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外蒙獨立
外蒙獨立
時間
1911年12月28日 ~ 1946年01月05日
地點
蒙古
相關人物
徐樹錚
、
蔣中正
、
王世杰
、
宋子文
資料來源:人民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外蒙古獨立是指外蒙古於20世紀上半葉,在蘇聯、中共、日本的協助與部份支持下發動的一系列獨立運動,最終成功脫離中國的歷史事件。獨立建國後的外蒙古包括現在蒙古人民共和國以及唐努烏梁海地區。今日外蒙古大部分地區屬蒙古國,是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主權獨立國家。而唐努烏梁海地區則先後被俄國及蘇聯控制,後來一部分併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即現俄羅斯聯邦),另一部分則併入蒙古人民共和國。
背景:
清代將蒙古分為設官治理的內屬蒙古和由札薩克世襲統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為內札薩克蒙古和外札薩克蒙古。內札薩克蒙古歸附清朝較早,多與皇室聯姻,成為今內蒙古自治區之主體。外札薩克蒙古多為清軍征伐準噶爾部期間內附或被迫投降,地位在內札薩克之下。清代後期官方文書中,出現內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內蒙古一詞指內札薩克49旗,外蒙古則指喀爾喀4部(有時也包括科布多和唐努烏梁海)。
從16世紀起,沙俄經營西伯利亞,開始與外蒙古地區往來。1727年中俄簽定《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合稱《布連斯奇條約》),確定蒙古屬於清朝管轄,沙俄則取得在恰克圖和外蒙古地區通商貿易特權。1854年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說「中國一旦發生政變,也不應容許中國新政府把權力擴張到蒙古,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應受到俄國保護」。在沙俄和清朝政府簽訂多數不平等條約中,都有關於俄國在蒙古利益條款。在此期間,俄國極力和蒙古各部交流經濟、文化和軍事。
Top
發生過程:
一、第一次宣布獨立
宣統三年(1911年)7月,外蒙古獨立首倡者土謝圖汗部親王杭達多爾濟率團出訪俄國,得到俄國軍事支援。辛亥革命後,清朝統治逐漸瓦解,杭達多爾濟等人認為時機成熟。11月30日,俄、蒙軍隊包圍庫倫辦事大臣衙門,解除清軍武裝,並將庫倫辦事大臣三多及其隨從人員押送出境。12月,杭達多爾濟、車林齊密特等王公喇嘛在庫倫宣布獨立,擁立外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皇帝,建立「大蒙古國」政府。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庫倫登基,自稱「日光皇帝」,年號共戴。但當時的清朝政府和後繼的中華民國政府皆不承認。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恰克圖簽定《中俄蒙協約》,6月9日,外蒙古宣布取消獨立,實行自治。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但實際上繼續支持外蒙古獨立。1919年7月25日,蘇維埃俄國發表對蒙古聲明,稱外蒙古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要求與之建立外交關係。
1919年11月7日,由於俄國陷入內戰,新成立的蘇俄政權無暇顧及外蒙古,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和政府首腦段祺瑞決定出兵外蒙,派皖系將領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庫倫,挾持「內閣理」巴德瑪多爾濟,軟禁哲布尊丹巴活佛,並召陳毅回京。同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俄蒙一切條約。11月22日以《中國大總統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復舊制。北京政府在庫倫設立「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由徐樹錚部在外蒙古駐防,並派兵收復唐努烏梁海。但徐樹錚在外蒙古期間,不顧其傳統習俗,全面推行新政改革,致使外蒙古上層集團對北洋政府的統治更加不滿。
二、第二次宣布獨立
1919年牧民出身的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尋求共產國際的幫助,建立獨立的蒙古國。1920年在列寧的幫助下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組建了蒙古的共產黨,即蒙古人民革命黨。 1919年帝俄餘黨Seminov(謝米諾夫)與Baran FederVonUrgean Sterberg(恩琴),聚集西伯利亞東部帝俄殘軍協同布里雅特蒙古、呼倫貝爾、外蒙古等人士,驅逐滯留在外蒙古的中國官員,以民族自決、獨立建國為口號,並在日本的支持下再次宣佈獨立。
1920年7月,爆發直皖戰爭,徐樹錚率軍返回內地,戰敗後逃入日本使館。庫倫僅留守部份兵力。1921年2月11日,俄國內戰期間,白俄恩琴的軍隊在日本關東軍的支持下攻入庫倫。中國駐軍撤離庫倫,一部分返回內地,一部分在高在田的率領下轉移到買賣城,準備再戰。3月18日,蒙古人民黨軍隊在蘇俄紅軍的支持下攻佔買賣城,擊敗了當地守軍。由於中國國內處於第一次直奉戰爭前夕,各派軍閥無暇分身,只得坐視外蒙古地區的軍事衝突。
三、第三次宣布獨立
1921年5月25日,蘇俄紅軍派兵侵入蒙古,7月6日開入庫倫,恩琴被俘,蒙古獨立國成立。1921年7月11日,外蒙古建立親蘇的君主立憲政府。北京徐世昌政府下令命張作霖收復外蒙,但張並未真正出兵。11月25日外蒙古建立「人民革命政權」,並與蘇聯在1922年訂立了《蘇蒙修好條約》。北京政府發布了一份聲明,譴責外蒙古企圖分裂中華民國的行徑,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1923年1月26日,試圖以武力推翻北洋政權的孫中山和蘇聯代表越飛在上海秘密發表《孫越宣言》,同意蘇軍留駐外蒙。
1924年4月17日,蒙古君主哲布尊丹巴活佛逝世。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與蘇聯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不承認外蒙獨立。
1924年11月26日在蘇聯第三國際支持與行動下,蒙古人民黨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定都庫倫,改城名為烏蘭巴托,以1911年作獨立紀元,允許蘇聯駐軍。但中國及英、美等當時主要國家政府皆未承認。
四、 取得國際認同,完成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同盟國為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美、英兩國在未通知中華民國以及其他盟國之下,於1945年2月11日與蘇聯簽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國主權的《雅爾達協定》(又稱「雅爾達密約」)。其中規定:「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應予保持。」
1945年8月14日,經過與蘇聯兩個多月的談判,中華民國政府最終做出妥協。王世傑代表國民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意「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後,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國共產黨」等條件下,允許將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結果決定是否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10月20日外蒙舉行公民投票,結果顯示,100%的公民贊成外蒙古從中國獨立。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
歷史影響:
蒙古位處邊疆,自古以來種族與生活風俗皆與中原相異,對中原政府而言,國力強盛時固然可以剛柔並濟加以約束,但國力衰弱時難免鞭長莫及難以掌握,因此蒙古始終處在一個若即若離的地位。新疆、西藏的狀態也與之相似。
對蘇聯而言,基於軍事考量,掌握外蒙地區才能避免外國勢力從蒙古進入,切斷西伯利亞鐵路,因此史達林堅決要求外蒙獨立。但是對中國而言,放棄外蒙不僅喪失了廣大的領土與物產,也使東北、華北、西北三地的版圖分開,倘若遭遇大規模戰爭,戰略運用將大受影響。
此外,蒙古的成功獨立,對其他少數民族也產生相當程度的鼓勵效果和模仿效應。尤其西藏、新疆也早有獨立運動卻始終不能如願,至今仍有激進分子不時發動獨立暴動和恐怖攻擊,對國家安全和地方發展都產生負面影響。
Top
中外雜誌 104
‧
外蒙活佛興亡史──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悲劇
東方雜誌復刊 935
‧
蘇俄對外蒙古獨立之關係(下)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