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北大紅樓
北大紅樓
時間
1918年08月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蔡元培陳獨秀、夏元瑮、胡適李大釗、魯迅、劉半農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鍾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馬寅初陶孟和、陳啟修、王世傑、黃節、吳梅、劉文典陳垣、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馬衡、康心孚、辜鴻銘劉師培黃侃、杜威、羅素、班樂衛、普朗克、徐悲鴻、陳石曾、蕭友梅、錢玄同毛澤東鄧中夏、李苦禪、司徒雷登、侯仁之、孫道臨
北大紅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紅樓位於東城區沙灘北街(今五四大街)29號,為北京大學老校舍之一,也是五四運動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俗稱「北大紅樓」或「沙灘紅樓」。

背景: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916年至1927年,這十年是北京大學校史上的一段輝煌期,「奠定了北大的傳統和精神」。

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學開學,蔡元培在開學典禮上發表演說,對學生提出三點要求:‘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蔡元培主張「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並包之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辭退了一批不稱職的中國、外國教師,聘請陳獨秀、夏元瑮分別出任文科、理科學長,聘請胡適、李大釗、魯迅、劉半農、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鐘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馬寅初、陶孟和、陳啟修、王世傑等到校任教。

此期間在北京大學任教的著名學者還有黃節、吳梅、劉文典、陳垣、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馬衡、康心孚等;對有學術造詣、政治上守舊的辜鴻銘、劉師培、黃侃等人,蔡元培也用其所長。

蔡元培力圖將北京大學辦成以文、理兩科為重點的綜合性大學,將商科併入法科,把工科併入北洋大學。1917年,北京大學設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培養研究生,這是中國高校最早的研究所。蔡元培積極開展學術交流,邀請杜威、羅素、班樂衛、普朗克等名家到北大講學。1919年,蔡元培撤銷文、理、法科,學門不再隸屬於科,並改學門為學系,設14個學系;同時廢除年級制,實施選科制,以發展學生個性,溝通文理。

1918年1月,為整飭校風,蔡元培設立了進德會。他在北大推行旁聽生制度,使北大的學術活動對社會開放。北大還創辦平民學校,為一般民眾提供教育。1918年,創立《北京大學月報》,為中國最早的大學學報。

1920年,北京大學允許3名女生進入文科旁聽,並在同年秋天正式開始招收女學生,開中國公立大學男女同校之先。蔡元培重視體育、首倡‘美育’,設立音樂研究會(後來改名為音樂傳習所)、畫法研究會,聘請徐悲鴻、劉半農、陳石曾、蕭友梅任教。他還支持學生社團活動,鼓勵學術爭鳴。

蔡元培仿效德國萊比錫大學的管理制度,在北京大學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他設立了評議會,將其作為學校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評議員由教授選出。後來,又在各學門(系)設立教授會;教授會管理學門(系)內事務,有較大的自主權。教授會主任由教授互選,教授、講師,中國教員和國外教員都是教授會的會員。隨後又設立北京大學行政會議、教務會議、總務處。

至1920年9月,北京大學教授治校的管理體制已經基本成熟。蔡元培宣導教育獨立,認為官僚政客不應干涉教育,為此幾次辭去北京大學校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