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搶救大陸學人
搶救大陸學人
時間
1948 ~ 1949
地點
中國
相關人物
蔣中正
、陳雪屏、
梅貽琦
、
胡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搶救大陸學人》是1948年12月初,國共內戰接近尾聲,蔣中正為挽救中華民族文化道統綿延;命教育部代理部長陳雪屏由南京緊急飛往北平,召集北大清華校長梅貽琦、胡適等教授開會,秘密商討「搶救學人」的實施辦法。
按照蔣中正的指令,此計畫中以下學人是要必須「搶救」出來經南京送赴臺灣的:一、大陸各大專院校的負責首長,二、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因政治原因必須限令離開大陸的高級知識份子,四、在國內外學術上有傑出貢獻者;1948年1月底,朱家驊、傅斯年、蔣經國等在蔣中正授意下磋商謀劃「搶救」北平、天津學術教育界知名人士的細節辦法。
但最後,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14個單位,成建制遷台的只有管理機構總辦事處和歷史語言研究所,佔中央研究院14個單位的14%,其餘11個自然科學研究所以及社會學所,全部未遷往台灣;當初中央研究院院士有81位院士,僅十位院士到臺灣
事件背景:
1927年4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七十四次會議在南京舉行,李石曾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石曾、蔡元培、張人傑共同起草中研院組織法。5月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九十次會議議決設立中研院籌備處,並推定蔡元培、李煜瀛、張人傑、褚民誼、許崇清、金湘帆為籌備委員。
7月4日,《中華民國大學院組織條例》公布,改列籌設中的中央研究院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關之一。11月9日,《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公布,明定「中央研究院直隸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中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設立:物理、化學、工程、地質、天文、氣象、歷史語言、國文學、考古學、心理學、教育、社會科學、動物、植物等十四個研究所。
11月20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聘請學術界人士30人在大學院召開中研院籌備會及各專門委員會聯合成立大會,討論中研院組織大綱及籌備會進行方法。議決先籌設各研究單位,計有:理化實業研究所、地質調查所、社會科學研究所、觀象台四個研究機構,並推定各所常務籌備委員,積極展開籌備工作。
1928年4月10日,頒布《修正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中央研究院改為不屬於大學院的獨立機關。4月23日,國民政府特任蔡元培為中央研究院院長。5月,啟用印信。6月9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務會議在上海東亞酒樓舉行,宣告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創辦中央研究院的主要成員是中國科學社社員,中央研究院成立後接收了中國科學社在國際上作爲中國科學界官方代表的地位。
在首任院長蔡元培任內,中央研究院陸續在南京、上海等地設立十個研究所,係由理化實業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地質調查所、觀象台與自然歷史博物館演展而來。抗戰期間中央研究院曾西遷昆明、桂林、四川李莊等地,抗戰勝利後方復還京、滬。
1948年3月26日,中央研究院院士選出,共81人。9月23日,第一次院士會議舉行,中研院之體制始告完成。
Top
發生過程:
1948年12月初,國共內戰接近尾聲,戰局對國民政府十分不利。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長的陳雪屏,奉蔣介石之命由南京緊急飛往北平,召集北大清華校長梅貽琦、胡適等教授開會,秘密商討搶救學人的實施辦法。與此同時,蔣中正親自指派的飛機也冒著解放軍的炮火飛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機場等待被搶救者登機南飛。
《搶救大陸學人》計畫由蔣手諭指令傅斯年與朱家驊負責制定,並在具體執行和實施上由傅斯年、陳雪屏與蔣經國三人組成小組,負責具體搶救事宜的研究謀劃和具體操作。
按照蔣中正的指令,此計畫中以下學人是要必須「搶救」出來經南京送赴臺灣的:一、大陸各大專院校的負責首長,二、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因政治原因必須限令離開大陸的高級知識份子,四、在國內外學術上有傑出貢獻者。
12月13日,蔣中正專門派官員飛抵北平勸胡適南下,但胡適以正忙著籌備北大50周年校慶為由不肯南下。12月14日,再次派專機飛北平南苑機場,實施緊急「搶救計畫」,「搶救」名單首先便是胡適、梅貽琦(清華大學校長),其次是平津的知名教授如:陳寅恪、陳垣、毛子水、錢思亮等。因此胡適決心南渡,並勸輔仁大學校長陳垣,但陳垣不走;胡適小兒子胡思杜也表示留在親戚家,便順其想法。
之前胡適在中國公學的學生吳晗兩次勸胡適留下,但話不投機,不歡而散。期間共產黨保證讓胡適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和北京圖書館長,胡適留下三句話:「在蘇俄有麵包沒有自由;在美國又有麵包又有自由;他們來了,沒有麵包也沒有自由。」
12月15日,陳寅恪、毛子水、錢思亮、英千里、張佛泉等人分乘兩架飛機抵南京明故宮機場,王世傑、蔣經國、朱家驊、傳斯年、杭立武等在機場迎接。
12月21日,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率領第二批被「搶救」的學人飛離北平,抵達南京,同機者有李書華、袁同禮、楊武之、江文錦等24位教授。 也有很多不在「搶救」之列,卻執意要走的,比如說香港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因此毛澤東於1949年8月14日發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社論,抨擊傅斯年、胡適、錢穆。
1939年創刊的中共中央機關報《新華日報》於1947年1月慶祝創刊9周年,郭沫若、張瀾、沈鈞儒、黃炎培、陶行知、許廣平、陳銘樞紛紛寫賀信賀詞,說它是「人民號角,民主喉舌」;顯示出對國民黨統治感到失望,對共產黨的統治抱有幻想。當時為「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士」而留在大陸的知識分子,比如像:張元濟、竺可楨、儲安平、羅隆基等等;文學藝術界如:沈從文、老舍、巴金等等,不少留下;新聞界比如王芸生、徐鑄成、趙超構、陳銘德和鄧季惺夫婦等幾乎都是從香港北上,迎接新政權。
最終,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14個單位,成建制遷台的只有管理機構總辦事處和歷史語言研究所,佔中央研究院14個單位的14%,其餘11個自然科學研究所以及社會學所,全部未遷往台灣;當初中央研究院院士有81位院士,僅十位院士到臺灣;遠走海外的則有12人;據中國科學院估算,當時散居海外的中國科學家大約有五千餘人。
歷史影響: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失守大陸,12月,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全部以及數學研究所的部分共二千多箱重要圖書、文物、儀器、設備由中華民國海軍運往台灣,遷至台北的國立臺灣大學,暫存在桃園縣楊梅火車站倉庫;其餘研究所皆留置於中國大陸,並發展為後來中國科學院之主體。
由於多數院士及第一次院士會議所選出之第三屆評議員32人亦都滯留大陸或國外,在台者僅有吳大猷、朱家驊、淩鴻勛、李先聞、吳敬恆、胡適、傅斯年、李濟、董作賓、王世傑、王寵惠等人,不足法定人數,兩會無法召集並行使職權,中研院陷入半停頓狀態。直到1954年後,各中研院的各研究所才陸續復所。
而對新中國抱有幻想的科學家,除了1949年即留在大陸的人士外,到1956年底有二千餘人陸續返回大陸,但後來的遭遇大概是他們沒有預料到的,這批高級知識分子大多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批鬥,被指責為反革命,許多科學家在批鬥中被打死,或是自殺。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