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南京受降
南京受降
時間
1945年09月09日 ~ 1945年09月09日
地點
南京
相關人物
何應欽
、
岡村寧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簽署投降書,向同盟國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表示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書中日文各一份,儀式歷時15分鐘。
儀式結束後,何應欽發表講話:「敬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已於9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的結果。中國將走上和平建設大道,開創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
背景:
1945年8月10日,在盟軍強大反攻和美軍原子彈震懾,加上蘇聯突然宣戰,並猛烈向關東軍進攻,日本被迫通過中立國瑞士、瑞典,向盟國發出降伏照會。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全國廣播天皇《停戰詔書》,在中國、東南亞、太平洋各地的日軍,需停止任何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
1945年9月2日同盟國正式於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舉辦投降典禮,日本代表於當天9時在戰艦甲板上簽署《降伏文書》表示願意無條件投降。
在日本簽屬《降伏文書》後不久,代表同盟國先行占領的美軍便要求在24小時內包括北海道在內管轄各地的警備府解除武裝並宣告投降。隨後在1945年9月9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另外於青森縣舉辦布署於各地準備防衛作戰之日軍的投降儀式,並分別由大湊警備府司令官宇垣完爾、第50軍司令官星野利元以及青森縣知事金井元彥簽屬同意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的命令書。而在日本政府正式簽署《降伏文書》後,其他日本於太平洋地區中所統轄的佔領區或者是少數抵抗武裝部隊也逐一宣布投降。
Top
發生過程:
8月21日,日本在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經與國軍聯絡後,派代表參謀次長今井武夫,偕同參謀橋島芳雄中佐、前川國雄少佐、譯員木村辰南,乘坐繫有紅十字之運輸機,飛至湖南芷江,作在華日軍投降之洽談。
主持投降會議者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長蕭毅肅,其右為美軍魏德邁將軍代表波特勒,其左為副參謀長冷欣。首由蕭毅肅向日方提出投降條件,今井武夫低首聆聽,蕭總參謀長詢以日軍在華分布情況。
今井即交出地圖一幅,據載在中國之日軍共1090000人。此外在台灣方面有5個師團,在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約有2個師團。以上各地區,總共敵軍投降之兵力為1283200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為迅速辦理受理事宜,恢復全般秩序起見,當即遵照最高統帥之指示,策定分15個地區受降,指派就近之最高軍事長官分別接受日軍之投降。
1945年9月9日,部署於中國近百萬名日軍部隊於南京市向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宣布投降。9月9日上午九時,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在南京陸軍總部(原黃埔軍校)大禮堂主持受降典禮,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至此,中華民國接受日軍在中國除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外,以及台灣及越南北緯16度以北之地區內日本高級指揮官及全部陸海空軍與其輔助部隊之投降。
歷史影響:
南京受降後,中國各戰區受降主官及其部隊亦分別到達指定地點進行受降,共接受日軍投降官兵一百二十四萬人,日偽軍九十五萬人。從1945年冬至1946年夏,國民政府將日俘、日僑兩百一十三萬全部遣送回日本。
在日本政府宣告投降後,過去被日本視為重要管轄地區的朝鮮、越南和臺灣等地也紛紛宣告解除彼此之間的管轄關係。10月25日時,在臺日軍於台北公會堂向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委派的陳儀將軍投降,台灣之後則由中華民國政府所管轄。
不過雖然日本政府已經簽署了《降伏文書》並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實際上美國等47個國家與日本之間戰爭的正式結束則一直到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為止。
其中受到中國代表權的爭議問題,已經遷往臺灣的中華民國則在《舊金山和約》生效同一天另外簽署了《中日和約》。
Top
中外雜誌 16
‧
反攻聲中憶受降
中外雜誌 211
‧
桂永清將軍與我--紀念桂永清將軍逝世三十週年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