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東北抗日義勇軍
東北抗日義勇軍
時間
1931年11月 ~ 1945年08月
地點
中國東北、新疆
相關人物
鄧鐵梅、
黃顯聲
、
李杜
、王德林、
馬占山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東北抗日義勇軍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東北地區平民,警察和東北軍部分官兵組成的義勇軍、救國軍、自衛隊等抗日武裝的統稱,東北義勇軍是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淪陷初期以舊軍隊為基礎的自發抗日武裝力量,人數最多時曾達五十萬人,但在日軍強大兵力的進攻下,缺乏統一領導而又成分複雜的義勇軍,於1933年即大部陷於瓦解,一部退入關內,少數加入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聯」的前身,繼續堅持鬥爭,為東北和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東北義勇軍是主要活躍在1931年9月至1932年底,日軍發動侵占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戰爭時,當地人民、邊防軍和地方武裝的愛國官兵自發組成的積極抗擊日偽軍的非官方隊列。抗日義勇軍的建制不完全統一,有的稱義勇軍,有的叫救國軍、自衛軍;各分支的領導人也來自多個方面,有東北軍的軍官,有綠林豪傑,有鄉團首領,有地方紳士地主,還有中共幹部。
事件背景:
1931年9月,關東軍趁張學良調動東北軍主力入關參加中原大戰留駐華北之機,由司令本莊繁親自策劃,在瀋陽附近破壞,史稱九一八事變。
爆炸後,河本末守立刻向北大營方向射擊,並向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大隊長島本正一中佐報告「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炸毀鐵路,攻擊守備隊」。獨立守備隊又立刻報告了旅順的關東軍司令部。時任關東軍高級參謀的板垣征四郎早已等候在奉天特務機關,島本正一中佐趕到報告時,板垣征四郎下令向奉軍開火,進攻東北軍北大營和瀋陽城。在文官屯一帶的第三中隊向南移動進攻北大營,設在虎石台第三中隊駐地里的火炮開始轟擊北大營和奉天機場。
奉軍第七旅在事先已經得知日軍將要在近期製造挑釁事件。9月6日,張學良命瀋陽軍事負責人謂,「無論日人如何受尋事,須萬分容忍,不與抵抗,以免事態擴大。」
經過反覆研究,第七旅決定對於日軍的進攻,採取「釁不自我開,作有限度的退讓」的對策,如果敵軍進攻,在南北東之間待敵軍進到營垣七八百米的距離時,在西面待敵人越過鐵路即開槍射擊,在萬不得己的情況下,全軍退到東山嘴子附近集結候命行動。
事變發生時,旅長王以哲沒在軍中。參謀長潘鎮源用電話向榮臻請示,榮下令「全取不抵抗主義,繳械則任繳械,入占營內即聽其侵入,並告以雖口頭命令亦須絕對服從。」 9月11日,蔣亦命其避免與日本衝突。
事變爆發後,日本國會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激化中日矛盾,日本全面侵華。幾月之內,日本關東軍占領中國東北全境。
Top
發生過程:
東北抗日義勇軍各部來源包括: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發生時,遼寧省警務處處長黃顯聲率先率領部分警察部隊抗擊日軍,後往遼西地區將民團和地方保安部隊組成遼寧抗日義勇軍。
1931年10月初,曾任鳳城縣警察署署長的鄧鐵梅在該縣建立東北民眾自衛軍。
1931年11月,北平東北社會名流組織的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將遼寧各地及熱東、蒙邊地區的義勇軍統一改稱東北民眾自衛義勇軍。
1932年1月31日李杜等在哈爾濱成立吉林自衛軍。
1932年2月,東北軍營長王德林建立中國國民救國軍。
1932年11月,東北軍將領馬占山撤至海倫地區後吸收各抗日武裝組成義勇軍約5萬人。
1932年東北抗日義勇軍各部發展到約50萬人。在遼寧南部、吉林東部和黑龍江嫩江地區進行游擊戰爭。1933年起國民政府支持東北義勇軍,成立東北協會(1933-1948年),負責人裴毓貞,並先後將學生送往黃埔軍校,如宋長志、王多年(金防司令)等。1933年冬東北抗日義勇軍大部潰散,部分接受中共領導,繼續戰鬥,後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組成部分。
日軍為消除蓬勃發展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對其的威脅,於1932年冬集中6萬餘兵力進行大討伐。東北抗日義勇軍頑強作戰,雖在局部地區獲得一些戰果,但由於孤立無援又缺乏堅強統一的領導,大部敗散。東北義勇軍約7萬人轉入熱河,由張學良收編為7個軍團。
在熱河抗戰中,該部配合東北軍繼續抵抗,後敗退察哈爾,一部加入馮玉祥領導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另有很大一部分經蘇聯進入新疆。東北抗日義勇軍進疆後,分別奉命進駐迪化與伊犁,進疆部隊總人數共為二萬四千八百九十四人。
歷史影響:
東北義勇軍是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淪陷初期以舊軍隊為基礎的自發抗日武裝力量,人數最多時曾達五十萬人,活動地區幾遍於全東北。
東北義勇軍的興起,有力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及時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揭穿了日本帝國主義偽造民意、樹立偽滿傀儡政權的陰謀。
東北義勇軍也有許多嚴重的弱點,主要原因是大多數領導人物是舊軍官,在政治上是落後的。他們之間派別繁多,非但不能團結一致,而且意見分歧,甚至往往互相火並;他們所率領的部隊成分複雜,有的紀律很壞,往往抗敵不足,擾民有餘。
1933年即大部陷於瓦解,一部退入關內,少數加入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聯」的前身,繼續堅持鬥爭,為東北和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