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孫文逝世
孫文逝世
時間
1925年03月12日 ~ 1925年03月12日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孫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創建中華民國的孫文,於1924年11月應邀到北京和馮玉祥、張作霖、段祺瑞商議國事,孫文呼籲「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繞道日本,開始北上之行。12月4日到達天津,受到兩萬群眾歡迎。由於一路顛簸和北地嚴寒,先生舊病復發,邊接受治療,邊接見京津要人,準備22日入京。
18日,孫文得悉「臨時執政府行文各國使署,有尊重歷來條約之意」,大失所望,遂病情加劇。
孫文12月31日抵京,受到兩萬多群眾歡迎,隨後入住北京飯店。1925年1月26日,被確診為肝癌,在協和醫院接受手術。2月18日,先生移至行館接受中醫治療;3月11日,先生自知不起,由夫人扶腕,在《孫中山國事遺囑》、《孫中山致蘇聯遺書》上簽字;
1925年3月12日先生病逝於鐵獅子胡同行館,孫文臨終之時呼「和平、奮鬥、救中國者」。孫逝世後,在北京簽名吊唁者74萬多人,參加送殯者30餘萬人,其後被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
事件背景: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大總統曹錕,邀請孫文北上共襄國事。11月,孫應邀北上討論國是,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兩大號召,和北洋軍閥段祺瑞、張作霖等會晤。
12月4日,孫文抵達天津,受到盛大歡迎,但卻因勞累並受風寒,身體感覺不適。12月31日,孫文依然扶病至北京,發表《入京宣言》,及對歡迎民眾之書面談話。
1925年1月,孫堅持速開國民會議以解決國是,段祺瑞卻主張召開善後會議。
因孫文1925年1月1日抵北京後即病發,住進協和醫院治療,1月20日以後,病勢嚴重,不能飲食,經西醫診斷為肝癌末期,全肝已堅硬如木,癌細胞四處蔓延,無法割治。
Top
發生過程:
孫文於1925年2月18日出院,自協和醫院移居鐵獅子胡同行轅。孫改以中醫治療,先後經由著名中醫陸仲安、唐堯欽、周樹芬三人共同診視,情況有所好轉。2月26日,停止服用中藥,繼續用西醫治療。此期間湯爾和與汪精衛對中西醫治療爆發爭論,湯爾和在《晨報》上發表〈關於孫中山病狀的疑問〉,對中醫治療加以指責。
3月12日9時30分,孫文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孫的確實死因,外界普遍認為是肝癌,近年根據協和醫院存檔的病理檢查報告,認為孫原發膽囊癌,癌細胞轉移到肝臟並救治無效。3月15日大殮,3月19日移靈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供各界瞻仰致敬。4月2日,孫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5月16日,中國國民黨一屆三中全會決議接受先生遺囑。
孫文生前曾說,自己死後,希望能像蘇聯領袖列寧那樣,保留遺體供民眾瞻仰。他病故的第二天,國民黨便與蘇聯政府聯繫,希望幫助為孫文作遺體防腐處理和定製安葬列寧時使用的那種水晶棺。但那時蘇聯人認為,列寧是不可比擬的領袖人物,其他人不可能再享受這種殊榮。因此未能提供防腐技術,但同意提供水晶棺。
當時蘇聯政府贈送的水晶棺,現保存在北京碧雲寺的中山紀念堂,供人瞻仰。孫文病逝於北京鐵獅子胡同行館後,蘇聯用火車運來的水晶棺到北京,卻發現孫的遺體因初期防腐技術處理不好,遺體皮膚開始變黑,已不能長期保存生前的狀態,使用水晶棺已無意義。同時專家認為蘇聯的水晶棺僅適用於氣候寒冷乾燥的北方,在炎熱潮濕的中國南方,遺體最多只能保存20年,所以最終未能使用水晶棺。
中國國民黨遵照孫的遺願,在南京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開始興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月1日孫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中山陵的墓室室內是一座半球形,中央是直徑約4.3米的大理石坑,深1.6米,大理石壙四周圍著一圈精緻的白色大理石欄杆。石坑的正中棺槨上安放著就是孫文身著中山裝的漢白玉臥像,臥像與其真人比例大小一樣,由捷克雕塑家高畦雕刻。
孫文的遺體最早安置在北京碧雲寺內。四年後,南京的陵墓完工。1929年6月1日,遺體才從北京遷葬南京中山陵。
歷史影響:
孫文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後,當時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舉行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鍾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橫額,當中大書「國父」二字,他的唁電輓幛,均稱「國父」,這是孫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之始
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明令全國自是日起,尊稱總理孫文為中華民國國父。同年5月29日,國民政府又發布明令,規定在政府公家機關、民眾團體應一律改稱國父,在中國國民黨黨內稱國父或總理均可,民間已印就之圖書文字,不必強令改易。自此之後,孫文即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其「國父」的地位。
抗戰期間,汪兆銘等建立的「南京國民政府」也尊崇孫文,並作出了一系列規定。1941年5月29日,汪精衛政府的中央政治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由陳公博提出的「手創中華民國之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應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的議案,同時規定有關「公牘、教科書籍、報紙、刊物及一切文字稱述總理或孫先生時,均應改稱國父」。
台灣光復之後,台灣各地也常見為了紀念孫文「中山路」、「中山公園」、「中山堂」等名稱的街道或紀念建築。至今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依然尊孫文為國父,並於主要公家機關及各級學校懸掛其遺像,不少地方及公園有其銅像。
由於孫文晚年對中國共產黨採取聯合政策,以及在他過世之後、其遺孀宋慶齡更是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共產黨支持,故孫文亦為自1949年之後、在中國主流輿論中仍享有崇高名望的中國國民黨革命人士之一,但未見中國共產黨以國父稱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先常見街道名稱「中正路」大多被改,而「中山路」和「中山公園」等常見名稱卻多保留至今。現今中國共產黨官方對孫文評價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