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劉吶鷗
劉吶鷗 1905-1940
劉吶鷗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吶鷗
生日
1905年09月22日
卒日
1940年09月03日
籍貫
臺灣鹽水港廳(今臺南市柳營區)
組織
學歷
震旦大學
相關事件
劉吶鷗,原名燦波,筆名洛生、鷗外鷗等,臺灣臺南人,臺灣日治時期文學家、電影製片人。

劉吶鷗少時即赴日本,於東京青山學院、慶應大學就讀,畢業後赴中國,於上海震旦大學攻讀法語,並經營第一線書店、水沫書店等,接觸左派思想,並在《無軌列車》、《新文藝》等刊物發表小說,被視為「新感覺派」的代表性人物。劉吶鷗在一二八事變後移居日本,抗戰期間曾於汪兆銘政權的上海《文匯報》任職。1940年9月3日,劉吶鷗於上海遭槍擊身亡,有遭國民政府刺客暗殺、捲入幫派金錢糾紛之說。著有短篇小說《都市風景線》、《電影節奏簡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