的藏書目錄,徐鼒的書稿刻印出版和收藏情況如下: 《未灰齋文集》八卷,《外集》一卷,咸豐11年福寧郡齋刻,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敝帚齋遺書》,卷數不詳,同治11年刻,光緒3年重刻,現藏首都博物館。 《敝帚齋遺書》,卷數不詳,日本鉛印本,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未灰齋詩鈔》(原四卷,殘一卷),光緒12年扶桑使廨鉛印,廣東中山圖書館。 (以上據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周易舊注》十二卷,清光緒12年徐承祖日本刻本,影印收入北京出版社《四庫未收書輯刊》經部第八輯第一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