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黃埔建軍
黃埔建軍
時間
1924年01月24日 ~ 1924年06月16日
地點
廣州
相關人物
孫文
、
蔣中正
、
廖仲愷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黃埔建軍,是指1924年5月,中國國民黨創建陸軍軍官學校,成為國民黨自行培養、建立軍隊的基礎。因校址位於廣州黃埔,所以稱為黃埔建軍,陸軍官校也被常稱為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在孫文的指示下開始籌辦,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首屆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也就是日後中華民國的國歌。
陸軍官校培養出的學生,大部份都參與了北伐、中國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等戰事,其中也有不少人後來成為中共的重要將領。
背景:
1922年護法戰爭失敗後,孫中山深深認為國民黨缺乏自身的武力,因此處處受制於軍閥和地方勢力。1923年孫中山重返廣州,認定「救國必須救黨,建國必須建軍」為當時革命建國的兩大任務,因此著手進行改組中國國民黨,和創辦軍官學校的工作。此時國民黨內已採聯俄容共政策,蘇聯願意提供創辦軍校所需的資源。
1923年8月16日,孫中山於派遣蔣中正訪問蘇聯,向剛剛發起革命並成功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的蘇聯學習建立革命軍隊的經驗。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開辦軍官學校,創立黨軍。
Top
發生過程:
一、籌辦階段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1月28日,孫中山決定將陸軍軍官學校建立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的長洲島上。5月2日,孫特任蔣為校長,5月9日任廖仲愷為中國國民黨黨代表,並籌集軍校經費,之後委任李濟深和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和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和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周駿彥和俞飛鵬為軍需部正、副主任,宋榮昌和李其芳為軍醫部正、副主任,林振雄為管理部主任,而何應欽為總教官,張家瑞和王登雲為中、英文秘書,還有一些中國共產黨黨員亦獲任教官及各方面工作,包括毛澤東、張申府、周佛海、葉劍英、聶榮臻、魯易、惲代英、夏曦、熊雄、蕭楚女、張秋人、高語罕等人。
二、招生與開學
1924年5月,陸軍官校招考了第一批學生。考試在上海及廣州舉行,1200名考生中僅取錄了350位學生,備取120位學生,加上保舉共499人,於5月5日正式入學,成為陸軍軍官首批學生。
6月16日清晨6時,孫中山偕夫人宋慶齡在軍艦的護衛下由大元帥府出發,7時40分抵達長洲島後,首先巡視軍校講堂和寢室,接見教官及工作人員。上午8時,孫親蒞主持主持黃埔軍校開學典禮。孫中山選擇陳炯明叛變兩周年當日舉行黃埔軍校開學典禮,表明謹記歷史教訓,堅決締造一支「武力與民眾相結合」的革命武裝。1924年8月10日至10月16日,黃埔一期學生首次參與了軍事行動,處理廣東省商團私運軍械,將私運軍械之挪威船艦押到黃埔,停泊於校門外,敉平廣州商團事變。
歷史影響:
黃埔軍校的創辦,可以說有相當部分得力於聯俄容共政策得到的協助,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為國共兩黨培養了許多軍事將領和軍事骨幹,為東征、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作出重要貢獻,因此不論國民黨或共產黨雙方,都認同黃埔建軍的歷史意義和貢獻。這也是中國第一所真正新型的、正規的軍事學校,在中國軍事教育的發展上具有指標意義。
Top
中外雜誌 142
‧
勞工運動三十年
Top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任職黃…
黃埔軍校畢業證
孫中山手書的黃埔軍校校訓。
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孫…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