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鄧中夏
鄧中夏 1894-1933
鄧中夏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中夏
生日
1894年10月05日
卒日
1933年09月21日
籍貫
湖南省宜章縣
組織
中國共產黨
學歷
北京大學文學系
相關事件
鄧中夏,原名康,字仲懈,改名安石,化名施義,湖南宜章人,中共早期幹部。

鄧中夏幼年於私塾就讀,後進入衡陽中學、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曾與毛澤東一同受業於楊昌濟。1917年,鄧中夏考入北京大學文學系,創辦了《國民》雜誌,在五四運動中參與了著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同年,鄧中夏加入少年中國學會,與共產主義漸趨接近,後與李大釗創立北大馬克思主義學會、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等,本人亦投身工人運動。

1922年,鄧中夏獲選為中共中執委,成為中共早期的幹部之一;1923年,鄧中夏參與了上海的穴的創立,並擔任校務長。聯俄容共開始後,鄧中夏兼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農部秘書,後也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秘書長、宣傳部長等,領導了1925年的省港罷工。1927年國民黨清黨後,鄧中夏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江蘇省委書記、廣東省委書記等,參加了廣州暴動。

1928年,鄧中夏赴蘇聯參加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並擔任全國總工會駐共產國際代表;1930年鄧中夏回國,於湖北的共軍紅二軍團擔任政委,率部南下進攻長沙,但因協調不當而反遭大敗;1931年,鄧中夏的後台李立三失勢,鄧中夏被調回上海,改任滬東區宣傳部長等閒職。1933年,鄧中夏在上海法租界被捕,不久引渡至南京,同年9月21日,鄧中夏在南京遭槍決。留有《中國職工運動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