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胡適
胡適
1891-1962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胡
名字
適
生日
1891年12月17日
卒日
1962年02月24日
籍貫
安徽省績溪縣
組織
無
學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
相關事件
黃金十年
、
五四運動
、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
十年建設(黃金十年)
、
《新青年》
、
中央研究院成立
、
南京十年(黃金十年)
、
新文化運動
、
簽署聯合國憲章
、
新文學運動
、
廢除中醫運動
、
觀察雜誌
、
搶救大陸學人
、
利群書社
、
北大的怪辮先生
、
工讀互助團
、
悲劇的宮家
、
珞珈三女傑
、
珞珈三傑
、
珞珈林山三個文學朋友
、
國統區通貨膨脹
、
危害民國案
、
北大紅樓
、
沙灘紅樓
、
國學門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胡適,原名嗣糜,字希疆,讀書時改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曾用筆名期自勝生、希疆、鐵兒、天風、藏暉等,祖籍安徽績溪,民初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學校長、中研院院長、駐美大使等職。胡適出生於上海,年幼時曾至臺灣依靠父親,1895年回安徽績溪入私塾,1904年入上海梅溪學堂,次年轉入證衷學堂,後再入私立中國公學、競業學會等。1908年畢業後先後擔任中國新公學和華童公學教員,1910年以庚款公費生赴美國留學,入康乃爾大學。1912年由農科轉入文科,1914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後留校研究哲學;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杜威(John Dewey),1917年獲博士學位,同年7月返國,任北京大學教授。
胡適在任教期間,先後主辦《每周評論》、《努力周報》、北大《圖書季刊》等刊物,並參加新青年社。1922年任北大文學部長、教務長等,並與徐志摩等組織新月社。1926年胡適出國考察,次年返國,與徐志摩等在上海開辦新月書店,並因參加了蔣中正與宋美齡婚禮而認識兩人。1928年胡適任私立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1931年回任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教育系主任,並辭中國公學校長職,重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1932年胡適與丁文江等創辦《獨立評論》周刊,一面投入學術研究,一面對政治現況提出批判。
1938年胡適出任駐美大使,試圖以其美國經驗爭取美方支持抗戰;1942年辭職,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顧問,並在哈佛大學短暫講學。1945年胡適出任中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戰後重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1946年當選為制憲及行憲國民代表大會代表,並為主席團成員。1948年3月,胡適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12月離開北平。1949年赴美,長期留居美國,曾於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等校任職。1954年胡適掛名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8年返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擔任《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1959年又兼任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主席,曾因涉入雷震案而遭波及。1962年2月24日胡適病逝於臺北。著有《嘗試集》、《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存》、《藏暉室劄記》、《四十自述》、《胡適選集》、《胡適手稿》等。
Top
中外雜誌 14
‧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
中外雜誌 18
‧
記袁守和先生
中外雜誌 22
‧
台灣文豪落華生
‧
讀書記樂
中外雜誌 29
‧
胡適與陳衡哲
中外雜誌 32
‧
胡適與新聞記者
中外雜誌 35
‧
關於陸小曼的美
中外雜誌 36
‧
記羅志希先生
中外雜誌 37
‧
我所敬仰的郭秉文先生
‧
炸彈下長大的中央大學(選載)─從遷校到發展
中外雜誌 40
‧
留學政策辯論經過
中外雜誌 43
‧
採訪二十五年
中外雜誌 47
‧
民國前後讀書生活
中外雜誌 48
‧
六十年來的中國(十一)
中外雜誌 49
‧
記朱家驊先生
‧
鄧家彥口述革命珍聞錄
中外雜誌 51
‧
關於賽金花
中外雜誌 52
‧
現代徐霞客─丁文江(一)
‧
葉德輝詼諧殺身
中外雜誌 53
‧
現代徐霞客──丁文江(二)
中外雜誌 54
‧
中大初期名師瑣憶
‧
現代徐霞客──丁文江(三)
中外雜誌 55
‧
現代徐霞客──丁文江(四)
中外雜誌 56
‧
「和平運動」與汪派投敵(上)──抗戰彩訪錄第七章
中外雜誌 57
‧
堯樂博士奇人奇事
中外雜誌 59
‧
繆風林書生報國
中外雜誌 60
‧
馬將之道與害
中外雜誌 66
‧
馬君武文采風流
中外雜誌 74
‧
憶胡適之先生
中外雜誌 79
‧
胡適「不競選總統」?
中外雜誌 81
‧
難忘的平生知己(懷念胡適之先生)
中外雜誌 83
‧
林紓辜負每人恩
中外雜誌 86
‧
中外珍聞(一)
中外雜誌 90
‧
追懷張默君先生
‧
臺大之戀
中外雜誌 92
‧
二十七年來的回憶錄﹙一)
‧
懷鄉記
中外雜誌 93
‧
我在南通求學時二三事
‧
性愛與婦女文藝﹙二)
中外雜誌 96
‧
我的早年(二)
中外雜誌 97
‧
浪漫大師郁達夫(一)-郁達夫王映霞此恨綿綿
中外雜誌 98
‧
大明湖及其他-山水,思想,人物
中外雜誌 99
‧
清末民初留美九年(二)
中外雜誌 101
‧
從講堂到銀行(二)──教書‧戀愛‧結婚‧銀行服務
‧
對日抗戰紀念碑文舉隅
中外雜誌 104
‧
稚秋先生與中美文化交流
中外雜誌 105
‧
華僑移殖文化觀
‧
懷念周綸閤﹙鴻經)師
中外雜誌 107
‧
紀念三哥﹙續完)
中外雜誌 108
‧
國大瑣憶
中外雜誌 109
‧
外交司法圈裡四十年﹙一)
‧
情詩聖手吳宓戀史﹙一)
‧
陶行知胡峻任鴻寯-當代教育先進傳初集稿之三
中外雜誌 110
‧
黃季剛的故事
中外雜誌 111
‧
五四與新文化運動
中外雜誌 113
‧
胡適和陳獨秀
‧
情詩聖手吳宓戀史(續完)
中外雜誌 114
‧
粵海舊聞錄(九)
中外雜誌 116
‧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
中外雜誌 117
‧
從晉北到故都
中外雜誌 118
‧
五十年前:北大研究生
中外雜誌 120
‧
也談胡適-胡適對中國文化態度評議
‧
俺娘(五)
中外雜誌 121
‧
胡適的毀譽
中外雜誌 123
‧
革命史中成公的英雄-惜秋先生新著民初風雲人物評介
中外雜誌 124
‧
南通狀元張謇新傳
‧
評介「衛挺生自傳」
中外雜誌 129
‧
也談拉鐵摩爾
中外雜誌 131
‧
抗戰時期一頁回憶(二)-赴美洽運鐵路器材記
‧
英倫留學憶往(五)
中外雜誌 132
‧
平常心.赤子情(續完)-永懷方東美老師
‧
追懷碩學豐功的王亮老
中外雜誌 133
‧
憶說蔡元培
中外雜誌 134
‧
追懷田炯錦老師
‧
閒話胡適
中外雜誌 135
‧
一位虔誠女信徒的故事
‧
閒話梁啟超
中外雜誌 139
‧
胡適與溥儀一段緣-胡適博士會見溥儀「皇上」記
‧
程其保.范源濂.周蔚生-當代教育先進傳之十七
中外雜誌 140
‧
紀念蔡元培老師
中外雜誌 142
‧
狀遊八十年(六)-一個工程師的自述
‧
胡適會見溥儀的真象-「胡適與溥儀一段緣」讀後
‧
瞿秋白的悲劇
中外雜誌 144
‧
于斌二三事
‧
江山萬里行(一)-遊學歸國後的工作與生活
‧
西安事變見聞(三)
中外雜誌 146
‧
白崇禧別傳(三)
‧
幽默小品(九)
中外雜誌 147
‧
「五四運動」真象
‧
江山萬里行(四)-遊學歸國後的工作與生活
中外雜誌 150
‧
胡適逝世目擊記
中外雜誌 152
‧
文采風流吳芳吉
‧
憶念胡適博士
中外雜誌 155
‧
由南京到台北(三)
‧
蔣碧微生死戀(九)
‧
憶說「黨外人士」胡適-為紀念胡適九十冥誕作
中外雜誌 156
‧
蔣碧微生死戀(十)
中外雜誌 157
‧
過年談對聯
中外雜誌 158
‧
北伐前後歸國服務
‧
徐悲鴻外傳(四)--浪跡燕京名士風
‧
誰是胡適心頭的人影
中外雜誌 159
‧
梁漱溟與鄉建派
中外雜誌 163
‧
燕大往事與故人
中外雜誌 164
‧
東南大學雜憶
中外雜誌 165
‧
王雲五軼聞趣事
‧
梅庵憶語
中外雜誌 168
‧
中山大學與我
‧
綺窗憶往 此情可待(下)
中外雜誌 169
‧
中國的新生(上)-從中美外交歷史悲劇中站起來
中外雜誌 170
‧
鐵肩擔道義的兩個美國人:魯斯與周以德
中外雜誌 171
‧
科技奇才江超西-偵破日軍偷襲珍珠港祕聞
中外雜誌 172
‧
五四運動與國父思想
中外雜誌 174
‧
馬君武博士的志業
中外雜誌 175
‧
臧啓芳傳
中外雜誌 176
‧
譯壇怪傑林琴南
中外雜誌 177
‧
劉半農一生三變
中外雜誌 186
‧
彩虹夢裏情景真
‧
黃朝琴回憶錄(五)
中外雜誌 187
‧
黃朝琴回憶錄(七)
中外雜誌 188
‧
蔣廷黻暮年在華府(下)
中外雜誌 189
‧
雨過天青話臺灣光復-永恒不變歷久彌新的感奮
中外雜誌 190
‧
兩儀與三才-知命後三十年間家庭生活
中外雜誌 191
‧
往事述感(六)
‧
賽珍珠自傳(五)-我的多元世界
中外雜誌 192
‧
沈宗瀚英文自傳讀後
‧
魯迅幾樁疑案的剖析
中外雜誌 193
‧
宋子文的故事
‧
賽珍珠自傳(七)-我的多元世界
中外雜誌 194
‧
抗戰時期的中央研究院-紀念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五周年
‧
堯樂博士傳(一)
‧
憶伸甫
中外雜誌 195
‧
東北大學六十年
中外雜誌 198
‧
賽珍珠自傳(十二)-我的多元世界
中外雜誌 199
‧
我也為孔子訟冤-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正確注譯
‧
懷念陶元珍師
中外雜誌 201
‧
胡適的戀情
‧
追懷潘公展先生
中外雜誌 202
‧
『物理女王』吳健雄
‧
胡適二三事
中外雜誌 203
‧
制憲之憶
‧
拾夢抒懷(四)
中外雜誌 205
‧
五十年後重遊歐洲雜感(續完)
中外雜誌 206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談「文章千古事,豈可信口說」
‧
中央研究院與我
中外雜誌 209
‧
抗戰時期的中美外交
中外雜誌 212
‧
拾夢抒懷(十二)
中外雜誌 213
‧
也談學生軍訓
‧
往事漫談
中外雜誌 214
‧
胡適與舊詩詞
‧
楊亮功事跡補遺
中外雜誌 215
‧
風塵逸俠吳稚暉(下)
中外雜誌 217
‧
風流神童潘大道
中外雜誌 219
‧
五四前後新思潮澎湃(上)-民族之覺醒與自救
‧
徐志摩與陸小曼
‧
陳誠將軍二三事-人間閒話之六
中外雜誌 220
‧
俞鴻鈞忍辱負重(一)
‧
細說陳獨秀(二)
‧
剿共追逐戰-贛黔兩省剿赤憶往
中外雜誌 221
‧
細說陳獨秀(三)
‧
煮酒論英雄-憶東北接收關鍵人物高惜冰
中外雜誌 225
‧
也談徐志摩與陸小曼
‧
四十年的追憶-悼張曉峯老師
中外雜誌 226
‧
紀念張曉峯吾友
中外雜誌 227
‧
王世杰武漢大學與我(上)
中外雜誌 228
‧
白石老人二三事
中外雜誌 232
‧
馮玉祥傳真(一)
中外雜誌 233
‧
憶先岳父李熙謀博士
中外雜誌 242
‧
閱讀劄記
中外雜誌 244
‧
香草美人屈子後身-蘇曼殊外傳終篇
中外雜誌 245
‧
王賡武天降大任
‧
抗戰初期蘇俄援華內幕(上)
中外雜誌 246
‧
胡適之書信一束(上)
中外雜誌 247
‧
胡適李濟交惡?-胡適之書信一束(下)
中外雜誌 248
‧
胡適的愛情世界
‧
齊白石一生傳奇
中外雜誌 249
‧
北大第一位女教授陳衡哲
中外雜誌 250
‧
悼念梁實秋先生
‧
梁實秋軼事
中外雜誌 251
‧
李卓皓二三事
‧
衛道勇士林琴南(下)
中外雜誌 252
‧
張學良三位一體-濃厚傳奇性高度戲劇化的一生
中外雜誌 253
‧
周作人不識重輕
中外雜誌 256
‧
鄭通和與上海中學
中外雜誌 257
‧
梅貽琦傳稿(五﹚
中外雜誌 258
‧
謎樣人物高宗武(一﹚
中外雜誌 259
‧
出版界名流高夢旦
‧
林琴南傳奇
‧
梅貽琦傳稿(七)
‧
謎樣人物高宗武(二)
中外雜誌 260
‧
張君勱傳奇(上)-組黨不是兒戲,是賭性命的事
‧
梁漱溟特立獨行
中外雜誌 261
‧
張君勱傳奇(下)-組黨不是兒戲,是賭性命的事
‧
梅貽琦傳稿(八)
中外雜誌 262
‧
中國文壇奇葩沈從文
‧
梅貽琦傳稿(九)
中外雜誌 264
‧
民國名人趣談
中外雜誌 265
‧
梅貽琦傳稿(十)
中外雜誌 267
‧
在祖國成長
‧
梅貽琦傳稿(十一)
‧
悲歡歲月-挨抓、感化、喜從天降
中外雜誌 268
‧
我在北大的經歷
中外雜誌 269
‧
北京大學傳奇(下﹚
中外雜誌 270
‧
文學改良的「八不主義」
中外雜誌 276
‧
顧頡剛自傳(二)
中外雜誌 277
‧
又談妙聯妙對
‧
五四闖將劉半農
中外雜誌 278
‧
郁達夫趣事
‧
陸小曼與我
中外雜誌 279
‧
風華才子趙元任
中外雜誌 280
‧
外交界奇人奇事
‧
朱自清傳真─認真教學勤奮寫作
‧
我與女作家陸晶清
中外雜誌 281
‧
名士婚姻─悲歡離合之多少
中外雜誌 282
‧
畫家寫物理女王
中外雜誌 283
‧
胡適二三事
中外雜誌 286
‧
胡適的趣聞
中外雜誌 287
‧
大陸印象記(上)-我見我聞我思
中外雜誌 288
‧
名藝人趣事
‧
趙元任二三事
中外雜誌 289
‧
吳健雄二三事
‧
梁漱溟舌戰毛澤東
中外雜誌 290
‧
性博士傳真:張競生的故事
中外雜誌 291
‧
外交豪士劉鍇
‧
有趣味的名人書信-胡適、楊聯陞、趙元任討論「某也」問題
‧
我為孫文學說而戰(下)-留俄及歸國後的回憶
‧
東方伯希和:漢學家楊聯陞
中外雜誌 292
‧
胡適趣話
‧
蔣夢麟整慘張競生-蔣張兩人間恩怨軼事
中外雜誌 295
‧
胡適與李大釗(上﹚
中外雜誌 296
‧
名教授趣談
‧
胡適與李大釗(下﹚
中外雜誌 297
‧
蔣夢麟壯志未酬
中外雜誌 299
‧
胡適講學妙語
中外雜誌 300
‧
名人書信的詮釋:胡適、楊聯陞、趙元任-也談「某也」問題
‧
學海軼聞趣事(一)
中外雜誌 301
‧
也談泰戈爾
‧
新文化運動闖將 錢玄同傳奇
‧
學海軼聞趣事(二)
中外雜誌 302
‧
愛國學人晏陽初(下)-點燃平教鄉建之火
‧
學海軼聞趣事(三)
中外雜誌 303
‧
吳大猷性情中人
‧
郭沫若與毛澤東
中外雜誌 304
‧
四九年前 成都夏令營傳奇
中外雜誌 306
‧
柳詒徵與胡適
中外雜誌 307
‧
少年十五二十時
‧
我的成長(下)
‧
學海軼聞趣事(七)
中外雜誌 310
‧
借來的生命五十年
中外雜誌 312
‧
胡適與吳敬梓
中外雜誌 313
‧
王寵惠與「好人內閣」
中外雜誌 316
‧
學海軼聞趣事(十四)
中外雜誌 317
‧
學海軼聞趣事(十五﹚
‧
羅家倫的毀譽
中外雜誌 319
‧
胡適和表妹的苦戀
‧
胡適的化名
‧
勝利回到北平 吳鑄人回憶錄之六
中外雜誌 320
‧
胡適的「烏鴉」詩
中外雜誌 321
‧
圖書館事業先驅 洪範五傳真
中外雜誌 322
‧
往事雜憶(一﹚
‧
筆談光復以來之軼事-妙哉!「胡適」對「何容」
‧
儒將秦德純
中外雜誌 324
‧
反傳統文化的文人劉復、劉大白、錢玄同
中外雜誌 325
‧
八十回憶(二﹚
中外雜誌 326
‧
國語界的祖師爺-趙元任傳真
中外雜誌 327
‧
一代名姝陸小曼
中外雜誌 330
‧
喜歡男性衛士──江青豔史之十七
中外雜誌 332
‧
學人話題:馬敘倫與沈鈞儒
中外雜誌 333
‧
無頭公案‧割台悲劇:胡適父親胡傳慘死之謎
中外雜誌 337
‧
掌故奇談(三)
中外雜誌 339
‧
中外名人傳(二)
中外雜誌 340
‧
掌故奇談(四)
中外雜誌 341
‧
學海風雲錄 張其昀.胡適.歷史學會
中外雜誌 342
‧
國大制憲內幕趣談
‧
無盡懷思無盡恩 感念父親董作賓
‧
雜談蔣夢麟
中外雜誌 345
‧
鄧穎超與「跑得快」
中外雜誌 346
‧
章孝嚴的天倫痛 談「認祖歸宗」
中外雜誌 347
‧
永懷郭廷以教授
中外雜誌 348
‧
名流雅士逸聞多
中外雜誌 352
‧
掌新舵求突破:錢復轉換新跑道
‧
雅人有癖:近代奇人點將錄(下)
中外雜誌 353
‧
精於學,游於藝 國學界才子臺靜農
中外雜誌 354
‧
文壇舊事 周作人失足恨
‧
歷史會說話 白崇禧祕史(下) 老諸葛是小說,小諸葛是歷史
中外雜誌 355
‧
中外名人傳(十八)
‧
楊開慧歡喜冤家 戲說毛澤東之六
中外雜誌 357
‧
文字緣 魯迅與毛澤東
中外雜誌 358
‧
中外名人傳(二十一)
‧
經典人物羅家倫
中外雜誌 364
‧
學海趣談:我幾乎是胡適的弟子
中外雜誌 365
‧
物理女王吳健雄傳
‧
詞賦動江關-羅家倫鼓吹中興(上)
中外雜誌 366
‧
物理女王吳健雄
中外雜誌 367
‧
世紀之愛-冰心與吳文藻
‧
恩情兩絕難為伴-葉公超與蔣介石(一)
中外雜誌 371
‧
交通工作半世紀 平淡不平凡的人生
中外雜誌 372
‧
胡適的情與義(一)
中外雜誌 373
‧
胡適的情與義(二)
‧
烽火結緣六十年 吳敬基與我
中外雜誌 374
‧
名滿天下毀譽參半 胡適提倡白話文
中外雜誌 375
‧
精彩的一生 胡適的好友和子嗣
中外雜誌 376
‧
中外名人傳(三十九)
‧
胡適與羅爾綱的情緣
‧
過河卒子 胡適晚年在美國
中外雜誌 379
‧
中外名人傳(四十二)
中外雜誌 387
‧
才子佳人的故事 徐志摩情牽林徽音(上)
‧
中外名人傳(五十)
中外雜誌 388
‧
才子佳人的故事 徐志摩情牽林徽音(下)
‧
抗戰勝利後.學潮紛擾時 教長朱家驊北巡記
中外雜誌 391
‧
才子佳人的故事 中共學人非凡之愛 吳晗與袁震之的金石情
中外雜誌 394
‧
史學家黎東方(下)
中外雜誌 395
‧
中外名人傳(五十八)
‧
心理學家志行高潔 陳雪屏的一生
中外雜誌 396
‧
博學沖和.冷雋多才 我所認知的齊如山
中外雜誌 397
‧
文化學巨擘 華僑學人黃文山
中外雜誌 398
‧
不容青史盡成灰 白先勇為白崇禧立傳(上)
中外雜誌 399
‧
心繫物理情牽文化 物理學家吳大猷(下)
中外雜誌 400
‧
性情中人張大千 八德園憶往
中外雜誌 402
‧
教育行政的先鋒 一代宗師蔡元培(下)
‧
溫柔鄉是英雄塚?! 傳奇人物張學良軼事(三)
中外雜誌 403
‧
才子兄弟冤家手足 魯迅與周作人(二)
‧
天下無不是之學運!「聯俄容共與西山會議」讀後感
‧
波濤壯闊意遄飛 劉延壽詩書畫三絕
‧
深謀遠慮奠磐基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二)
中外雜誌 404
‧
才子兄弟冤家手足 魯迅與周作人(三)
‧
深謀遠慮奠磐基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三)
中外雜誌 405
‧
深謀遠慮奠磐基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續完)
中外雜誌 406
‧
天涯坎坷麗人行 美麗的女共諜 美人才女王瑩(五)
中外雜誌 407
‧
天涯坎坷麗人行 美人才女王瑩的悲劇(終篇)
中外雜誌 408
‧
中外名人傳(71)
中外雜誌 410
‧
愛國學人 任卓宣教授奇遇記
中外雜誌 411
‧
任卓宣教授軼事
中外雜誌 412
‧
在祖國成長
中外雜誌 415
‧
國共過招史話 毛澤東高呼蔣委員長萬歲(一)
‧
登廬山思古今
中外雜誌 418
‧
文學家蘇雪林的故事
中外雜誌 419
‧
中外名人傳(八十二)
‧
北京、天津、承德爽暢遊
中外雜誌 420
‧
近代教育界的元老 蔡元培傳奇(下)
中外雜誌 421
‧
大砲學人 傅斯年傳奇
‧
懷念沈昌煥資政
中外雜誌 423
‧
悲涼人生.坎坷情路 徐志摩詩人性格的另一面
中外雜誌 424
‧
中外名人傳(八十七)
中外雜誌 428
‧
吳大猷性情中人
‧
濁世清流視野廣闊陶百川
中外雜誌 432
‧
文武全才中國心 傳奇人物顧毓琇(下)
‧
相期無負平生─永懷梁實秋教授
中外雜誌 433
‧
春華秋實‧文名常駐 懷念大師梁實秋
中外雜誌 436
‧
寂寞向晚石墻院 陳獨秀晚景淒涼
中外雜誌 439
‧
掌故奇談:批胡風波-胡適與國運
中外雜誌 444
‧
苦命鴛鴦 梁思成與林徽音因抗戰復原前後(下)
中外雜誌 446
‧
愛國女童軍楊惠敏(三)
中外雜誌 447
‧
張和重堅守軍政崗位
‧
蕭伯納在中國
中外雜誌 449
‧
文教風雲人物誌(一) 我所認識的胡適和蔣夢麟
中外雜誌 450
‧
文教風雲人物誌(二) 我所認識的陳大齊和傅斯年
中外雜誌 451
‧
文教風雲人物誌(三) 我所認識的劉季洪和梁實秋
中外雜誌 453
‧
文教風雲人物誌(五) 我所認識的蔣復璁、王雲五、黃君璧
中外雜誌 454
‧
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三生三世」家國鄉土天下情
中外雜誌 455
‧
進南京中央日報工作 生長兵間老太平(五)
‧
楊亮功擔任安徽大學校長始末 後「五四」時期中國高等教育的困境
‧
憶中國公學的良師益友
中外雜誌 456
‧
生長兵間老太平(六) 編地圖周刊廣受重視
中外雜誌 458
‧
從文大看南開大學
‧
曾國藩的中興大業靈丹(上) 從馬英九的「請纓負責」談起
中外雜誌 460
‧
從舊照片顯現吳稚暉的偉大 粥會五五五次約集出版「山高水長」別冊
‧
連戰訪大陸的經過與成就
中外雜誌 463
‧
為辭書拼命的朱祖延教授
中外雜誌 465
‧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的辛辣三重奏
中外雜誌 468
‧
北平四中同學平宗誠 郎聲說笑談李敖(上)
‧
楊樹人教授的處世風範
中外雜誌 469
‧
北平四中同學平宗誠 郎聲說笑談李敖(中)
中外雜誌 471
‧
幸有三身 軍人.商人.報人(四)
‧
閒話對聯.對聯閒話
中外雜誌 486
‧
歷史大家談:黨外元老高玉樹眼中的蔣介石
中外雜誌 487
‧
大英帝國第一等人才從軍報國 宋美齡的幫夫運
中外雜誌 490
‧
名流碩儒妙語雋趣折服人
中外雜誌 498
‧
外交官口角春風口說好話也要三思─外交生涯四十年趣事憶舊之二
東方雜誌 441
‧
程朱辨異(四)
東方雜誌 453
‧
古史辨的史學方法商榷(續二十二號)
東方雜誌 481
‧
東方論壇-樂觀論與悲觀論
‧
商務印書館被燬紀略
東方雜誌 482
‧
東方論壇-報告書與世界公論
東方雜誌 484
‧
文藝欄-小說隨筆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86
‧
時事日誌
‧
替詩的音律辯護-讀胡適的白話文學史後的意見
東方雜誌 487
‧
歷史的英雄觀
東方雜誌 490
‧
民權與憲法
東方雜誌 506
‧
八仙傳說
東方雜誌 507
‧
詞與詩的關係及其形成發展
東方雜誌 509
‧
中國民眾教育理論的批判
東方雜誌 510
‧
井田制度有無問題之經濟史上的觀察
‧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
‧
兩年中的苦鬬
‧
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
東方雜誌 511
‧
中西接觸後社會上的變化
東方雜誌 515
‧
讀者作者與編者
東方雜誌 522
‧
人生觀論戰之回顧
東方雜誌 523
‧
井田制度新攷
東方雜誌 558
‧
所謂華北自治運動的經緯
‧
記考古學社
東方雜誌 559
‧
宋儒的思想方法
東方雜誌 561
‧
行政院長與學界會談之經過
東方雜誌 621
‧
現代史料-國民參政會第一期集會經過
東方雜誌 626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28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82
‧
論儒家的法律觀
東方雜誌 688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9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701
‧
紅樓夢考證之新史料
東方雜誌 704
‧
嘉山
東方雜誌 711
‧
北大與北大人-蔣夢麟先生
東方雜誌 712
‧
北大與北大人-胡適先生
東方雜誌 732
‧
論紅樓夢裏的文學用語
東方雜誌 769
‧
小說戲劇中「回」「折」「齣」三字的來歷
東方雜誌 795
‧
論如何爭取學術獨立
東方雜誌 814
‧
「紅樓夢」研究
東方雜誌復刊 842
‧
胡適之論傳記與避諱
東方雜誌復刊 849
‧
民國政治思想與中國政治思想之綜合研究所
東方雜誌復刊 865
‧
論中美大學與學術文化
東方雜誌復刊 867
‧
杜威在華演講及其影響
東方雜誌復刊 875
‧
中美科學技術合作之回顧與前瞻
東方雜誌復刊 876
‧
博學於文、老而彌堅的青年導師
東方雜誌復刊 879
‧
從東方文化看日本的前途
東方雜誌復刊 880
‧
詩經字詞用法舉例
東方雜誌復刊 898
‧
從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試窺民生主義經濟制度的前途並論與我固有文化精神的統合
東方雜誌復刊 899
‧
胡適的「國立大學之重要」讀後
東方雜誌復刊 906
‧
詩歌研究
東方雜誌復刊 907
‧
祺(旗)袍的歷史
東方雜誌復刊 909
‧
荀子的天論
東方雜誌復刊 916
‧
紀念張元濟先生
東方雜誌復刊 931
‧
答覆黃塵君的「略評玻璃珠遊戲」
東方雜誌復刊 948
‧
中正科技大辭典序
東方雜誌復刊 950
‧
世界李氏宗譜第一輯序
東方雜誌復刊 966
‧
中國政治思想的二大淵源
東方雜誌復刊 968
‧
大陸撤守前大專院校之校歌
東方雜誌復刊 974
‧
中央研究院的回顧與前瞻
東方雜誌復刊 989
‧
讀阮毅成先生著政言的一些啟發
東方雜誌復刊 991
‧
白居易長恨歌析論
東方雜誌復刊 1020
‧
談新詩與聯語
東方雜誌復刊 1048
‧
新聞教育的一個源頭
東方雜誌復刊 1071
‧
禪宗思想形成之階段與方法(上)
東方雜誌復刊 1085
‧
從中國文化背景看中文教學的特質(下)
東方雜誌復刊 1090
‧
由節用、非樂學說 論墨子的思辨方法
Top
書名:
宋慶齡傳
‧
第三章 中華革命的中流砥柱 第五節 革命大纛護英華
書名:
人物春秋 第三集
‧
南通狀元張謇新傳
‧
胡適的毀譽
‧
懷念周綸閣(鴻經)師
書名:
月是故鄉明
‧
首屆第一次國民大會之回憶
書名:
民國人物新傳
‧
汪精衛的悲劇
‧
陳獨秀新傳
書名:
同光風雲錄
‧
下篇之八 梁啟超
書名:
壯遊八十年
‧
七、回國後中學半年大學一年之教學生活
‧
十、爭取鐵路器材
‧
四、四年唐山一年上海之交大生活
書名:
花落春猶在 第一冊
‧
從晉北到故都
書名:
神州見聞
‧
懷李晉亭師
書名:
張大千傳奇
‧
張大千小傳
書名:
傳記精華 第一集
‧
現代徐霞客──丁文江
‧
堯樂博士奇人奇事
書名:
傳記精華 第二集
‧
馬君武文采風流
書名:
傳記精華 第四集
‧
記朱家驊先生
書名:
蔣復璁先生傳記
‧
附錄四 蔣復璁先生年表
‧
第一輯 家世.足跡.貢獻 第二章 中央圖書館的創建與管理
‧
第一輯 家世.足跡.貢獻 第四章 在台時期的文化成就
‧
第二輯 追憶.紀念.感懷 蔣慰堂先生與國立中央圖書館
書名:
公元一九二七
‧
附錄
‧
第五章 黃埔博奕 政變前奏
‧
第六章 湘潭三雄 心潮逐浪
書名:
經典女人-陸小曼
‧
第九章 編就遺文答君心
‧
第八章 詩人的掙扎與隕落
‧
第十一章 輕輕的我走了
‧
第十章 後半生的生活
‧
第三章 不可不看的風景
‧
第六章 上海的交際圈
‧
第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
‧
緒論 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書名:
經典女人-林徽因
‧
第二章 悲歡交錯
書名:
韓復榘與西北軍
‧
64.濟南北平
書名:
新文化運動與學生自覺:論新潮社在五四運動前的發展
‧
第二章-新潮社的成立始末
‧
第五章-「五四」前新潮社的核心關懷(二):科學
‧
第四章-「五四」前新潮社的核心關懷(一):民主
Top
三十年代的胡適
1917 年,北大寒假期間胡適…
初任北大教授的胡適(1917…
《新青年》是 20 世紀20 年…
1917 年 5 月的胡適
陳獨秀(1879-1942),安徽…
任鴻雋(1886—1961)是我…
梅光迪(1890-1945),字迪…
1916 年胡適(前排左一)與…
胡適(前排右一)與康奈爾…
1914 年胡適留學時期的照片
初到美國胡適(前排右三)…
1910 年胡適與考取官費留美…
1909 年胡適 18 歲時的小影…
《競業旬報》由中國公學裡…
中國公學是中國最早的大學…
大約 1905 年胡適(右一)…
澄衷學堂是滬上國人創辦時…
大約 1905 年的胡適小影。…
梅溪學堂,是近代上海最早…
胡適故居坐落於績溪上莊村…
馮順弟﹝1873-1918﹞胡適的…
胡鐵花﹝1841-1895﹞,胡適…
《四十自述》寫於1930年11…
1891 年
12月27日
※生於上海大東門外。
12月17日
※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今上海市浦東新區)。
1892 年
2月底
※隨母馮順弟移居浦東。
1893 年
2月
※隨母去臺灣其父胡傳任所,先住台南,後遷台東。
是年
※随母親馮順弟前往台灣其父胡傳任所
1894 年
是年
※在台東由胡傳教認方塊漢字。
是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随母親離開台灣返回上海,後回祖籍安徽省徽州績溪縣上庄村,進家塾讀書。其父胡傳病逝於廈門。
1895 年
2月
※因中日戰爭爆發,隨母離臺灣回上海。
3月
※去祖籍安徽績溪上莊,進家熟讀書。
8月
※胡傳病死於廈門。
1896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
1897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
1898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
1899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小說。
1900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
1901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資治通鑒》中引述範縝《神滅論》片斷,對其影響極深。
1902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
1903 年
是年
※在家塾讀書。開始學「反切」。
1904 年
1月
※與江冬秀訂婚。
2月
※從三兄洪 到上海,進梅溪學堂。
是年
※讀梁啟超的《新民說》和鄒容的《革命軍》。
是年
※與江冬秀訂婚,從三兄到上海,入梅溪小學堂。
1905 年
春
※改進澄衷學堂,在那裡讀了嚴複譯的《天演論》和《群己權界論》等書。
是年
※進澄衷學堂。
1906 年
暑間
※考取中國公學。
是年
※加入《競業學會》,並在《競業旬報》上發表小說、詩歌與文章。
是年
※考取中國公學。
1907 年
是年
※仍在中國公學讀書。
5月至7月
※因腳病回績溪療養。
1908 年
7月
※主編《競業旬報》。
9月
※轉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是年
※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1909 年
10月
※新公學解散,因失學失業,在上海過放蕩生活。
1910 年
春
※在華童公學教國文。
5月
※同二哥紹之去北京溫習功課。
7月
※考取清華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官費生,因用「胡適」的名字報考,此後就正式叫胡適。
8月
※十六日,從上海坐船去美國。
9月
※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
是年
※留学美國,入康奈爾大學選讀农科。
1911 年
是年
※仍在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學習。
7月
※被舉為賠款學生會中文書記。
1912 年
9月
※轉入文學院,修哲學、經濟、文學。
11月
※發起組織「政治研究會」。
12月
※代表康乃爾大學大同會,到費城參加世界大同總會,被推為憲法部幹事。
1913 年
是年
※仍在康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
5月
※被舉為世界學生會會長。
1914 年
4月
※被委為康乃爾大學學生學生會哲學群學部部長。
6月17日
※行畢業式,得學士學位。
9月
※被舉為《學生英文月報》主筆之一,負責國內新聞。
1915 年
1月9日
※康乃爾世界學生會舉行十周年紀念祝典,以幹事長身份作「世界會之目的」的演說。
9月
※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為杜威。
是年
※入哥綸比亞大學哲學系,師從於约翰·杜威。
1916 年
是年
※仍在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學習。
2月
※與陳獨秀、朱經農、梅光迪、任鴻雋、楊杏佛等討論文學革命問題,並作白話詩。
1917 年
1月27日
※在費城演講「美國如何能協助中國之展」。
5月22日
※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後考試。
6月
※起程返國,七月十日到達上海。
8月
※任北京大學教授。
12月
※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
是年
※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是年
※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爭議》。
同年
※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后考試,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编輯《新青年》,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结婚。
1918 年
是年
※仍在北大任教。
3月
※被選為北大英文部教授會主任。
11月23日
※去天津與梁啟超見面。是日,母馮順弟病死。
1919 年
是年
※仍在北大任教。
1月
※被聘為《新潮》雜誌顧問。
2月
※參加《新教育》編輯部工作。又被選為國語統一籌備會會員。
5月1日
※在上海迎接杜威來華講學。不久,與蔣夢麟去拜會孫中山,談「知難行易」學說。
6月
※接辦《每週評論》,挑起「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10月12日
※參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學等在中山公園為杜威六十歲生日舉辦的祝壽活動。
10月
※陪同杜威去山西講學。
11月
※代理北大教務長(因馬寅初教務長患眼疾請假)。
是年
※接辦《每周評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挑起問題與主義論戰。
1920 年
是年
※仍在北大任教。
4月
※在國語講習所講「國語文學史」。
5月
※和蔣夢麟聯名發表「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
年底
※與《新青年》脫離關係。
是年
※ 離開《新青年》,在南京大學暑期學校講學
1921 年
春
※養病在家
7月
※高夢旦邀其去上海暫住,擬請他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未允,轉薦王雲五。
下半年
※除在大任務外,去國語講習所講了八周《國語文學史》。
是年
※作《杜威先生與中國》。
1922 年
是年
※仍在北大任教。
2月18日
※被推為中教育改進社籌畫全國教育經費委員會賠款部部員。
3月23日
※去天津南開大學講學,為時三周。
4月25日
※當選為北大教務長及英文學系主任。
5月7日
※由他主撰的《努力週報》第一期出版。
5月14日
※與蔡元培、王寵惠等聯名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好人政治」。
7月
※在濟南講「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
8月
※出席「國語統一籌備會」第四屆年會。
9月
※《努力週報》增刊——《讀書雜誌》出版。月底,出席國民政府教育部召開的學制會議,為起草宣言者之一。
10月
※赴濟南出席全國教育會聯合會。
是年
※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代理文科學長,創辦《努力周報》。
5月14日
※與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等聯名發表《我们的政治主張》。
1923 年
1月
※向北大請假一年,到杭州煙霞洞養病。四月二十一日京,月底抵杭。
4月
※得魯案委員會授予的三等嘉禾章。
10月
※到上海商科大學講「哲學與人生」。
是月
※又去南京東南大學講「書院制史略」,月底回北京。
是年
※任《國學季刊》編輯委員主任。
7月
※胡適向江冬秀提出離婚。江冬秀以殺死兩個兒子相威脅,胡適便不敢再提離婚之事。
1924 年
是年
※仍在北大任教。
6月
※籌備《現代評論》。
8月
※與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
10月
※推薦王國維為清華學校研究院院長。
11月5日
※致書王正廷,對馮玉祥軍隊包圍清宮、逐去清帝,提出《現代評論》第一期出版。 抗議。
12月13日
※《現代評論》第一期出版。
是年
※與陳西滢、王世杰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
1925 年
是年
※仍在北大任教。
2月
※參加段祺瑞政府召開的善後會議。
3月
※應聘為「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國會員。
5月
※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兼財政委員會委員、索引委員會書記。
10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間,至政治大學及中國公學講中國哲學, 並與鄭振鐸、高夢旦同游南京。
11月
※被推舉為北平圖書館委員會書記。
2月
※參加北京善後會議,並參與起草部分會議文件。
1926 年
2月至7月中旬
※參加「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的「中國訪問團」從上海到漢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爾濱等地訪問。
7月下旬至12月中旬
※經西伯利亞到英國,參加「中英庚款」全體委員會議,中間去了一下法國。
12月31日
※坐輪船去美國。
是年
※與其師郭秉文等人在美國發起成立華美協進社。游歷英國、法國、美國、日本諸國。
1927 年
1月至4月中旬
※在美國紐約、費城地遊歷並演講。
4月12日
※由西雅圖上船回國。
4月24日
※到日本橫濱,暫住二十三天,遊歷了京都、奈良、大阪等處。
5月底
※回上海,與徐志摩等創辦新月書店。
6月
※被選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
7月至12月
※在上海寫作與講學。
是年
※複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
※任新月書店董事會董事長及編輯委員會委員。
是年
※正式取得哥綸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與徐志摩等组織成立新月書店。在上海蔣介石與宋美龄婚禮上結識蔣介石。
1928 年
2月
※受上海東吳大學及光華大學之聘,作哲學講座。
3月
※受聘為上海中國公學校長。
4月
※與高夢旦等同遊廬山。
4月30日
※就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自兼文理學院院長。
5月
※赴南京出席全國教育會議。
是年
※ 創辦《新月》月刊,任中國公學校長。
1929 年
是年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
1月
※赴杭州出席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第三次常委會,辭去董事。
6月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在天津舉行第五次年會,複選其為董事。
9月
※赴州參觀「西湖博覽會」。
是年
※在《新月》雜誌上發表《人權與约法》一文,標志人權運動的開始,随後發表《我們什麼時候才可有憲法——對於建國大岡的疑問》、《知難,行亦不易—孫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難”說述評》、《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
1930 年
上半年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理學院院長。
4月
※十日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 :「要剷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五大仇敵」。
7月
※到南京出席中華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第六次年會,會上被聘為編譯委員會委員長。
8月
※赴青島小住。
9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學演講。
11月月初
※月初回上海。
11月28日
※全家搬至北平。
是年
※胡適、羅隆基、梁實秋三人有關人權問題的文章结集為《人權論集》交新月書店出版,後被國民黨政府查禁。
4月10日
※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要鏟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五大仇敵。
1931 年
1月9日
※赴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五次常會。會後回北平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4月24日
※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六次執行財政聯席會議, 通過北大與中基會合作研究特款辦法。
8月
※應丁文江之邀,到秦島小住。
11月
※寫信給宋子文,主張依據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項原則與日本交涉東三省的善後問題。
是年
※任太平洋學會在華會議的主席。
1932 年
是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德國普魯士科學院選其為通訊委員。
1月
※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六次常會。
5月
※與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合辦的《獨立評論》出版。
7月
※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八次年會。
12月
※去武漢大學講學,並與蔣介石先生第一次見面。
是年
※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並邀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創辦《獨立評論》,胡適先後共為其撰寫了1309篇文章。
1933 年
是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1月
※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會第七次常會。
3月3日
※與丁文江、翁文灝密電蔣介石先生 :「熱河危急…… 非公即日飛來挽教,政府將無以自解於天下」。
3月13日
※與丁文江、翁文灝同去保定謁蔣。
3月19日
※又找何應欽、於學忠,策動中日停戰談判。
6月18日
※在上海起程赴美國。
7月
※在芝加哥演講「中國文化的趨勢」。
7月中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年會聘他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委員會委員長。
8月至9月
※在加拿大的班府出席太平洋學會第五次大會,並
10月初
※到加沙大學演講。
1934 年
是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2月
※赴南京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董事常會。
5月
※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會第十次董事年會
11月
※去南京出席考銓會議。
1935 年
是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1月5日
※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學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1月9日
※到廣州。
1月11日
※開始在梧州、南寧、柳州、桂林、陽朔等地演講、遊覽。
1月25日
※到香港,旋回北平。
4月19日
※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十一次董事年會。
7月月初
※到平綏路去旅行。
9月7日
※被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
10月26日
※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常會。
1月4日
※抵達香港,逗留五天,主要接受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多次要求出任駐日本大使未果。
1936 年
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7月7日
※到上海。
7月14日
※啟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國際學會大會。
8月至10月
※在美國和加拿大大各地演講。
11月初
※在三藩市啟程回國。
1937 年
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7月8日
※離北平。
7月11日
※到廬山,得到蔣介石先生的接見,隨後參加廬山談話會。
7月28日
※返南京。
7月31日
※蔣介石先生邀其同張伯苓、梅貽琦等吃午飯。
8月13日
※被聘為國民政府「國防參政會」參議員。
9月至12月
※去美國作非正式的外交工作,見過羅斯福,並在三藩市 哥倫比亞電臺發表「中國在目前的危機中對美國的期望」演說。
8月19日
※七七事變後蔣介石要求胡適即日前往美國爭取美方對中國的支持。
1938 年
1月至5月
※在美國及加拿大遊歷及演講。
6月
※被選為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6月至7月
※繼續在美國及加拿大遊歷及演講。
8月
※轉遊法國、瑞士和普魯士。
9月17日
※國民政府任命其為駐美全權大使。
10月3日
※由歐返抵紐約。
10月5日
※赴華盛頓就任。
10月31日
※作「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的詩 :「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
是年
※ 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
1939 年
是年
※仍任駐美大使。
1940 年
是年
※仍任駐美大使。
3月5日
※當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長候選人。
1941 年
是年
※仍任駐美大使。
1942 年
1月至8月
※仍任駐美大使。
9月8日
※辭去駐美大使職務,移居紐約,從事學術研究。
9月8日
※辭去駐美大使一職,旅居纽约,從事學術研究
1943 年
1月
※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是年
※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1944 年
9月
※應哈佛大學之聘,前往講學。
9月8日
※在哈佛大學講學。
1945 年
4月25日
※出任國民政府代表團表之一,在三藩市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
9月
※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北平大學校長,在回國前暫由傅斯年代職。
11月
※以國民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分,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育 、科學、文化組織會議,制訂該組織的憲章。
是年
※出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團代表在舊金山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以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份,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會議,制定該組織的憲章。
1946 年
6月1日
※由美國動身回國。
7月
※抵上海。經南京時稍作逗留。
7月月底
※到北平。
9月11日
※飛抵南京。
9月15日
※出席國民政府的「制憲國民大會」。
12月23日
※出任國民大會「憲草決議案」整理小組成員。
7月
※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學校長
11月28日
※蔣介石向國民代表大會提出《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並鄭重致詞,說明其要點,由大會主席團主席胡適接受。
12月25日
※國民大會正式三讀通過憲法草案,國民大會閉幕,由蔣介石代表國民政府接受胡適遞交憲法。
1947 年
是年
※仍任北大校長 。
春
※國民政府擬委他為考試院長及國府委員,未接受,說 :「不入政府,則更能為政府助力。」
12月
※主編《申報·文史》週刊。
1月24日
※蔣介石想請胡適出任中華民國考試院長和國府委員,但胡適堅持不肯加入國民政府而力辭。
4月
※王耀武托季羡林给胡適捎去信,致以敬意與問候,並邀請胡適在方便的时候蒞臨濟南作學術演講。旋即得到回信,胡適答應来濟南與教育界同行們共同研究山東的教育。
1948 年
是年
※仍任北大校長。
3月25日
※在南京出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當選為第一屆的人文組院士。
4月4日
※當選「國民大會」主席團成員。
9月
※被選為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會員。
12月17日
※蔣介石先生在官邸為其祝生日。
4月3日
※蔣介石任為中華民國憲法為內閣制,想要中國國民黨支持無黨籍的胡適選第一任總統,在任蔣中正為行政院長,胡適同意,但最終變卦。
11月28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北平城下,用電台廣播呼籲胡適留下繼續担任北京大學校長,胡適不為所動,毅然决定離開北平。
12月
※北平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邀請胡適在中南海懷仁堂商討是戰是和,胡适送了八個字和比戰難,堅持待變。
12月13日
※朱家樺、傅斯年、俞大维、陳雪屏四個人在南京設法派飛機'去接胡適南下。本堅持不肯丢下北京大學不管。
12月14日
※在南京方面的勸說下離開。
12月15日
※下午4點,傅作義派了部隊護送胡適到北京南苑國際機場上了飛機。夜裡十點到達南京明故宫機場。
1949 年
1月14日
※赴上海。聽到共產黨提出的「八項二十四款」和平條件,指出「和比戰難」。
1月15日
※蔣介石先生聘他為總統府資政。
3月下旬
※在臺灣住了七天,又回上海。
4月6日
※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國。
11月20日
※《自由中國》創刊號在臺北出版,推其作「發行人」。
3月9日
※蔣介石派蔣經國赴上海訪胡適。
4月6日
※胡適應中華民國政府要求,從上海搭威爾遜輪前往美國當說客,為和平解决國共内戰問題尋求美國政府的介入。
4月19日
※政府拒绝中共24項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渡江,此时局適已定,胡適在美處處碰壁,而發表《共產黨统治下決没有自由》
4月21日
※船抵舊金山
6月7日
※新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閻錫山發表胡適為外交部長,但胡適拒絕上任。
1950 年
3月初
※到華盛頓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會議,被推為該會幹事長。
5月14日
※普林斯頓大學聘他擔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為期兩年。
9月
※就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
3月
※胡適到華盛顿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會議,被推為該會事長。應聘為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亞圖書館館長。
6月23日
※主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迪安·腊斯克约見胡適﹐試圖說服胡適出面領導流亡海外及台灣的反共親美的人士﹐以取代蔣介石的政權,胡適對此表示全無興趣。
1951 年
是年
※仍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
※在美國全國社會科學協會講演「共產主義在中國」。
4月20日
※出席美國哲學會議,講演「十年來中美關係急趨惡化的原因」。
1952 年
2月
※聯合國文教組織聘其為「世界人類科學文化編輯委員會」委員。
夏
※普林斯頓大學聘約期滿,仍任榮譽主持人。
11月下旬至年底
※在臺灣作演說和講學。
是年
※胡適和蔣廷黻在纽约有意聯合組織反對黨以在台灣推行民主政治,但在胡適返台與蔣介石討論後,遭到蔣介石的反對,以致組黨失敗。
1953 年
1月16日
※與蔣介石先生作長談。
1月17日
※離台經日本返美。
1954 年
2月至3月
※到臺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擔任臨時主席,向蔣介石、陳誠遞送「總統」、「副總統」當選證書。
4月5日
※離台赴美。
7月16日
※蔣介石先生聘他任「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月
※六十四歲的胡適到台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担任“臨時主席”。
1955 年
是年
※在美國各地講學。
3月中旬
※受「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家驊的委託,在紐約召集國外院士談話會。
是年
※中國發起反胡適運動
1956 年
是年
※繼續在美國各地講學。
12月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出版的《胡適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為他祝壽。
1957 年
9月26日
※以中國代表團代表身份出席聯合國大會,發表批評中共的演說。
11月3日
※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長候選人。四日,蔣介石先生正式任命他為中央研究院院長。
11月
※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
1958 年
4月6日
※離美。
4月8日
※抵臺北。
4月10日
※舉行「中央研究院」院長就職典禮。
5月
※擬定「國家發展科學培植人才的五年計劃的綱領草案」。
9月5日
※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二十九次年會。
12月22日
※到「總統府」參加蔣介石先生的宣誓典禮。
4月
※返台定居
1959 年
是年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2月1日
※蔣介石先生任命他為「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主席。
7月
※出席夏威夷大學主辦的第三次東西方哲學會議,接受夏威夷大學人文博士學位。
9月
※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次年會。
11月1日
※主持「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及第三屆評議會第六次會議 。
是年
※兼任台灣科學長期發展委員會主席
1960 年
是年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2月20日
※出席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
3月14日
※國民大會舉行第七次大會,任主席。
6月5日
※參加蔣介石歡迎艾森豪的宴會,並與艾森豪威爾晤談。
9月20日
※去華盛頓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四十九次會議。
是年
※雷震與台、港黨外人士共同聯署反對蒋中正違背中華民國憲法三連任總统,胡適聯署人之一。之后,雷震籌備組黨事宜,胡適雖未參與,但多所鼓勵
9月
※雷震因共諜被捕,當時仍為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雖未受到此案株連,也參與營救雷震,不過並没有成功。對此胡適曾留下三千字的日記說明始末。
1961 年
是年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1月11日
※主持蔡元培九十四歲紀念會。
11月6日
※應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之邀,在東南區科學教育會議開幕式上,作「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報告。
2月
※胡適參加台灣大學校長錢思亮的宴會,剛抵達時感到身體不適,送至医院脉搏跳至135次,痰中带血,醫生診斷為冠狀動脉粥样硬化性心臟病。此次住院2月,後回家自養,但身體已日漸衰弱。
11月
※病情惡化,至台灣大學醫學院療養
1962 年
2月14日
※參加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開幕式。
2月24日
※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會議。下午六時半,在歡迎新院士酒會結束時,因心臟病猝發而死亡。
1月
※從台大醫院出院
2月24日
※在中央研究院開酒會時心臟病猝發病逝于台灣省台北市南港區,胡適去世獲得哀榮。
3月1日
※蔣介石前往祭吊,並親書挽聯一副,適之先生千古,新文化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新思想的師表。然后蔣在胡適去世當天的日記中寫道,聞胡適心臟病暴卒,對革命事業確實去除了一個障礙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