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袁甲三逝世
袁甲三逝世
時間
1863年08月08日 ~ 1863年08月08日
地點
陳州
相關人物
袁甲三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袁甲三(1806~1863.8.8)字午橋,諡號“端敏”,袁耀東次子,是項城袁氏家族中第一位以科舉功名(進士)入仕的人,也是第一位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員,為袁世凱叔祖。最高官職是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提督八省軍門。因為他的功勞,曾祖父袁志恭、祖父袁九芝、父親袁耀東,都被朝廷追封為一品。母親郭氏、原配妻陳氏、續妻陳氏也都被追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事件背景:
袁甲三自幼聰慧,讀書刻苦。他七歲入學,八歲的時候曾偷偷寫了一篇《事君能致其身》的文章,袁耀東見後很感詫異,認為“孺子可教”。可惜,袁耀東四十多歲就因病去世,沒能看到這個兒子“功成名就”。袁甲三“家貧,刻苦勵學,以慰母志”(《端敏公集·禮部議奏入祀鄉賢祠折》),十四歲與長兄澍三同補縣學,中秀才後,加入“勤工儉學”行列,在項城望族高崍雲家當家庭教師。高家世代書香,“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袁甲三在此受益甚多。
袁甲三二十二歲得廩生功名,三十歲中舉人,三十一歲(道光15年,公元1835年)終於考中進士。而後,順利步入官場,先後在京擔任禮部主事、充軍機章京,累遷禮部郎中。
清道光30年(1850),宣宗皇帝駕崩,文宗奕詝即位,年號咸豐。袁甲三被升任為江南道監察御史、掌兵科給事印(負責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並監察六部,糾彈官吏)。
咸豐元年(1851),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南河豐北決口,上疏極論時事,皆切中利弊。
咸豐2年(1852),列款奏劾定郡王載銓“賣弄橫勢,擅作威福”,彈劾刑部侍郎書元“貪鄙險詐,諂事載銓”(詳見附錄)。宣宗皇帝接到袁甲三的奏疏,親自接見他,讓他“明白回奏”載銓的情況。經朝廷查證,袁甲三所奏都是事實,於是載銓被免去侍衛大臣職務並被罰去王爺的三年俸祿,書元及刑部尚書恒春降職。此事當時震動朝野。
Top
發生過程:
咸豐3年(1853年),起義的太平軍、捻軍聲勢日大,工部侍郎呂賢基被派去安徽辦團練防剿事宜,他奏請讓袁甲三同去“幫辦軍務”。時當廣東太平軍攻陷了鳳陽府,佔領了臨淮關,接連攻克蒙城、懷遠以後,又由亳州、滁州窺視河南。袁甲三采取先穩定軍心民心的辦法,成功平息了潁州因漢回糾紛焚殺圍攻府衙事件。
當年秋,兵部侍郎、漕運總督週天爵卒於亳州,詔命袁甲三繼任統帥軍隊。在這之前,周某曾奏報說,蒙城、亳州的捻軍,合五十八捻為一大股,設有四大天王等名目,不可急剿。周某死後,袁甲三到亳州的王市集時,兵勇已散,民無鬥志。袁甲三急忙召集散兵游勇,整頓團練,凝聚軍心,佔據要隘,結果在高公廟首戰告捷。皇帝下旨命袁甲三接辦剿“匪”事宜,加三品銜,署安徽布政使。袁甲三向朝廷上疏推辭說,擔任布政使職務後,政務繁雜,無法指揮軍隊打仗。朝廷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就讓他專門辦理剿辦安徽捻軍的事。後來他又在標裡鋪打了個大勝仗,活捉了捻軍首領鄧大俊,俘虜捻軍二千多人。
這年10月,安慶太平軍佔領桐城後不久,又攻陷舒城,呂賢基戰死。朝廷想讓袁甲三移軍桐城,袁甲三急忙上疏說:“捻軍首領張茂盤踞在懷遠、蒙城之間,正想進攻廬州(合肥),請先駐軍蒙城和亳州,聲援各州。”
捻軍聚集雉河集,袁甲三令縣丞徐曉峰擊破之,擒捻軍首領孫重倫。分兵擊敗臨湖鋪竄匪,擒捻軍首領宮步雲、馬九。令游擊錢朝舉、知縣米鎮攻懷遠,大破之,張茂負傷逃走。
歷史影響:
袁甲三住在陳州(今淮陽縣)家中養病期間,捻軍兩次進攻陳州。當時袁甲三的病已非常嚴重,他就在病榻上向守衛陳州的將吏傳授破敵方法,結果捻軍兩次進攻陳州都沒有成功。同治2年(1863)6月24日,袁甲三病故,享年五十八歲。同治皇帝賜諡號“端敏”,葬於淮陽西關並設專祠祭祀,後又在他率兵作戰過的臨淮、淮安建專祠。有《端敏公遺著》傳世。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