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湘西會戰
湘西會戰
時間
1945年04月09日 ~ 1945年06月07日
地點
湖南中西部
相關人物
何應欽
、
王耀武
、
湯恩伯
、
廖耀湘
、
王敬久
資料來源:歷史上的今天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湘西會戰為抗日戰爭後期中國戰場最後一場大型會戰。主要作戰時間為1945年4月至6月,戰場主要位於中國湖南省中西部。侵華日軍此戰主要目的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故又稱「芷江作戰」。戰爭前期日軍積極進攻,佔領武陽,但不久國軍收復武陽,情勢逆轉,最後日軍撤退,奪取機場的計畫落空。
背景:
1944年日軍發動「一號作戰」,國民政府在各地敗退,不僅影響前線防禦,也造成中美空軍的莫大損失。在抗戰期間中國在各地主要城市興建機場,讓空軍得以使用戰術支援陸軍;但一號作戰讓空軍在衡陽、零陵、寶慶、桂林、柳州、丹竹(在廣西平南縣)、南寧等地的7個空軍基地和30餘個飛機場,相繼被日軍佔領或摧毀。
1945年3月的鄂北老河口之戰摧毀當地機場之後,湖南芷江機場就成為美國戰略空軍在華唯一的前方機場。該機場經擴建,從當地起飛的轟炸機不但能打擊在華的日軍戰略目標,也直接威脅臺灣一帶的日軍設施。東京大本營認為,當日軍與從中國沿海登陸的美軍作戰時,中美空軍勢必從側背的芷江機場支援,造成日軍重大傷亡,因此,芷江機場成為日軍的重要搗毀目標。
除了摧毀機場,日軍亦須保持湘桂鐵路(長沙至南寧)、粵漢鐵路(廣州至武昌)之暢通。此外,1945年2月打通中印公路後,每個月近5萬噸的物資輸入中國,在美軍總顧問魏德邁的規劃下,這些物資強化了重慶政府的戰鬥能力,補充中國現有部隊,將可重組成30個美械師。國府也將當時尚具戰力的部隊重新整併為第四個方面軍,並接受美械補給。當時有第三、第四方面軍在華中接受整補,日軍為了拖延這批美械部隊造成的戰略壓力,必須率先攻擊,以拖延中國的反攻時間。
Top
發生過程:
一、日軍進攻階段
4月初,日軍第20軍司令官?西一良中將駐邵陽指揮日軍分三路向湘西進發:南路第34師團及第58旅團等由新寧、武岡、武陽向洪江進攻;中路第116師團、第47師團等由邵陽沿邵榆公路西進,突入安江,直取芷江;北路第34師團進攻新化、辰溪、漵浦;另以第64師團、第68師團向寧鄉、益陽佯攻,以牽制中國湘北軍隊南下,企圖一舉攻下芷江。
中國軍隊由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總指揮,採取節節阻擊,誘敵深入,包圍聚殲方針:
1、王耀武第四方面軍為正面主力,司令部設雪峰山南麓的安江鎮,第74軍在雪峰山麓構築決戰主陣地,一部于雪峰山東北面之武岡、石下江、洞口構築工事,逐點抵抗;第100軍配備于雪峰山東麓之山口、龍潭一線;73軍駐新化、安化防守;18軍駐沅陵、辰溪一線。
2、湯恩伯第三方面軍的李玉堂第27集團軍以一部守備龍勝、城步、東安一線,阻擊湘桂路及桂穗路北進之日軍。
3、另以94軍向武岡以東、第10集團軍駐常德漢壽一線防禦。
4、廖耀湘新6軍運芷江,在武岡新化殲敵,確保芷江空軍基地。
4月9日,日第116師團和特種部隊一部偷渡資水,佔領橋頭陣地,掩護主力西渡;駐永豐的日軍第47師團一部向73軍進攻,揭開湘西會戰序幕。日軍中路分四路進攻,企圖把中國軍隊消滅在雪峰山以東洞口、武岡西北地方。但中國軍隊戰鬥意志旺盛,又有空軍支援,給日軍重大傷亡。
4月26日3000餘名日軍向綏寧、洞口至洪江的要地武陽進犯,武陽駐軍第9連與數倍於己之敵苦戰4晝夜,全連壯烈犧牲,武陽陷敵。5月4日起第5師經3日激戰,收復武陽,殲敵58旅團長以下1500餘人。
5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下達了中止芷江作戰命令。
二、國軍反攻階段
武陽大捷之後,中國軍隊在湘西會戰中開始化被動為主動,由防禦轉向反攻。5月8日,在空軍配合下,青岩守軍擊退4000餘日軍對青岩高地的波狀式強攻。同時,綏甯、武陽守軍全殲敵關橋支隊主力。5月14日在馬頸骨斃敵聯隊長以下官兵1300余名,5月21日至6月7日又奪得芙蓉山戰爭的勝利。
第三方面軍從5月初取得武陽大捷後,向武岡、洞口之敵追擊,連連取勝,12日斃敵500餘名,收復高沙,13日在風神岩殲敵數百人。至5月24日追敵至金秤市一帶,與資江東岸日軍對峙。
從5月9日至6月7日,中方持續反攻,日軍轉入戰略收縮防禦階段。6月7日,日軍退回原出發地,戰役結束。
歷史影響:
湘西會戰不僅粉碎了日軍攻佔芷江機場的企圖,也象徵日軍在中國戰場喪失優勢,中國在正面戰場進入反攻階段,先後收復桂柳、廣州、梧州、滇西等地,因此《紐約時報》曾稱湘西會戰為「中日戰爭的轉捩點」。在戰役中,國民革命軍雖然尚未完全換裝美械,但加上中美聯合空軍的空中支援,便足以將日軍阻擋在第一線防衛上,並使日軍喪失進攻能力。
此戰也象徵日軍的戰略思考已陷入困境。會戰目標乍看明確,但以實際狀況而言,1945年美國已經在菲律賓與太平洋諸島實施反攻,對中國機場的依賴性降低,同時滇西緬北會戰的成功,讓更多美援物資流入重慶政府,原本駐緬北的戰力也可轉調;但日軍方面在1944年底太平洋戰線潰退之後,日本的戰爭目標已經轉回本土防禦,在華部隊經過一號作戰後兵力尚未補充,勉強進攻更顯力有未逮。
Top
中外雜誌 67
‧
祖國愛的狂潮-最難忘的抗戰勝利節
中外雜誌 140
‧
粉碎中共汙衊抗戰史實的陰謀-紀念抗戰勝利受降三十三周年
中外雜誌 164
‧
抗戰縱橫談(二)
中外雜誌 206
‧
抗戰勝利前後(上)
中外雜誌 207
‧
抗戰勝利前後(下)
中外雜誌 245
‧
誰得?誰失?平心論中日之戰
中外雜誌 344
‧
黃埔風雲錄(三) 軍校師生與抗戰
中外雜誌 390
‧
中國的魯登道夫 蕭毅肅名揚國際(二)
中外雜誌 488
‧
胡璉上將蓋世功勛永垂不朽 敬悼胡上將海葬金門三十周年
中外雜誌 500
‧
山東抗日名將三李一王的結局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