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百靈廟暴動
百靈廟暴動
時間
1936年02月21日 ~ 1936年02月26日
地點
綏遠百靈廟
相關人物
百靈廟暴動
資料來源:搜狗百科
簡介:

百靈廟暴動是於1936年2月21日,由雲繼先、朱實夫、雲蔚等具體策劃,綏遠省達爾罕貝勒旗(今屬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簡稱「蒙政會」)千餘官兵和文職人員發動的武裝暴動。

主因是由於1936年(民國25年)2月12日,在日本操縱下,德穆楚克棟魯普在化德縣成立「蒙古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同時設日本顧問部。德王公開投日,引起了蒙古族各階層的憤恨,在「蒙政會」中也引起動盪。雲繼先、朱實夫、雲蔚、烏蘭夫等人決定開始制定暴動行動計劃,脫離德王。

百靈廟暴動中,成功地組建了一支反抗蒙政會的隊伍,但隨即被國民政府收編。1936年該隊伍重建後參加了之後的綏遠抗戰,並屢立戰功。

事件背景:

辛亥革命後建立的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對蒙古族人民實行大漢族主義的民族壓迫政策,繼續開墾蒙荒,設省置縣,剝奪蒙旗權益,進行分割統治,引起王公貴族、知識分子的普遍不滿,掀起了反對改省,要求自治的運動。

當時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郡王德穆楚克棟魯普常常以成吉思汗第三十世嫡孫自居,提出要復興蒙古。1919年德王18歲時晉升為旗札薩克親王,1924年兼任錫盟副盟長。30年代開始,他多方奔走,聯絡王公和在北平、南京任職的蒙古族人士,發動「高度自治」運動。遭到國民政府的拒絕。而蔣中正採取了較為寬鬆的懷柔政策,批准成立「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管理盟旗事務。

1934年(民國23年)4月,以德王為代表的親日民族上層在百靈廟成立「蒙古自治政務委員會」,組建了蒙古地方保安隊。

1935年(民國24年)11月,日本關東軍邀請德王到長春訪問滿洲國。期間,關東軍司令官南次郎、參謀長西尾壽造、副參謀長板垣征四郎等與德王舉行了會談,商定在內蒙古西部建立一個「蒙古國」。關東軍決定資助德王50萬日元、步槍5000支。

至1935年秋,保安隊員發展到1000餘人。其間,藍衣社為了偵察蒙政會的內情,組織了「內蒙旅行團」,來百靈廟一帶活動;國民黨政府也多次派員來百靈廟,與德王討價還價;日本間諜中島萬藏等也時常活動於百靈廟地區。中共西蒙工委派黨員雲青、趙誠等人,打入保安隊,做地下宣傳鼓動工作,烏蘭夫、奎壁、李森等也曾先後赴百靈廟。綏北重鎮百靈廟一時成為各方的必爭之地。

1935年冬,烏蘭夫專程前往百靈廟與德王洽談關於抗日的話題,由於分歧太大,雙方最後不歡而散。烏蘭夫原本準備留在百靈廟繼續活動,但由於被蒙政會保安處的幫辦寶道新認出,在與德王面見五六天後,烏蘭夫只得選擇離開。

1936年1月,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任矇事處長的巴文峻回土默特旗過年,一直保持抗日立場的傅作義請他出面作保安隊的策反工作。於是巴文峻將雲繼先、朱實夫、任秉鈞、蘇魯岱約到歸綏見面,商談軍事暴動的計劃。巴文峻認為,如果德王投日,保安隊就會成為日本軍隊的炮灰,與其變成炮灰,不如加入到抗日的隊伍中。隨後,巴文峻約他們到省政府與傅作義秘密會見。傅作義指定省政府秘書長曾厚載、三十五軍旅長金中和與雲繼先等商談暴動事宜,確定暴動後,由三十五軍派汽車到後山接應暴動隊伍,使用密電進行聯絡。

1936年(民國25年)2月12日,在日本操縱下,德穆楚克棟魯普在化德縣成立「蒙古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同時設日本顧問部。德王公開投日,引起了蒙古族各階層的憤恨,在「蒙政會」中也引起動盪。雲繼先、朱實夫、雲蔚、烏蘭夫等人也開始制定暴動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