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米夫
米夫 1901-1938
米夫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Mif
名字
Pavel
生日
1901年08月03日
卒日
1938年09月10日
籍貫
俄羅斯帝國赫爾松省赫爾松(今屬烏克蘭)
組織
蘇聯共產黨
學歷
蘇聯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事件
米夫,全名帕維爾.米夫(Pavel Mif, Павел Миф),原名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福爾圖斯(Mikhail Aleksandrovich Fortus, 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ортус);俄裔猶太人,蘇聯政治人物、學者,為中共國際派的後台。

米夫出生於俄羅斯帝國赫爾松省首府赫爾松(Kherson, 今屬烏克蘭)的低階公務員家庭,1917年時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後加入俄國紅軍參加內戰。1920年,米夫進入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大學(Y. M. Sverdlov Communist University)就讀,後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被派回烏克蘭任職。1925年,米夫出任莫斯科中山大學副校長,原校長卡爾.拉狄克(Karl Radek)在1927年被指控為托洛斯基派而遭革職,由米夫繼任校長。

由於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內的中國留學生組成複雜,分為支持本土派的中共「旅莫支部」及支持共產國際的國際派,後者在米夫的支持下逐漸勝過前者,中共國際派的首領王明(陳紹禹)也成為米夫的得意門生。米夫在1927年率團訪中,正好遭遇國民黨清黨,國際派遂在米夫的援助下架空中共總書記陳獨秀,王明亦出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米夫返回蘇聯後,與王明聯手控制了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師生,在共產國際中形成派系。

1929年,共產國際開始內部整肅,王明在米夫協助下擊垮了瞿秋白的代表團,後又回到中國繼續執掌中共宣傳事務,並作為米夫遙控中共的代理人。1930年,米夫再次訪中,並透過王明排擠瞿秋白一派,選出向忠發擔任中共總書記,使得以王明為首的國際派在30年代初期控制中共的運作。米夫返回蘇聯後繼續在共產國際任職;1937年蘇聯大清洗開始,米夫遭指控為托洛斯基派而被捕,就連王明也與他劃清界線,不再來往。1938年9月10日,米夫遭到處決,直到1956年才獲得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