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子豪在成都成城中學畢業後,於1932年進入北平中法大學就讀,後轉赴日本留學,入中央大學法科。抗戰爆發後,覃子豪返國投身文化運動,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並於浙江的《掃蕩簡報》、《前線日報》任職,後調至第三戰區司令部政治部擔任設計委員。覃子豪於1943年辭去軍職,於漳州創辦《太平洋日報》,並擔任《閩南新報》、《警報》編輯。戰後,覃子豪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7年時赴臺灣,擔任物資調節委員會委員、臺中辦事處課長、省政府糧食督導員等
政府遷臺後,覃子豪進入《青年戰士報》任職,並與鍾鼎文、余光中等人在1956年發起「藍星詩社」,兼任《藍星詩選》、《藍星季刊》等刊物的主編,以現代詩著稱。1963年10月10日,覃子豪病逝於臺北。其作品包括《自由的旗》、《海洋詩抄》、《向日葵》、評論集《詩的解剖》、《論現代詩》等;另有《覃子豪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