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藏兵入侵四川
藏兵入侵四川
時間
1912年01月 ~ 1912年07月10日
地點
拉薩、北京、西姆拉
相關人物
袁世凱
、
趙爾豐
、
蔡鍔
、
尹昌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藏兵入侵四川」指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時流亡在印度的達賴十三世派親信返回西藏組織軍隊,藏兵因有英國裝備資金支持,不僅驅逐了原先駐藏的清軍,更進一步用兵西康、四川,意在排除北京方面的影響,單獨掌控西藏全局。
袁世凱遣四川、雲南軍隊征討,將藏兵逐回藏區後,因英國公使的壓迫,未能繼續進兵西藏。經外交折衝後,中、英、藏三方代表同意於印度西姆拉召開會議,商討西藏問題,但因三方歧見過大,最後仍無結論。在辛亥革命後,西藏實質上處於獨立狀態,直到1951年中共解放軍進入西藏才告結束。
背景:
英國統治印度、緬甸後,開始將目光轉往西藏。1909年,達賴十三世倚英國人為後盾,興兵反對中國,清廷當時命趙爾豐出兵征討,於1910年2月進駐拉薩,達賴十三世逃往印度請求保護,清廷下令剝奪達賴喇嘛封號。清廷任聯豫為駐藏大臣,駐軍統領為鍾穎,其部屬多為四川哥老會分子,訓練紀律不良。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傳至西藏,川軍譁變,四處搶掠寺廟、藏民,釀成藏人與漢人之間的衝突。藏人仇殺漢人,並驅逐駐藏官吏。達賴十三世在印度聞訊後,宣佈西藏獨立,並在英國的協助下,遣親信返回拉薩組織軍隊。藏兵因有英國資助,不僅控制了西藏,更進一步進兵西康,直抵四川邊境,連克重要城鎮,對四川、雲南已構成威脅。
Top
發生過程: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駐藏川軍四處劫掠。1912年1月,達賴十三世自印度返回西藏,並獲得英國給予西藏的武裝支援,除有300萬英鎊借款自印度購買軍火外,已在各地派有駐軍。藏兵因有英人資助,至1912年5月,已攻陷日喀則、江孜,並封鎖川藏通道,駐拉藏川軍彈盡援絕。8月,經尼泊爾調停,川軍繳械,經印度返國。
藏兵攻略四川的消息傳入北京,袁世凱除聲明西藏為中國領土外,並派四川都督尹昌衡為征藏總司令,並令雲南都督蔡鍔出兵應援。6月16日,四川西征軍自成都出發,7月5日首敗藏軍,克復裏塘。7月下旬,藏兵不支,退回藏邊。川滇軍有意稍作修整後進兵西藏,英國公使朱爾典卻於此時以奉有英國政府訓令,向北京政府提出照會,表示不承認中國有干預西藏內政之權利,並要挾中國政府與英國簽訂條約,否則即不承認中華民國。10月6日,袁世凱電令川滇軍停止西進,10月29日,明令恢復達賴十三世名號。
1913年7月底,經中國外交部與英國公使多次磋商,終於同意中、英、藏三方以平等地位,各派代表至印度西姆拉舉行會議。
歷史影響:
藏兵趁辛亥革命之際進入四川,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促成1913年西姆拉會議的召開。在英國支持下,西藏代表在會議上提出要求西藏獨立的「六項要求」,但遭袁世凱政府特派的中國代表陳貽範駁斥。隨後英國又在西藏和印度交界上提出「麥克馬洪線」,將九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並以欺騙方式使中國代表先在草約上畫押。草約內容傳回中國後,均遭袁世凱政府反對。最後,由於中方代表未出席最後一次的簽約會議,西藏問題成為懸案。至於劃分邊界的「麥克馬洪線」,中華民國政府始終拒絕承認;1947年印度獨立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邊境問題迄今仍懸而未決。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