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張鼓峰事件
張鼓峰事件
時間
1938年07月30日 ~ 1938年08月11日
地點
吉林省琿春市
相關人物
張鼓峰事件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張鼓峰位於中國、俄國、朝鮮三國交界的圖們江上游20餘公里東岸的一座小山。按1858年《中俄瑗琿條約》,此處為兩國國界,但無標樁,界線不明。蘇聯稱其為哈桑湖地區,它是從東方俯瞰海參崴的戰略要地。

1938年7月末8月初,由於蘇聯在張鼓峰構築工事,引發日軍不滿,進而引發摩擦,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

由於蘇日雙方都無意擴大戰事,雙方於莫斯科簽署《張鼓峰停戰協議》而正式停戰,但因為此戰中,日軍從對蘇軍的交戰結果中認為蘇軍實力不濟,因此繼續向蘇聯進行軍事試探,導致隔年爆發諾門罕戰役。

事件背景:

張鼓峰位於蘇聯、滿洲國、朝鮮三國的交界處,是個疆界模糊、不易明確的爭端位置。

滿洲國建立後,日本出於對蘇邊境警備作戰的需要,以及肅清東北抗日聯軍進出蘇聯國境,把琿春縣板石鎮東南、位於圖們江與蘇聯國境之間的狹長走廊的漢人村民強制內遷,由當時日屬朝鮮的農民遷入,包括防川村、圈河村、九沙坪等。

1938年7月9日,日本駐紮在琿春的特務機關發現有十幾名蘇軍士兵在張鼓峰的西坡構築工事。13日位在張鼓峰的蘇聯步兵已增至40名。

1938年7月14日,日本向蘇聯提出抗議,表示張鼓峰已非蘇方領土,要求已佔據張鼓峰、沙草峰的部隊撤退至哈桑湖以西的位置,該處為蘇聯境內的南濱海一帶,接近海參崴,屬蘇聯與朝鮮的邊境,蘇聯方面回應表示該地屬俄方領地,並回絕日方的撤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