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莫斯科中山大學
莫斯科中山大學
時間
1925 ~ 1930
地點
蘇聯莫斯科
相關人物
陳延炆、卡爾‧拉狄克、
米夫
、
谷正綱
、
蔣經國
、
鄧小平
、
葉劍英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俄語: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рудящихся Китая имени Сунь Ятсена,1928年更名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共產主義大學),中文通稱莫斯科中山大學,是俄羅斯一所已經廢校的大學,於1925年秋季在蘇聯支持之下成立於莫斯科,因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而誕生,故以「中山」為名,首任校長為卡爾·拉狄克,次任校長為米夫。
莫斯科中山大學成立的目的是為中國培養革命人才。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俄國顧問鮑羅庭於1925年10月7日,在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66次會議上正式宣布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建立。
1927年7月26日,由於受到國民政府的「清黨」(四一二事件)的影響,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聲明:「取締」中山大學,並與之斷絕一切關係,同時命令各級組織嚴禁再向莫斯科派遣學生。莫斯科中山大學於1928年春,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勞動大學,1930年夏天宣布解散,前後歷時短短5年。
事件背景: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不久,他給派往蘇聯考察的蔣中正手札中寫道:「我黨今後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在蘇聯的援助下,孫中山對國民黨進行了改造,吸納了大量中國共產黨人,並很快地在廣州站穩腳根。
1925年3月孫文在北京不幸與世長辭,在他的遺言中曾提到蘇聯,留下中俄關係的伏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的首領,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被侵略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
孫中山逝世,蘇聯在中國失去了一位最親密的朋友,蘇共領導集團很快作出決策,對中國革命投入更大的資本,除槍炮支援外,創辦一所學校,以孫中山的旗幟,招徠大批中國先進青年。其目的在於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培養中國共產主義群眾運動的幹部,培養中國革命的布爾什維克幹部,並成為今後中蘇關係的紐帶,莫斯科中山大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當時,蘇聯駐廣州國民政府總顧問鮑羅廷被稱之為廣州國民政府的保姆。國民黨中央的許多重大決策都要經過他,莫斯科中大在中國的招生就是他一手操辦的。
Top
發生過程:
1925年10月,鮑羅廷在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66次會議上正式宣布在莫斯科建立孫中山勞動大學,幫助中國國民革命培養幹部,建議國民黨選派學生去莫斯科中大學習,這個提議很快獲得一致通過,並成立了由譚延闓、古應芬、汪精衛組成的招生委員會。
莫斯科中山大學所招生的對象並不僅僅是國民黨人,更多的是共產黨人,是為當時國共合作的中國大革命培養政治理論骨幹的特殊學校。
莫斯科中山大學採用小班制上課,課程主要有俄文、歷史(主要是各種革命史)、哲學(唯物論、辯證法、政治經濟學)、經濟地理、列寧主義、軍事科學等。學制兩年,該學校地址為莫斯科沃爾宏卡街16號。
此時的蘇聯,國內戰爭的創傷尚未完全恢復,各項經濟建設還沒有走向正軌,但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為莫斯科中山大學卻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據蘇聯檔案記載:莫斯科中山大學預算為一千多萬盧布,還動用了當時十分緊缺的外匯供學生回國探親用,蘇聯政府盡一切努力來保證學校的教學需要和學生生活。中國學生享有優於蘇聯教師的待遇,學校給學生發西服、大衣、皮鞋、冬裝,寒暑假還組織學生進行夏令營或參觀旅遊。
在蘇聯顧問鮑羅廷的參與下,國共雙方挑選了310名學生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其中中共黨員、共青團員占了學員總數的80%以上。1926年1月又有10名在德國學習軍事的國民黨學員轉入莫斯科中山大學。
據劉江南所著的《蔣經國傳》中描述,中山大學實際上只是蘇聯共產黨的一個黨團組織,學生每天需上至少4小時的俄文課,內容也跟現時人們所知道的文科天差地遠、甚至幾乎完全無關;學生每天都要撰文「反省」,匯報思想。
不過,中國籍學生的待遇,例如食宿,則比俄籍本地學生的待遇為佳;蔣經國也曾感到「不好意思」,對俄國學生懷有同情。
1927年7月26日,由於受到國民政府蔣中正當局的「清黨」(四一二事件)的影響,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聲明:「取締」中山大學,並與之斷絕一切關係,同時命令各級組織嚴禁再向莫斯科派遣學生。
1928年春,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莫斯科中山大學於1930年夏天宣布解散,前後歷時短短5年。
歷史影響:
莫斯科中山大學這所由俄國人出資創辦,並冠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之名的異國學校,在上個世紀20年代後期聚集了一大批中國青年之精英,中國政界要員也在這裡頻頻亮相,從這裡走出的驕子,陸續成為未來國共兩大政黨的風雲人物。
莫斯科中山大學培養了諸如:國民黨方面的內政部長谷正綱、蔣中正之子蔣經國、馮玉祥之子馮洪國、女兒馮弗能、馮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剛、葉楚傖之子葉楠、于右任之女于秀芝,和共產黨方面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鄧小平、烏蘭夫、葉劍英、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何叔衡、楊之華、楊子烈、施靜宜、趙一曼、左權等都曾經是該大學的學生。蔣經國說過,烏蘭夫是跟他當年曾坐於同一椅、旁邊的同學。台灣共產黨主要成員謝雪紅也曾經在此就讀,並與蔣經國見過面。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