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濟南戰役
濟南戰役
時間
1948年09月16日 ~ 1948年09月24日
地點
山東濟南
相關人物
濟南戰役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簡介: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中共華東野戰軍執行中央軍委關於「攻濟打援」的指示,在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的指揮下進行濟南戰役,以參戰總兵力的44%約14萬人組成攻城集團,以56%約18萬人組成打援集團,經過8晝夜的激烈攻堅作戰,國軍則以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率軍約11萬人在濟南坐鎮禦敵。在徐州援軍尚未來得及北援的情況下,國軍10.4萬餘人遭殲滅,其中包括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率一個軍2萬人投共,司令官王耀武、副司令牟中珩都被俘。南京與天津間的最大城市山東省會濟南落入共軍手中,而攻克濟南表明,解放軍開始突破帶決戰性的攻堅戰這一關,揭開了國共內戰中最後關鍵決戰的序幕。

背景:

1948年夏季,華東野戰軍在豫東戰役和兗州戰役後,奪取了濟南以南的鐵路,濟南陷於孤立。

濟南是津浦鐵路和膠濟鐵路的交會點和連結華東、華北地區的戰略要地,也是國民政府山東省政府、第2綏靖區所在地,北靠黃河,南倚泰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國民黨軍殘存在山東省腹地的最後一個堅固設防城市,人口70萬。國軍第2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指揮整編第96軍、整編第73師等部,共3個整編師部、9個正規旅、5個保安旅及特種兵部隊約11萬人,控制著東自韓倉,西至長清,南起中宮、張夏,北迄濼口、齊河之間地區。

濟南市區分為內城、外城和商埠。津浦路中段戰役後,該城已處在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王耀武以內城為核心防禦陣地,以外城和商埠為基本陣地,以城郊100多個支撐點組成外圍陣地,各陣地內築有眾多永備型和半永備型強固工事,形成能獨立作戰的支撐點,企圖長期固守。

其時東北野戰軍包圍長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野戰部隊包圍太原,華東野戰軍包圍濟南。毛澤東為首的中央軍委原本希冀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東北野戰軍先進攻長春,為其它戰場解放軍獲取攻取大城市之經驗。但林彪建議對長春進行持久圍困。因此軍委轉向華東野戰軍,希望其儘快攻取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