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廖文毅
廖文毅
1910-1986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廖
名字
文毅
生日
1910年03月22日
卒日
1986年05月09日
籍貫
臺灣斗六廳西螺堡(今雲林縣西螺鎮)
組織
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博士
相關事件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廖文毅,原名溫義,臺灣斗六(今雲林縣西螺鎮)人,臺灣近代政治人物,臺灣獨立運動的先驅者,曾擔任「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
廖文毅出身斗六廳西螺堡(今雲林縣西螺鎮)一仕紳家庭,早年就讀西螺公學校,後入臺北淡江中學學習。1926年,廖文毅赴日本留學,追隨二哥廖文奎進入同志社中學就讀;1928年後前往中國,進入金陵大學學習機械。廖文毅於1932年完成學業,再前往美國深造,於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攻讀化工,1935年時取得博士學位。廖文毅於1936年再度前往中國,於浙江大學執教,直到1939年時與廖文奎一同返臺,後於臺北經商;但因廖氏兄弟皆具有美國留學、中國任教背景而遭到日本警方長期監視。
戰後,廖文毅進入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任職,兼任臺北市工務局長、公共事業管理處長等,並致力於投入政壇,在廖文奎主辦的《前鋒》雜誌中論議時政。廖文毅在競選國民參政員、制憲國大代表皆鎩羽而歸;又因抨擊行政長官公署、主張「聯省自治」,及與當權的半山仕紳交惡而遭到排擠。二二八事件後,廖氏兄弟被迫逃往上海、香港,與謝雪紅組織「臺灣再解放聯盟」;1950年時又前往日本,開始發表臺灣獨立主張,但因非法入境而遭美軍扣留。
廖文毅獲釋後仍留在日本活動,成立「台灣民主獨立黨」與「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於1956年自任大統領,為臺獨運動最早的實行者。60年代期間,海外臺獨運動逐漸開枝散葉,但亦陷入競爭,廖文毅因親友在臺被捕入獄、政治運動陷入瓶頸,遂決定與政府妥協,放棄臺獨主張,於1965年5月返回臺灣。廖文毅返臺後曾參加曾文水庫、臺中港之建設,但終身受到監視。1986年5月9日,廖文毅病逝於臺中。著有《台灣民本主義》等。
Top
中外雜誌 326
‧
潛伏在毛澤東身邊的「國特」-沈之岳傳奇(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