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煙台兵變
煙台兵變
時間
1913年01月05日 ~ 1913年01月06日
地點
山東煙台
相關人物
煙台兵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1913年1月3日,駐守煙台的關外軍第一營,第三營因糧餉問題鬧事,但到中午被繳械。隨後,第二營遵照命令裁撤,交還武器,等候領受遣散費。但是,早在年前裁撤的本地魯軍士兵素與關外軍士兵不和。在關外軍士兵解除武裝後,便聚眾滋事,圍攻,毆打無武裝的關外軍第二營士兵。第二營士兵憤怒,前往團部要求立即發放遣散費用。

1月5日下午4時,士兵因久不得回應,遂群起鬧事,搗毀團部,打破軍械庫大門搶奪武器。第一、第三營士兵遂起相應,在煙台市區鬧事,搶劫,縱火。商震立即出兵鎮壓,同時帶領各營營長分頭勸說,暫時穩住了變兵。1月6日,商震緊急籌款,分發遣散費,安撫變兵人心。下午,商震軍武裝押送變兵坐上兩艘輪船,渡海前往大連,在大連就地遣散,兵變平息。

此次兵變導致煙台市區商鋪遭搶劫,毀壞28間,縱火燒毀房屋80餘間,經濟損失約5萬銀元。士兵傷亡20多人。

事件背景:

1911年11月12日,由革命黨人發動的煙台武裝起義,成功拿下了這個重要的港口城市,隨即成立了臨時軍政府,煙台一時成為北方革命重心,為全國所矚目。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後,孫中山認為山東「地處南北要樞,且有鐵路、海運之便」,又是「吾黨同志長期經營之地」,舉足輕重。為救煙台危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任命胡瑛為山東軍政府都督,並從上海、南京等地陸續調派數支武裝力量開赴煙台,或路經煙台北上遼東。

當時煙台駐軍番號眾多,素質,裝備參差不齊。共計有同盟會系統的商震關外軍,北洋系統的斳雲鵬軍,連承機的本地魯軍和海軍。北洋政府多次裁撤煙台駐軍,但由於種種原因,造成士兵裁而不去,滯留煙台市區,妨害治安,加之裁撤問題所帶來的糧餉不足,則令到煙台各派系的軍隊均軍心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