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孔祥熙
孔祥熙
1800-1967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孔
名字
祥熙
生日
1880年09月11日
卒日
1967年08月16日
籍貫
山西省太谷縣
組織
中國國民黨
學歷
美國耶魯大學礦物學碩士、歐柏林大學法學博士
相關事件
中德合作
、
首都計畫
、
沈崇案
、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
四大家族
、
中正式步槍
、
採購U型潛艦
、
上海灘打虎
、
往事如煙
、
四行二局
、
上海商銀
、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
上海銀行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孔祥熙,字庸之,號子淵,山西太谷人,孔子第75代孫,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財政部長、央行總裁,長期主導中華民國財政;同時也是位政商關係良好的銀行家,與蔣介石、宋子文等人為姻親。1901年赴美留學,於歐柏林大學、耶魯大學學習政治、經濟、法律、礦業等,1907年獲得碩士學位歸國,在鄉創辦銘賢學校。辛亥革命後進入山西督署,二次革命失敗後赴日,兩年後回鄉。1926年取得歐柏林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回國後至廣州政府任職,歷任財政廳長、實業部長、國民政府委員、工商部長、中央銀行理事與總裁等,1935年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1938年扶正為院長,次年再兼任中國、中央、交通、農民銀行聯合辦事處常務理事,後再兼管外匯,至1945年才陸續辭去各職。1947年赴美治病,直到1962年才回到臺灣,1966年再次離臺赴美,1967年8月16日逝於紐約。孔祥熙幼年因病與基督教結緣,進入公理會服務,並透過公理會此關係赴美留學及辦教育等,在興辦教育之際也同時經商,取得英國亞細亞殼牌火油公司在山西的獨家代理權,經營煤油買賣而致富。1913年,孔祥熙應邀去日本,擔任「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並為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籌集經費,結識了孫中山的英文祕書宋靄齡,兩人隔年成婚。孔祥熙長期擔任中央銀行總裁(1933-1945)、財政部長(1933-1944),對我國財政金融政策有相當的影響。其任內推動了稅制改革以強化中央政府對地方的財政控制;改組銀行體系,將中國、交通銀行收歸財政部控制;改革幣制,發行法幣取代銀本位,防止白銀外流,並重整政府債務,使得國民政府以國家資本控制金融市場,創造了穩定的財源,得以向德國、義大利購買武器準備抗戰。然而孔祥熙政商兩棲,其家人親信利用私人關係進行投機斂財,引起國內外各界的批評,使他在抗戰後期逐漸失勢。
Top
中外雜誌 9
‧
孔祥熙之氣度
中外雜誌 10
‧
潛往北平謁吳玉帥記
中外雜誌 38
‧
吳玉帥與我
中外雜誌 42
‧
六十年來的中國(五)
中外雜誌 43
‧
六十年來的中國(六)
中外雜誌 45
‧
六十年來的中國(八)
中外雜誌 51
‧
抗戰初期縱目全局(上)─抗戰採訪錄第四章
中外雜誌 58
‧
發揚重慶精神
中外雜誌 69
‧
侍從所見的 中山先生
中外雜誌 89
‧
政海秘聞
中外雜誌 92
‧
體壇前輩軼事﹙三)
中外雜誌 95
‧
戴傳賢的一生(四)
中外雜誌 98
‧
戎馬生涯十五年-鑑秋憶往之三
‧
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續完)-國父五次來台考
中外雜誌 101
‧
華北特殊化外一章
中外雜誌 112
‧
吳佩孚的晚年
中外雜誌 114
‧
抗戰期中的杜月笙(三)
中外雜誌 119
‧
衞挺生自傳自序
中外雜誌 123
‧
抗日情報戰(五) 戴笠將軍和他的同志
中外雜誌 131
‧
吳佩孚的一生(三)
中外雜誌 133
‧
懷恩師何浩浩
中外雜誌 137
‧
西北軍整訓內幕-馮玉祥與西北軍之二十
中外雜誌 139
‧
于右任外交軼聞
中外雜誌 140
‧
雷鳴遠被囚記
中外雜誌 142
‧
西安事變見聞(一)
中外雜誌 145
‧
西安事變見聞(四)
中外雜誌 150
‧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水利會工作十五年記
中外雜誌 155
‧
四十年前西藏行(上)-參加達賴坐床大典紀略
中外雜誌 156
‧
四十年前西藏行(中)-參加達賴坐床大典紀略
‧
國父與宋氏夫人
中外雜誌 158
‧
與李敖談沉醉謬誤--再談戴笠之五
中外雜誌 161
‧
江山萬里行(十七)-遊學歸國後的工作與生活
中外雜誌 162
‧
山西耆宿趙守鈺
‧
江山萬里行(十八)-遊學歸國後的工作與生活
‧
專業訓練與緝私肅貪-戴笠將軍和他的同志
中外雜誌 167
‧
八十自述(下)
中外雜誌 168
‧
西安事變舊夢痕(下)
‧
許世英軼聞趣事
中外雜誌 170
‧
鐵肩擔道義的兩個美國人:魯斯與周以德
中外雜誌 172
‧
有功不居.受誣不辯 硬漢孔祥熙
中外雜誌 173
‧
宋慶齡的一生(上)
中外雜誌 174
‧
宋慶齡的一生 (下)
中外雜誌 177
‧
記衛挺生桑蘭谷伉儷
‧
憶張自忠將軍
中外雜誌 178
‧
戴笠的故鄉─戴笠將軍別傳之二
中外雜誌 185
‧
往事述感
‧
洋人筆下的宋氏三姊妹
中外雜誌 187
‧
也談宋慶齡-剖析孫宋聯姻經過與宋傾共原因
中外雜誌 188
‧
我練太極拳的經驗談
中外雜誌 190
‧
八十述略(一)
中外雜誌 191
‧
黃沙碧血戰新疆(終篇)-天留硬骨報國恨.忠烈祠裏再世人
中外雜誌 193
‧
宋子文的故事
中外雜誌 194
‧
地方自治史話(四)
中外雜誌 195
‧
東北大學六十年
‧
孫文病逝考述(下)
中外雜誌 202
‧
追思俞梁就光夫人
中外雜誌 213
‧
日本侵華內幕(十)
‧
戴笠的幾個戰場(三)
中外雜誌 217
‧
軼聞趣談(一)
中外雜誌 218
‧
戴雨農軼事(三)
中外雜誌 220
‧
莫德惠的風範
中外雜誌 221
‧
大家族的沒落-人間閒話之七
中外雜誌 222
‧
陳璧君的末路
中外雜誌 225
‧
布衣走江湖-僑務叢談之二
中外雜誌 226
‧
大學生生活瑣憶
‧
徐柏園的豪情
‧
逆流與暢流(三)-國難期中的國家建設
中外雜誌 229
‧
壯烈殉國的張自忠
中外雜誌 240
‧
黃金運臺秘辛
中外雜誌 245
‧
抗戰初期蘇俄援華內幕(上)
中外雜誌 248
‧
西安事變與劉湘
‧
是誰害死戴笠?(下)
中外雜誌 249
‧
北大第一位女教授陳衡哲
中外雜誌 253
‧
戴笠與我-改行進軍統局一段曲折經過
中外雜誌 258
‧
何應欽傳奇(二﹚
中外雜誌 262
‧
民國奇人戴傳賢(上)
中外雜誌 266
‧
孔祥熙與中信局
中外雜誌 278
‧
歷史的傷口
中外雜誌 279
‧
念故人哀兆槐
中外雜誌 288
‧
儒家子弟洋教徒-孔祥熙留美受阨記
中外雜誌 290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學人:桂崇基外方內方
中外雜誌 293
‧
孔祥熙的早年
‧
經建風雲錄-創造台灣奇蹟羣像(上)
中外雜誌 298
‧
張學良話西安事變
中外雜誌 299
‧
中信局往事-林世良案的震撼
‧
民國革命烈士 彭家珍傳奇
‧
戴笠與孔祥熙
中外雜誌 303
‧
郭沫若外傳(三)
中外雜誌 304
‧
晏陽初新傳(二)
中外雜誌 307
‧
東北風雲錄(十八)張學良張作霖傳奇
中外雜誌 318
‧
義和團引起的併發症
中外雜誌 324
‧
憶說端木愷
中外雜誌 326
‧
鈔券印製奠基人-滬江大學校長凌憲揚
中外雜誌 333
‧
宋慶齡與孫逸仙之戀
中外雜誌 337
‧
中外名人傳(一)
‧
戰時悲歡歲月-行政院往事雜憶
‧
讀陳立夫回憶錄成敗之鑑
中外雜誌 340
‧
西安事變回憶錄(上)
中外雜誌 342
‧
金融專家 楊承厚二三事
中外雜誌 345
‧
鄧穎超與「跑得快」
中外雜誌 346
‧
中外名人傳(九)
中外雜誌 357
‧
歷史公案關係人 章孝嚴的義父母 潘宜之夫婦
中外雜誌 363
‧
中外名傳(二十六)顧祝同戴陽潘錦瑞葉光黃基蔡維屏戴笠
中外雜誌 364
‧
真性情‧生死交:馬一孚與謝無量
中外雜誌 376
‧
中外名人傳(三十九)
中外雜誌 378
‧
傳奇中的傳奇 汪精衛叛國潛逃 王魯翹河內鋤奸
中外雜誌 379
‧
我在國際奧會的奮鬥(四) 爭取正名與當選國際奧會委員記
中外雜誌 383
‧
宋藹齡與孔祥熙(上)
中外雜誌 384
‧
宋藹齡與孔祥熙(下)
中外雜誌 386
‧
台灣經濟轉型的大功臣俞鴻鈞
中外雜誌 387
‧
俞鴻鈞對財政金融的貢獻
中外雜誌 391
‧
任援道出賣梁鴻志 昔日部屬今世閻王
中外雜誌 406
‧
中東問題專家 現代包青天石樂三
‧
中國人的光輝 何鳳山勇救猶太人
‧
天涯坎坷麗人行 美麗的女共諜 美人才女王瑩(五)
中外雜誌 409
‧
一0四歲人瑞跨三世紀的中華女傑 宋美齡女士的故事
‧
我與宇凡教授
中外雜誌 430
‧
台灣經貿發展秘錄(二)
中外雜誌 432
‧
抗戰時期美國特使威爾基訪華記
中外雜誌 436
‧
胡漢民湯山被扣記
‧
黃金榮上海灘傳奇(下)
中外雜誌 443
‧
湯山抗日血戰親歷記
中外雜誌 447
‧
愛國女童楊惠敏(終篇)
中外雜誌 450
‧
億萬富豪不留財產給子孫 南僑奇人陳嘉庚(二)
中外雜誌 455
‧
擁護蔣介石委員長抗戰到底 南僑奇人陳嘉庚(七)
中外雜誌 456
‧
訪延安後及陳儀禍閩事與蔣介石翻臉 南僑奇人陳嘉庚(八)
中外雜誌 464
‧
伊斯蘭權威石萬英
中外雜誌 468
‧
略述于斌樞機對國家社會的貢獻
中外雜誌 471
‧
崢嶸歲月話稅警
東方雜誌 443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4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48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81
‧
商務印書館被燬紀略
東方雜誌 493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00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08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09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11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17
‧
全國經濟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19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21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22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23
‧
中國田賦之沿革及其整理之方案
‧
時事日誌
‧
評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
東方雜誌 524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2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27
‧
美國收購白銀及於我國之影響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28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31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32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33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51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52
‧
本年水災概況及中央救災辦法
‧
兒童年論母性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54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5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58
‧
記一中全會
東方雜誌 559
‧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聲中兵工建設事業之發軔
東方雜誌 562
‧
財部發行統一公債及復興公債
東方雜誌 570
‧
主計制度再釋疑
東方雜誌 572
‧
立法院通過所得稅條例案經過
東方雜誌 587
‧
三中全會
東方雜誌 590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93
‧
英日的對立與中英的合作
東方雜誌 594
‧
孔祥熙歷聘歐洲諸國
東方雜誌 59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96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97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99
‧
中國戰時財方案
東方雜誌 601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03
‧
中國戰時財政之過去及其展望
東方雜誌 606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09
‧
我國現負內外債與債信前途
‧
現代史料-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
東方雜誌 619
‧
最近十年中國財政之進步
東方雜誌 621
‧
東方論壇-讀了「節約運動大綱」之後
‧
現代史料-抗戰一年來我國財政概況
東方雜誌 626
‧
現代史料-國慶言論
東方雜誌 628
‧
現代史料-第二次國民參政會議
東方雜誌 645
‧
現階段的公民教育
東方雜誌 648
‧
鞏固戰時金融辦法綱要
東方雜誌 684
‧
第二屆參政會議的經過
Top
書名:
孫中山傳
‧
第六章 嘔心瀝血獻身國家和平統一 第三節 巨星隕落
書名:
宋慶齡傳
‧
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 第一節 家世概述
‧
第二章 在孫中山身邊 第一節 革命伴侶
‧
第三章 中華革命的中流砥柱 第一節 在大革命洪流中
書名:
人物春秋 第三集
‧
追憶余鴻鈞先生
書名:
壯遊八十年
‧
九、服務浙贛鐵路滇緬路回憶
書名:
戴笠和他的同志
‧
王撫洲策動經濟作戰
書名:
公元一九二七
‧
引子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
附錄
‧
第七章 寧漢內江 喋血建國
‧
第十一章 蔣宋合璧 縱橫華夏
書名:
經典女人-孟小冬
‧
第八章 不負重託‧總理重托
書名:
韓復榘與西北軍
‧
14.北京政變
‧
50.第三路軍(二)
‧
56.剿匪 審案 賑災
‧
63.濟南南京
‧
65.濟南成都
‧
66.西安事變
‧
70.隔河對峙
Top
宋慶齡和親屬在社稷壇內的…
1880 年
9月11日
※ 孔祥熙 ,字庸之,號子淵,出生於山西省太谷縣程家莊。
1884 年
是年
※始讀《 三字經 》、《 論語 》等。
1886 年
是年
※母龐氏不幸病逝。 其後隨父至外祖父所居地太谷縣南張村 ,並就讀於其父創辦的私塾,自此讀經習字為時4年。
1889 年
是年
※因患病求治於傳教士創辦的基督教診所,並很快獲痊癒。 此事令其改變對西方傳教士的看法,由心存畏懼轉而為仰慕和信賴。
1890 年
1890至1893
※在基督教公理會所辦的小學校就讀,以優異成績畢業。
1894 年
1894至1899
※由基督教公理會保送至潞河書院就讀,在此皈依基督教並成為一名講經佈道人。
1900 年
6月
※義和團運動波及北京後,潞河書院停課。 孔祥熙趕回太谷老家後不久,便和當地洋教士一起被困在福音院內;被救出後一直藏匿至形勢稍有緩和,方才趕去北京向教會文面匯報山西局勢。 旋即陪同文阿德返回山西處理當地“ 教案 ”。
1901 年
是年
※前往美國歐柏林大學(Oberlin College)深造,後來又轉至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修習碩士學位。
1905 年
是年
※孫中山先生在美國接見了正在攻讀碩士的孔祥熙,並且勉勵他持之有恆,啟迪民智。
1907 年
是年
※孔祥熙未負孫期待,回到故里,創辦了教授西式教育的銘賢學校,也成為事業開端。
1908 年
是年
※與潞河書院同學韓玉梅結為夫婦。
1909 年
1909至1910
※孔祥熙返回故鄉後創辦銘賢學校並當此際將學校由太谷縣南關遷往東關盂氏花園內。 孔除主持銘賢校務並兼課任教外,同時還擔任太谷縣商團教官並被聘為縣警察局顧問。
1911 年
10月
※辛亥武昌起義並獲成功,旋即山西及全國各地相繼響應。 孔祥熙組織學生奔赴娘子關參戰。 銘賢學校因此停課達半年之久。
秋
※ 其父孔繁慈逝世。
1912 年
是年
※)孔祥熙看準火油 (今稱煤油 )生意有大利可圖,便創辦“祥記公司”專門經銷英美火油,同時創辦“裕華銀行”。 時年,其妻韓玉梅因患肺病早逝。
1913 年
1913至1914
※討袁的“ 二次革命 ”失敗後, 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再度逃亡日本 。 彼時孔祥熙亦亡命日本並任東京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同時協助孫中山先生籌集革命經費。 此時和宋藹齡女士相識。
1914 年
春
※在日本橫濱與宋藹齡結為夫婦。 時年, 宋藹齡 25歲。
1915 年
1915至1921
※偕夫人回國並徑返家鄉山西太谷。 返鄉後繼續辦學同時經商。 其夫人宋藹齡除操持家務外,亦在銘賢學校兼授一段時間英語課。 不久,長女孔令儀出生。 其後6年間,長子孔令侃 、次女孔令俊 (又稱孔令偉 )、次子孔令傑相繼出生。 最初孔祥熙為閻錫山聘為山西督軍兼省長公署參議,孔亦在此時組織戒毒會,從事戒毒活動。 後來適逢“ 五四運動 ”爆發,孔祥熙向全校師生髮表演說,並決定停課10天,以便組織學生參加聲援活動。 與此同時,山西境內大旱,孔祥熙向華洋義賑會藉貸100萬美元,並商定以工代賑方式修築晉西、晉東兩條公路。
1922 年
3月
※應王正廷之邀出任“晉案”善後督辦公署實業處長,後又任膠澳商埠電話局長。
1923 年
春
※返晉,至秋天又為王正廷邀為中俄交涉駐奉天代表,為時半載。
1924 年
是年
※赴廣州任廣東革命政府財政廳廳長。
1926 年
是年
※孔祥熙繼宋子文之後,擔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宋子文之前表現傑出,成為國民政府不可或缺的財政後盾。
1927 年
是年
※任武漢國民政府實業部部長。 之後赴南京投靠蔣介石 ,歷任國民黨政府實業部長、 財政部長 、行政院長 、 中央銀行 總裁和中國銀行總裁等職。
1931 年
12月
※孔祥熙因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宣布下野,一同辭職。不久之後,日軍進攻上海,史稱「一二八事變」,孔祥熙奉命初出使美國與歐洲,爭取美國總統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及德國總理希特勒(Adolf Hitler)支持我國國防,空軍初期的建設,便與這次孔祥熙的外交使命息息相關。
1933 年
4月
※孔祥熙受命擔任中央銀行總裁,正式進入財政核心,6個月後,財政部部長宋子文因故去職,孔祥熙就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部長。孔祥熙上任後4個月,行政院院會通過「減輕田賦附加廢除苛捐雜稅案」。民國成立以來,地方開徵的苛捐雜稅不勝枚舉。
1935 年
4月
※財政部針對中央、中國、交通等3家銀行,以增撥金融公債的方式,提高財政部實佔的官股份額,並且更換董事會人選,實際掌握主導權,並且以前任財政部部長宋子文,擔任中國銀行的新任董事長。
11月
※財政部部長孔祥熙公布,「自十一月四日起,以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所發行之鈔票定為法幣,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支付,概以法幣為限,不得行使現金,違者全數沒收,以防白銀之偷漏。如有故存隱匿,意圖偷漏者,應准照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處治。」這道命令,初步完成了通貨改革,使得貴金屬與通貨兩者脫鉤。
國民政府規定,原在市面上核准流通的其他行庫鈔票,逐步以法幣收回,有效提升國有行局的金融地位。
1936 年
5月23日
※國民政府公布中央銀行法,明定中央銀行為國家銀行。
6月4日
※修正公布交通銀行條例,將交通銀行定位為發展全國實業銀行;修正公布中國銀行條例,中國銀行經國民政府特許,為國際匯兌銀行;制訂公布中國農民銀行條例,定位其任務為供給農民資金,復興農村經濟,促進農業生產改良進步,
此後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被習稱為「中、中、交、農」四大行庫,成為國民政府最主要的金融後盾。
法幣的信用來自於政府的準備金,以及民眾對於政府的普遍信心。許多地方大員唯恐手握的銀元遭中央收回,陸續表示反對意見,孔祥熙改變原本將銀元全數集中上海的計劃,改在天津、漢口、廣州等地設點分儲,降
1937 年
7月7日
※盧溝橋事變爆發,孔祥熙正在歐美訪問,爭取軍事及財政援助,得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捷克等國官方與民間不同程度的支持。
10月18日
※孔祥熙回到已經爆發激戰兩個多月的上海,國民政府賴以支撐財源的東南半壁行將落入敵手,對於主掌財政的孔祥熙來說,更是一大挑戰。孔祥熙決定,將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以及負責進出口業務的中央信託局、負責郵政儲金匯兌的郵政儲金匯業局,組成聯合辦事處加以管理,形成戰時金融管制中樞,並且調整財政與經濟組織。
1938 年
6月3日
※公布實施公庫法,便利統籌運用財政資源。
1939 年
是年
※經王正廷推薦,被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 由於對此興趣不大,始終沒有參加過國際奧委會的活動。
1941 年
是年
※由於糧價飛漲,孔祥熙將田賦由納鈔改為徵收實物,農民直接繳納作物,用以解決軍民糧食生計問題。由財政部推動這種回歸數百年前徵納方式的景況,可以得知戰禍造成嚴重通貨膨脹,並且破壞國內的經濟與金融正常秩序的情形。
1944 年
4月
※日軍由河南長驅直下,湖南、廣西、貴州各地要點先後失陷,在軍事、外交、政治方面,國民政府都面臨了空前危機,身負金融、經濟要職的孔祥熙,因此成為眾矢之的。
10月
※先後請辭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及行政院副院長各項職務。
1947 年
是年
※長居於美國。
1955 年
8月
※宣布辭去國際奧委會委員一職。
1967 年
8月15日
※病逝於紐約 。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