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
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
時間
1945年08月15日 ~ 1945年10月05日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林獻堂
、
葉榮鐘
、
葛敬恩
資料來源:世新大學遠距教學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是在日本戰敗,國民政府尚未來台之前成立於台中。慎重的籌備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種種歡迎事項:國旗、國歌、歡迎會、歡迎們等等。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也發出種種呼籲,希望在國民政府還沒來台灣之前的無政府狀態,大家能夠共體時艱,不要破壞林木、公共建造物以及橋樑等等。是在這段無政府狀態鐘維持秩序安定的力量。
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的工作主要可以分歡迎國民政府的相關工作,以及維持地方秩序的工作。例如:響應蔣委員長所提倡的「新生活運動」、呼籲地方青年知識份子組成「青年服務隊」來維持地方秩序等等。
事件背景:
自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8月15日)到國府接收人員葛敬恩中將到台(1945年10月5日)的五十天中,台灣出現了一段政治的空窗期。在這段期間,日治時期所建立的行政體制已逐漸失去效力,雖然中國官方有要求台灣的日本官員繼續執行原有的任務,但實際的社會秩序日本官員已無法穩定的維持了。再加上台灣正逢戰後生活物資不足的情況,因此這時的台灣社會可以說是面臨重重的考驗。
但是在官方行政體制逐漸無效化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基本的社會秩序以及治安等問體,台灣各地的地方菁英、知識份子紛紛組織團體,例如:三民主義青年團、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等等,而這些團體也成功達成維持基本秩序的目標,使得在這段期間台灣社會並未陷入失序的情況。
Top
發生過程:
在之前所述的背景之下,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的建立是由陳炘在台中所發起,並且與林獻堂、葉榮鐘等人共同組織而成的,其中葉榮鐘在九月時被推舉為總幹事,而籌備會在各地皆設有委員會,至於組織的領導者則大多是日治時期參與民族運動的人士。
成立之後,何應欽甚至通知林獻堂等人到南京參加受降典禮,而有了「台灣光復致敬團」的組成。
至於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的工作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部份:一為歡迎國民政府的相關工作,二為維持地方秩序的工作。
第一部份的工作可以細分為三項。第一項是製作標準的國旗並依成本賣給人民,甚至教導人民製作國旗。這主要是由於日本投降之後,台灣人民已經開始自行製作國旗,但樣式、尺寸並不統一甚至有所錯誤。甚至有商人製作大量國旗並囤積起來,以利於日後需求量大增時高價出售。第二項是教導人民唱國歌。第三項是在台灣各地興建歡迎國民政府用的牌樓,並組織了歡迎人員。
除了以上所述關於歡迎國府的相關工作外,籌備會也從事維持地方秩序的工作,例如:響應蔣委員長所提倡的「新生活運動」、呼籲地方青年知識份子組成「青年服務隊」來維持地方秩序等等。
至於,關於自大陸返回的台籍軍人,部份籌備會的人員也組織他們進行維持社會秩序的工作。
歷史影響:
由於籌備會主要人物的背景,大多都參與過日治時期的民族運動,因此當時的民眾憑藉著這些人物過去的印象並未對籌備會產生異議。也正因為如此籌備會在政治的空窗期能發揮了影響力,維持了社會的安定的功用。這對於台灣的政權從日本統治下和平轉移到國民政府的統治下,發揮了很大的功用,也為後來國府在台灣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而台灣光復初期的治理,包括國籍復原與台人返台、警戶役政的建立、行政區域的調整、地方自治等行政措施;各產業的整建、公用事業的建設、財金體系的建立與幣制改革、土地改革、專賣制度的實施與改進等經濟整建;加強公民訓練,增強醫療衛生、強化社會救濟、普及學校教育、文化重建等社會文教能順利發展,都或多或少與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的居中協調有關連。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