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新文學運動
新文學運動
時間
1915 ~ 1922
地點
中國
相關人物
新文學運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新文學運動,是中國的一場文學與語文的改革運動,由作家及學者在1910年代後期發起。

胡適和陳獨秀二人首先提出文學革命主張,建設新文學運動理論,樹立明確的改革方向。二人都認為作品不應只講求形式,文學應內容充實,具有創意,表達明確,情感真摯。

新文學運動來自「言文一體」的要求。文言文作為舊文學工具,已不合時宜,不能適應新時代及報章雜誌的需要。加上西方新學的刺激,一切新學術新思想,必須以一種新文體方能表達流暢。因此有識之士提倡白話文,以普及和開放教育,改進民智。

新文學運動徹底批判了封建文學,開創了一代新文學,促成文學研究會、創造社等新文學團體的蜂起和流派的產生。

事件背景:

新文學運動屬文學發展的自然趨勢。白話文文學的植根時代,並非自五四開始,可上溯明清白話文的創作。《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紅樓夢》都是用白話文寫成的。

中國傳統文學到了清末,不論詩詞散文、小說戲劇,似乎已發展到面臨途窮求變的階段,古文亦式微。承接過去唐代變文、宋元話本、金元戲曲及明清章回小說的白話文學餘緒,兼受傳統民間文學和官話的影響,革新文學的論見主張必然產生。

新文學運動源於政局動蕩,列強欺凌和民族自覺。自鴉片戰爭後,中國受列強環伺,侵凌壓迫,不斷被迫割地賠款,國家內憂外患,十分嚴重。有識之士於是號召民族自覺,不遺餘力,追尋民族圖強之路,不少革新運動因而產生。這些運動的影響不限於政治方面,亦刺激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思想、文學重新思考,引起普及教育的需求,積極推動新文學運動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