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陶德曼調停
陶德曼調停
時間
1937年10月29日 ~ 1938年01月17日
地點
南京、日本東京、德國柏林
相關人物
陶德曼調停
資料來源:中華網
簡介:

陶德曼調停,指中國抗日戰爭中,德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陶德曼為和平解決中日戰爭,而所作的調停工作。

由於當時德國與中國、日本,皆維持相當良好的外交關係,縱觀陶德曼調停的緣起和整個過程,德國基本上充當了一個遞信員的角色。從其國家利益和在遠東的總體戰略出發。德國希望中日盡快結束戰爭,同時也不願意得罪其中的任何一方。

因此,在整個調停中,德方盡量保持不偏不倚,希望雙方能盡快談和。但中日間的尖銳對立使德國的想法最終成為泡影。

陶德曼調停失敗後,導致中德合作的結束,以及中國轉向尋求蘇聯援助的政策,且加速德日間關係更加緊密。

事件背景:

7月7日,中日戰爭爆發,在7月21日至28日的一周內,蔣中正先後會見了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美國大使詹森、德國大使陶德曼、義大利大使柯萊、蘇聯大使波格莫洛夫和法國大使那齊雅等人,要求各國出面調停中日戰爭,但日方態度強硬,宣布不歡迎任何第三國的調停。

7月26日,陶德曼對蔣中正表示,雖然德國願意調停,但日本已聲明不願第三國干涉,因此調停不會收到成效。蔣中正指出,中日戰爭的繼續發展必將導致中國在中蘇關係上發生轉變,以此來要挾德國出面調停。

這一談話傳回柏林後,德國政府不得不慎重考慮蘇聯插手的問題。7月28日,希特勒指示德國駐日大使狄克遜,要求他設法通過外交途徑阻止日本把中日衝突升級為戰爭。由於害怕蘇聯恢復對華影響,德國的對日態度逐漸變得強硬。德國外交部要求狄克遜向日本政府表明,日本企圖利用反共產國際協定來為其進犯中國找一個體面的藉口是不合適的。

德國認為「日本對中國的進犯違背反共產國際協定精神,妨礙中國穩定,促使共產主義在中國蔓延,並最終使中國投入蘇聯的懷抱」。同時表示拒絕終止對華軍火輸出,拒絕召回在華軍事顧問。

8月13日,日本軍隊進攻上海,淞滬會戰爆發。日本本企圖速戰速決,在擊敗中國軍隊後強迫對方訂立城下之盟。但是日軍在淞滬戰役中直接面對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即德械師和德訓師,因此在戰事中失利,遲遲不能攻占南京。

淞滬會戰的爆發使德國認識到中日戰爭不可能只是華北的局部衝突,而將是一場長期的戰爭,因此在對日立場上有所改變,在新聞報導中對日本採取偏袒態度。8月21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尤其使德國震驚,衝擊了德國外交部中對中日戰爭採取中立態度的傳統派勢力。

1937年10月中旬,戈林和里賓特洛甫要求國防部終止向中國供應軍火,並要求外交部採取鮮明的親日立場。這一要求引起了國防部和外交部的強烈不滿。德國一旦調整其東亞政策,就將在中國失去許多重要的經濟利益,而日本方面卻不能保證德國在華貿易的優勢。在這樣的考慮下,戈林又改變了立場,指示德國供應商可以繼續向中國提供軍火,但需由丹麥貨船運送,並通過新加坡的一家英國公司中轉。

1937年9月以後,中日戰爭的形勢已經明朗化,這場戰爭不可能是一場短期的衝突,而必將成為一場長期的、耗費巨大的戰爭。經過多次反覆,德國在中日戰爭的立場問題上逐漸採取了現實主義的態度。

一方面,納粹黨中的親日派不希望日本的實力消耗在中國戰場上;另一方面,德國軍政界和工業界的保守派勢力也不希望日本完全占領中國、壟斷中國市場和戰略原料。因此德國在1937年10月初表示,希望中日雙方通過談判儘快停戰。此時日本也發表了《處理支那事變綱要》,表示願意促使中國重新考慮中日關係問題,結束事變,恢復邦交。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展開了調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