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羅素
羅素 1872-1970
羅素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Russell
名字
Bertrand
生日
1872年05月18日
卒日
1970年02月02日
籍貫
英國威爾斯蒙茅斯郡崔列克
組織
學歷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相關事件
羅素,全名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英國哲學家,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早年曾來華講學,對中國思想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羅素出生於威爾斯東南部蒙茅斯郡的崔列克(Trellech, Monmouthshire)的貴族家庭,祖父約翰(John Russell)曾於19世紀中兩度擔任英國首相,並受封為第一代羅素伯爵(Earl Russell)。羅素於19890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修習哲學、數學、邏輯學,師從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並先後取得數學、倫理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仍在三一學院擔任研究員,並於1908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但在一戰期間因支持反戰運動而被迫離開劍橋大學。

羅素在1921年來華訪問,與美國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印度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一同在北京講學一年,返國後發表的《中國問題》一書中反而對中國文化抱持正面評價,僅是因缺乏科學的刺激而顯得落後,無須對西方文明過於崇拜;此外其亦對孫中山留下高度評價。羅素的觀點對中國學界造成相當深刻之影響,包括張東蓀、徐志摩、沈雁冰(茅盾)、張君勱、梁遇春等青年學者皆受其鼓舞。

羅素返國後於1931年繼承其兄遺留的伯爵爵位,稱第三代羅素伯爵。1939年,羅素赴美國講學,期間曾因緋聞纏身而一度被取消教授資格,後在1944年時重返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羅素在兩次大戰期間皆曾投身和平運動,戰後仍致力於反戰、反核等議題,以及哲學的推廣,於1950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羅素於1970年2月2日在家鄉病逝。著有《幾何學基礎》(An Essay on the Foundations of Geometry)、《數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自由之路》( Proposed Roads to Freedom)、《中國問題》(The Problem of China)、《西方哲學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