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中德合作
中德合作
時間
1933年05月 ~ 1941年12月09日
地點
中國、德國
相關人物
中德合作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中國和德國之間的合作,在20世紀中前期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中德合作使兩國結成聯盟,密切的合作關係使中國的工業建設和軍備迅速現代化,這在中國抗日戰爭之前尤甚。此時期的中華民國一直在民國軍閥割據與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艱難地生存著。

有鑒於日本對華關係緊張,中華民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德國方面則需要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這種關係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間,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繫在一起。雖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納粹當政開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而結束,只持續了不到4年時間;而且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改革也到1936年才開始,但中德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同樣,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國抵禦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背景:

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限制了德國的工業產出。它的陸軍數量被鎖定於10萬人,軍用製品也大幅地減少。但是,條約沒有減低德國在軍事革新的地位,很多工業企業仍保留機械和科技去製造軍用硬體。因此,為突破條約的規限,這些工業巨頭和外國商界組成聯盟,藉由與國外廠商合資的機會將德國軍火工程師轉移到國外繼續設計新武器,並藉由中介國的身分合法地製造和銷售武器。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中國陷入內戰,不同軍閥之間互相競爭去奪取最高權力。因此,很多德國武器生產者開始著眼於和中國重新建立商業連繫去打入中國龐大的武器和軍用物資市場。

1930年,中國是德國在遠東最大貿易夥伴。德國的油脂工業原料幾乎完全依賴東北的大豆出口,德國工業對於中國出產的鎢砂、銻、錳、錫、豬鬃和桐油也有大量需求。

1933年,納粹黨掌權,使中德政策走向變得清晰。1月,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後,走擴軍備戰路線,急需中國南方出產之鎢和銻等戰略物資。這是當時中國能大量提供的原材料。德國軍工業對鎢砂的需要尤其迫切,因此,由那時開始,獲得中國的原材料就成為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一項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