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哈爾濱保衛戰
哈爾濱保衛戰
時間
1932年01月25日 ~ 1932年02月04日
地點
哈爾濱
相關人物
哈爾濱保衛戰
資料來源:好搜圖片
簡介:

哈爾濱保衛戰發生於1932年1月25日至2月4日,是抗日戰爭初期日本帝國滿洲入侵行動之一部份,也是東北淪陷前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

1931年9月18日,日軍炮轟瀋陽中國駐軍北大營,悍然對東北發動武裝行動,由於國民政府奉行不抗政策,希望交由國際調停,因此不到三個月,東北大部分地區幾乎完全淪入敵手。

由於哈爾濱是東北的鐵路樞紐,一直是日軍進攻目標,1932年2月3號大批日軍在飛機,坦克掩護下,從西,南方向進攻哈爾濱,東北軍將領李杜、丁超、馮占海率領的吉林自衛軍、中東路護路軍等相繼奔赴前線迎敵。

由於雙方實力懸殊,武器配備精良的關東軍雖然遭受不小的抵抗,但仍掌握住戰場優勢,防守哈爾濱的自衛軍邊打邊退,損失摻重,二天後日軍獲勝,哈爾濱淪陷。至此,東北的大規模軍事戰役結束,抗日行動轉為小規模的游擊戰。

事件背景:

哈爾濱為東北門戶,是北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既是中蘇共管的中東鐵路的樞紐,又是華洋雜處的國際市場。該市是東三省特別行政區署所在地,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一度想進攻哈爾濱,但日本政府擔心蘇聯的干涉而遭到陸相南次郎的阻止。

日軍侵占齊齊哈爾後,抵近蘇聯國境。由於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向日本重申實行不幹涉政策,因而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

哈爾濱特區行政長官張景惠於9月27日宣布成立「東省特區治安維持會」,自任會長,叛國投敵,並利用日軍供給的大批軍火,招募偽特區警察部隊,擴充武裝力量。

同年11月,以誠允為主席的吉林省抗日政府在賓縣、以馬占山為主席的黑龍江抗日政府在海倫相繼設署辦公,駐吉林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公署衛隊團團長馮占海拒絕投降日軍,率全團3000人宣布抗日討逆,由吉林省永吉縣境開赴舒蘭縣城,然後聯合宮長海、姚秉乾2支以綠林武裝為基礎編成的救國軍,組成吉林抗日救國軍,馮任司令。

11月12日,吉林省臨時政府在賓縣成立,馮占海被任命為警備司令兼第1旅旅長,宮、姚兩部也分別編為騎兵旅,歸馮占海指揮。這一系列抗日舉動極大地鼓舞了吉、黑兩省人民的抗日鬥志。日本關東軍為進攻哈爾濱,首先要以武力討伐抗日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