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那木囊蘇倫
那木囊蘇倫 1878-1919
那木囊蘇倫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Namnansüren
生日
1878
卒日
1919年04月20日
籍貫
喀爾喀蒙古賽音諾顏部
組織
大蒙古國
學歷
相關事件
那木囊蘇倫(Namnansüren, Намнансүрэн),博爾濟吉特氏,外蒙古賽音諾顏(Sain Noyon)札薩克和碩親王,常稱賽音諾顏汗;清末外蒙古獨立運動領袖之一,為大蒙古國首任內閣總理大臣。

那木囊蘇倫出身外蒙古賽音諾顏部賽音諾顏旗,在1896年繼承爵位,為第十三任賽音諾顏札薩克和碩親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外蒙古諸王密謀脫離清廷獨立,在獲得俄國支持後,那木囊蘇倫與土謝圖汗部右翼左旗親王杭達多爾濟(Khanddorj)等人一同推舉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登位,稱博克多汗(Bogd Khan)。由於外蒙政局不穩,諸王、喇嘛彼此相互爭權,原先掌控朝政的內務大臣車林齊密特(Tserenchimed)屬於喇嘛派,與世俗諸王關係惡劣,遂在俄國壓力下去職,並設置內閣總理大臣一職,由那木囊蘇倫出任。

那木囊蘇倫的勢力基礎是蒙古西部的札薩克圖汗部、賽音諾顏部諸王,以及俄國的力量,因此成為總理大臣的不二人選。那木囊蘇倫在任期間簽訂了中俄蒙三方的《恰克圖協定》,雖然試圖引入西方列強以制衡俄國勢力,但最終功敗垂成。《恰克圖協定》簽署後,中國重新取得外蒙古的宗主權,但給予高度自治地位,那木囊蘇倫改任陸軍衙門長(仍兼總理大臣)、齊齊爾里克盟盟長(即賽音諾顏部)。

然而外蒙古的內部衝突並未因此而消退,夾在中間的那木囊蘇倫於1918年前往俄國,試圖向布爾什維克政府求助,但無疾而終。那木囊蘇倫返國後突然患病,於1919年4月20日病逝,相傳為遭到政敵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