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方振武
方振武 1882-1941
方振武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振武
生日
1882
卒日
1941年12月
籍貫
安徽省壽縣
組織
國民軍、直魯聯軍
學歷
安慶武備練軍學堂、日本浩然學校
相關事件
方振武,原名運策,字叔平,安徽壽縣人,民國初年軍事人物,曾參加護法軍、直魯聯軍、國民軍等。

方振武畢業於安慶武備練軍學堂,後入安徽新軍擔任隊官,曾因參加徐錫麟、熊成基的革命活動而被通緝,後轉投陸軍第九鎮為兵。辛亥革命時,方振武加入革命軍,任上海光復軍營長、南京臨時政府第一軍北伐前哨司令。二次革命時,方振武亦出任討袁軍輜重營長,失敗後逃亡日本,入浩然學校學習並加入中華革命黨。

袁世凱逝世後,方振武回到山東活動,後南下支援護法戰爭,任護法軍政府陸戰隊營長,並協助孫中山北伐,失敗後一度閒居上海。1924年,方振武改投直魯聯軍,擔任別動隊司令、梯隊司令、補充旅長等,後又擴編為直魯聯軍第二十四師。1926年,方振武率部改投馮玉祥,將部隊改編為國民五軍,隨馮玉祥撤往綏遠、陝西。

馮玉祥響應北伐後,方振武出任第二集團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率部進入河南,後擔任武漢國民政府第九方面軍總指揮。寧漢合流後,方振武任第十一路總指揮、第一集團軍第四軍團總指揮等,在五三慘案時兼任濟南衛戍司令。戰後,方振武部縮編為第四十五師,並獲選為國民黨中執委,在蔣桂戰爭、中原大戰期間歷任討逆軍第十軍軍長、津浦路北段司令、代理安徽省主席等,但因與石友三密謀反抗蔣中正而被扣留,直到九一八事變後獲釋,赴歐洲考察。

1932年,方振武與馮玉祥重新合作,出任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兼北路前敵總指揮,後在中央壓力下被迫解散部隊,方振武避居香港。抗戰期間,方振武曾加入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任中央委員。1941年12月日軍攻佔香港,方振武在逃離時於廣東中山遭到暗殺。留有《余之中國觀》、《戰後中國》、《職業民主政治之方案》、《振武言論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