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天津事件
天津事件
時間
1931年11月08日 ~ 1931年11月30日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土肥原賢二
、
溥儀
、張璧、李際春
資料來源:歷史上的今天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天津事變又稱便衣隊暴亂。日本關東軍瀋陽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為了將溥儀從天津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帶到東北,並且在華北地區製造動亂,在天津策動千餘名暴徒組成便衣隊,提供武器與訓練,在1931年11月8日起,向河北省及天津市政府單位發動攻擊,日軍也從租界內開炮協助,並以保護為由,將溥儀帶離住處,前往東北,準備擔任滿州國的傀儡元首。
天津的動亂持續到11月底,中國政府方面為了求和,同意將軍警撤出天津,11月30日,保安隊和所有防禦工事全面退出天津市區。
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關東軍佔據東北,意圖建立滿洲國,扶植溥儀為滿洲國元首,並且在華北繼續製造事端。9月23日上午,關東軍參謀長辦公室進行秘密會議,九一八事變策劃者土肥原賢二提出建立由日本控制、脫離中國本土的「滿蒙王族共和國」。日本中央軍事機構根據這一方案制定了《滿洲問題處理方針綱要》,並派土肥原賢二到天津,秘密策劃混亂,並將溥儀帶往東北。
不顧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的反對,土肥原賢二從10月起開始接觸居住在天津「靜園」的溥儀,宣稱張學良把滿洲鬧得民不聊生,關東軍只想維護日本人的權益和生命財產,並且誠心幫助滿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國家,絕無侵占領土的野心,希望溥儀回到滿族的發源地領導新國家。
1931年11月3日,天津《益世報》報導土肥原已於11月2日從瀋陽秘密抵津。11月4日,該報記者又證實,土肥原確實已經到達天津數天,行蹤詭秘。此外還分析他來津的目的,其中有一項是要把溥儀挾持到東北,並推算出他還會給天津製造一些麻煩,妨礙社會治安。鑒於這些情報,中國方面也做了相應的準備。
同時,土肥原派人以少量工資,收買了2000多人組織便衣隊,大多是土匪、兵痞、流氓、吸毒客等,提供基本的訓練並發給槍枝。
11月5日溥儀在天津召集陳寶琛、鄭孝胥、胡嗣瑗、袁大化、鐵良會商赴東北一事,陳寶琛反對,鄭孝胥贊同。11月6日,土肥原賢二在天津以果筐致送炸彈,軟硬兼施的方式迫使溥儀就範。
Top
發生過程:
11月8日晚上,土肥原策動天津漢奸暴徒張璧、李際春等千餘人組成所謂便衣隊,分三路自天津日租界襲攻河北省政府及公安局,日軍開砲助之。城內交通斷絕,商鋪閉門,許多無辜民眾在混亂中致死。天津市當局宣布戒嚴,拘捕61人。天津市市長兼公安局長張學銘命手下天津市公安局特務總隊隊長解方與賈陶、孫銘久、黃冠南等四人保衛省市政府。戰鬥持續到深夜,保安隊擊斃暴亂分子60餘人,捕獲300多人,斬首和槍決了40多人。
動亂發生後,日軍便派裝甲車以「保護」為由,開到溥儀所居住的「靜園」門口,溥儀按土肥原的安排潛出家門,與同行的鄭孝胥、鄭垂父子,經大沽、營口、旅順後抵達撫順。
9日天津軍營因日方要求撤退至離日租界三百米地,便衣隊一度攻佔省政府。11月10日持續暴亂,張學良增調二旅進津,張璧逃赴瀋陽。日軍艦開向天津,並在塘沽開砲。在天津軍民的強力抵抗下,12日暴亂趨緩。11月26日,日軍再次組織暴徒發起暴動,當晚日租界全面熄燈,日軍徹夜砲轟華界。便衣隊也持續攻擊省、市政府和電話局等單位。27日日軍繼續砲轟華界,並要求中華民國軍隊退出二十里外,取消敵對行為,停止河北軍事行動,禁止反日運動,並派遣日本艦隊向天津開動。
衝突至29日,河北省政府求和,主席王樹常將軍隊後撤,30日保安隊亦退出天津市區,並撤出所有防禦工事,日本要求警察也撤出。日軍向華界出兵。12月1日起,日租界內部分街道電燈開放,日本商人懸掛日本國旗,慶祝勝利,還強迫中國居民也要懸掛日本國旗,天津事變結束。
歷史影響:
天津事變中,主要由東北軍組成的保安隊雖有能力對抗日本教唆組成的便衣隊,然而在日本軍方的武裝威脅之下,國民政府選擇避戰求和,撤出天津市區,讓日本侵占華北的野心得到更進一步的機會。同時,日本也已順利將溥儀帶到東北,為滿州國的建國做好準備。
Top
東方雜誌 643
‧
英國對於天津事件之態度
東方雜誌 644
‧
東京談判與中國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4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52
‧
美日關係緊張化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