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五原戰役
五原戰役
時間
1940年02月10日 ~ 1940年03月27日
地點
綏遠
相關人物
五原戰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五原戰役,是1940年中國第八戰區冬季攻勢的最後一場戰役,該戰役由第八戰區司令傅作義發動,意在收復在綏西戰役當中被日軍占領的陝壩、臨河、五原新城以及五原舊城等城池。

戰役於2月5日打響,共歷時近2個月,最終以中方軍隊勝利告終,日軍被逐出綏遠省西部地區。此後日軍幾乎沒有派遣偽軍對中方進行大規模的攻擊。

此戰日軍對綏西戰場估計嚴重不足,僅派遣蒙古軍以及臨時組建的綏西警備隊負責當地的防守任務。傅作義趁機指揮軍隊重新將日軍逐出綏遠西部。此次戰役之後,日軍再無對綏遠西部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而國民政府方面則將此次系列戰役定為「一次重大勝利」並加以宣傳,藉此鼓舞全國抗日力量的士氣。

事件背景:

1939年底的綏西戰役,雖以日軍攻占綏遠西部多座城池宣告結束,中方軍隊在戰役中並沒有與日軍進行過多的正面接觸,總體以游擊消耗為目標,但由於作戰方針傳達不到位,以至於遭受了很多不應有的損失。但日軍在隨後以偽軍為主要守城部隊,這也為中方發動五原戰役提供了條件。

綏西戰役後,日軍誤認為中國軍隊之主力遭到殲滅,殘部已無力反擊。第26師團長黑田重德中將在五原城內大擺酒宴,並扶持漢奸田喜亭組建維持會,委任王英為綏西警備司令,負責維持綏西治安。同時在張家口以及平津等地的報紙也爭相報導「傅作義全軍覆沒」的消息,吹捧皇軍的「英勇戰績」。

1940年2月5日,傅作義將作戰指揮部轉移到臨河縣境內的亞麻賴村,召開會議,組織攻取五原、收復後套的戰役。會中決定,除第35軍與新編第6旅之外,其餘部隊皆解除作戰任務,分別指定地點進行休整。第35軍以第101師移駐狼山灣地區;新31師轉移到狼山山麓附近;新32師沿狼山灣西進,並突襲駐防五原州城的偽蒙軍;新6旅開赴萬和長地區。上述各部皆以狼山為依託,機動打擊日軍。同時派出數百個戰鬥小組,實行游擊戰術,到處襲擊日偽軍。會後,傅上將將他的副司令長官部遷移至亞麻賴以南的什納格爾廟。

當傅作義上將獲悉日軍主力陸續東撤後,便制定作戰計劃,準備一舉收復五原。傅作義命令第35軍集中於鄰家地以西地區,準備殲敵,命令馬秉仁中將率領的綏遠遊擊軍佯攻五原,誘敵出擊。之後以小部隊節節阻擊並引誘日軍進人豐濟渠東岸,為第35軍殲滅日軍創造條件,游擊軍主力則迅速進人五原城。此外,傅作義命令新32師先行將陝壩和臨河兩城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