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東北抗日義勇軍
東北抗日義勇軍
時間
1931年11月 ~ 1945年08月
地點
中國東北、新疆
相關人物
鄧鐵梅、黃顯聲李杜、王德林、馬占山
東北抗日義勇軍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
簡介:

東北抗日義勇軍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東北地區平民,警察和東北軍部分官兵組成的義勇軍、救國軍、自衛隊等抗日武裝的統稱,東北義勇軍是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淪陷初期以舊軍隊為基礎的自發抗日武裝力量,人數最多時曾達五十萬人,但在日軍強大兵力的進攻下,缺乏統一領導而又成分複雜的義勇軍,於1933年即大部陷於瓦解,一部退入關內,少數加入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聯」的前身,繼續堅持鬥爭,為東北和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東北義勇軍是主要活躍在1931年9月至1932年底,日軍發動侵占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戰爭時,當地人民、邊防軍和地方武裝的愛國官兵自發組成的積極抗擊日偽軍的非官方隊列。抗日義勇軍的建制不完全統一,有的稱義勇軍,有的叫救國軍、自衛軍;各分支的領導人也來自多個方面,有東北軍的軍官,有綠林豪傑,有鄉團首領,有地方紳士地主,還有中共幹部。

事件背景:

1931年9月,關東軍趁張學良調動東北軍主力入關參加中原大戰留駐華北之機,由司令本莊繁親自策劃,在瀋陽附近破壞,史稱九一八事變。

爆炸後,河本末守立刻向北大營方向射擊,並向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大隊長島本正一中佐報告「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炸毀鐵路,攻擊守備隊」。獨立守備隊又立刻報告了旅順的關東軍司令部。時任關東軍高級參謀的板垣征四郎早已等候在奉天特務機關,島本正一中佐趕到報告時,板垣征四郎下令向奉軍開火,進攻東北軍北大營和瀋陽城。在文官屯一帶的第三中隊向南移動進攻北大營,設在虎石台第三中隊駐地里的火炮開始轟擊北大營和奉天機場。

奉軍第七旅在事先已經得知日軍將要在近期製造挑釁事件。9月6日,張學良命瀋陽軍事負責人謂,「無論日人如何受尋事,須萬分容忍,不與抵抗,以免事態擴大。」

經過反覆研究,第七旅決定對於日軍的進攻,採取「釁不自我開,作有限度的退讓」的對策,如果敵軍進攻,在南北東之間待敵軍進到營垣七八百米的距離時,在西面待敵人越過鐵路即開槍射擊,在萬不得己的情況下,全軍退到東山嘴子附近集結候命行動。

事變發生時,旅長王以哲沒在軍中。參謀長潘鎮源用電話向榮臻請示,榮下令「全取不抵抗主義,繳械則任繳械,入占營內即聽其侵入,並告以雖口頭命令亦須絕對服從。」 9月11日,蔣亦命其避免與日本衝突。

事變爆發後,日本國會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激化中日矛盾,日本全面侵華。幾月之內,日本關東軍占領中國東北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