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鄂西會戰
鄂西會戰
時間
1943年05月12日 ~ 1943年06月03日
地點
湖北
相關人物
鄂西會戰
資料來源:大紀元
簡介:

鄂西會戰是1943年夏季日本第十一軍為打擊中國第六戰區部隊進行的一次進攻戰役,,是日軍為打通長江上游航線並摧破重慶門戶而向湖北西部國民革命軍守軍進攻的戰役。日本機動利用兵力,用各個擊破的戰術重創中國軍隊第六戰區的第29集團軍,第10集團軍和江防軍,將掠獲的大批船隻下行。

鄂西會戰歷時月餘,第六戰區以10個軍的兵力抗擊了日軍約5個師團兵力的進攻 。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此戰不但使得日軍企圖在該年秋季攻入四川的妄圖徹底落空,第六戰區亦有效消日軍戰力,間接有利於國軍在滇西即將展開的反攻。

事件背景:

1943年2月,在武漢的日軍第11軍,在1941年冬長沙之戰後已經有所變化。北野憲造的第4師團,已於1942年2月10日,調至菲律賓以增強本間雅晴的第14軍,繼續進攻巴丹半島的美軍;駐於岳陽的神田正種第6師團,在1942年的11月1日,被調至新不列島臘包爾的今村均中將第8方面軍,並於12月21日從上海出港;為了接替第6師團的防務,12月1日,將第13軍駐上海的高品彪獨立混成第17旅團被調至岳陽。

自1940年5月日軍占領宜昌以來,由於長江和漢水之間三角地帶的河陽、潛江、監利、新堤一帶第五戰區的第128師、第六戰區的挺進第1、第2、第3縱隊等由原江西地方部隊和中共游擊隊編成的雜牌部隊不斷襲擊11軍由武漢經長江至岳陽,武漢經漢水至岳口、沙洋鎮等地的水上運輸,並攻擊武漢附近的敵軍據點,破壞其交通和打擊其偽化活動。使得武漢、宜昌間長江航道從未通航,日軍運輸受阻,在宜昌附近掠奪的各種物資無法東運供其作戰。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日軍船舶損失嚴重,運輸兵員、軍需品、物資原料的船舶嚴重不足。在中國戰場上,內河航運船舶也越來越少;而且宜昌到岳陽段長江為中國軍隊控制,日軍在攻占宜昌後掠奪的大量船舶又不能使用,僅停舶在宜昌附近的內河航運輪船就有53艘,使得日軍決定必須解決這一問題。

1942年5月5日,日軍下野一霍中將的58師團發動沔陽作戰,對第128師發動了攻擊,因美軍杜利特機群轟炸東京後在贛州機場降落,中國派遣軍奉命組織在上海的第13軍、在武漢的第11軍進攻浙、贛線,以破壞沿線機場。11軍因需要組織兵力轉戰南昌至橫峰,在摧毀沔陽地區國軍陣地後遂中止了58師團對128師的進攻。

第128師師長王勁哉乘日軍無力進攻,將主力移至峰口地區,對防區工事經行了加固,並加強了抗日宣傳及破襲活動。這使日軍深感威脅,認為如果現在不把該地之敵殲滅,勢必貽有後患。浙贛會戰結束後,日軍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下令加緊戰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