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長春圍困戰
長春圍困戰
時間
1948年05月23日 ~ 1948年10月19日
地點
吉林長春
相關人物
長春圍困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長春圍困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在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發生的一場圍城戰,進攻方為蕭勁光所指揮的東北人民解放軍,守城方為鄭洞國所指揮的中華民國國軍。

戰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軍對防守長春之國軍完成包圍,並切斷國軍空中運輸開始,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軍投降,解放軍進駐長春結束。期間150多天攻方對守方進行了軍事圍困和經濟封鎖,圍困戰初期守軍嚴禁居民出城,「盡收長春人民所有糧食物資,由政府統一分配。」中共軍方拒絕一切人員出入城,並進行切實有效的嚴密封鎖行動,圍困戰後期守城方因糧食不足需優先供給軍隊將長春居民疏散驅離至城外,「只需出哨卡,不許進哨卡」,解放軍在繼續圍困的同時開闢通道,「緊急收容和救濟「在敵我封鎖區之間」的難民,由於大量難民出城之前早已糧食斷絕,得到救助為時過晚,最終導致十餘萬至數十萬難民餓斃。

長春戰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之「第一個大的圍城戰役」,以10萬解放軍圍困10萬國軍。東北解放軍意圖圍城打援,以部分部隊進攻長春,吸引瀋陽廖耀湘兵團北上救援,然後在途中將廖耀湘兵團圍殲。但攻打長春之解放軍與守城之國軍兵力相當,裝備不如國軍,而廖耀湘兵團又拒絕北上援救,所以東北解放軍始終沒決心強攻長春。後解放軍決定先攻下錦州,切斷東北國軍南逃之路,將東北國軍滯留在東北戰場,逐個消滅,因此主力南下,長春戰役形成了圍而不攻之局。

背景:

國共內戰期間,東北戰場成為當時全國五大戰場中解放軍數量超過國軍之戰場。國軍本著「重點防禦」之戰略,兵力集中在幾個大中城市,而解放軍則掌握著鐵路沿線和廣大農村地區,將國軍分割開來,使國軍陷於孤立。解放軍已逐步掌握戰爭主動權,攻守態勢也隨之改變,東北戰場進入了解放軍攻,國軍守之態勢。

1948年,在東北,解放軍與國軍之戰已進入第三年。解放軍經過三年戰爭,在東北已經建立了根據地。共產黨通過進行土地改革和宣傳工作,並吸收國軍裁掉的原滿洲國陸軍,壯大了軍隊。東北解放軍由抗日戰爭後之11萬人發展到1948年春之153萬人。

在1947年夏秋冬攻勢之強大壓力下,1947年8月到東北主持軍政之陳誠,對東北國軍敗退,收拾不了局面,萌生退意。1948年1月17日,國軍召開軍事會議,成立東北剿匪總部,蔣中正委任衛立煌為東北行轅副主任兼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鄭洞國和范漢傑任副總司令。

1948年3月,蔣中正為固守長春組建第一兵團,由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鄭洞國兼任。因國軍陷於孤立,為免被各個擊潰,3月9日,衛立煌命鄭洞國指揮駐守永吉縣之六十軍撤到長春,解放軍占領永吉和豐滿水電站。3月13日,經23小時激戰,解放軍再次攻佔戰略重鎮四平街,七十軍一個整師一萬九千三百餘人陣亡。

3月15日,冬季攻勢結束,國軍在東北只剩下長春、瀋陽、撫順、本溪、錦州、葫蘆島等據點,瀋陽、長春之補給全靠飛機運輸。鄭洞國抵長春後,下達了「加固工事,控制機場,鞏固內部,搜購糧食」之策。

長春位於東北腹地,松遼平原中央,是東北鐵路交通樞紐,具重要戰略地位。九一八事變後,滿洲國首都就設立在此。日占期間,日本關東軍在此修築了許多永久防禦工事,國軍進駐長春後,又加強了工事。長春有很多永久性碉堡和地堡,市中心建築和街道都有地下坑道相接,構成核心守備,外圍設有寬三米深兩米之外壕,有縱射火力及鐵絲網、地雷、絆索、鹿砦、陷阱等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