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郭沫若
郭沫若 1892-1978
郭沫若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沫若
生日
1892年11月16日
卒日
1978年06月12日
籍貫
福建省汀州府
組織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共產黨
學歷
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科
相關事件
郭沫若,原名開貞,字鼎堂,乳名文豹,號尚武,筆名沫若,化名吳誠,曾用名麥克昂、杜衍、杜頑庶、易炊人、高汝嗚、谷人、愛牟、石沱生、羊易之,龍子、克拉克、江耦、于碩等,四川樂山人,民國時期文學家、考古學家,為「甲骨文四堂」之一。

郭沫若幼時入家塾,之後就讀嘉定高等小學、嘉定府中學;1910年轉入公立成都高等學堂分設中學,畢業後入成都高等學校理科。1913年郭沫若赴日本留學,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1915年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科,就學期間入福岡中國留學生組成文學團體《夏社》。1923年郭沫若大學畢業,但他棄醫從文,回上海後加入創造社,參與《創造周報》和《創造日報》的編輯;1926年初任國立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並參加组織四川革命同志會,出版會刊《鵑血》。北伐期間,郭沫若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秘書長、總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清黨後轉往南昌,參加中共南昌暴動,任總政治部主任並加入中共,因此遭到通緝。

1928年郭沫若旅居日本,從此留日十年,並從事中國古史與金文甲骨文研究,但也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包含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郭沫若亦列名其中,1936年與林語堂等二十人聯名發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等。抗戰爆發後,郭沫若離日回國,與夏衍等主編《救亡日報》,並任總司令部政訓處秘書長。後又至軍事委員會出任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等。

抗戰結束後,郭沫若以社會賢達代表參與政治協商會議,但實際上受中共所操縱,並當選為制憲國大、中研院院士等。1948年郭沫若轉赴東北,加入中共,任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副主任。中共建政後,郭沫若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文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長等;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主任,並長期在人大及政協任職;在文革期間由於獲得毛澤東支持,而未遭迫害。1978年,郭沫若出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同年6月12日病逝於北京。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學研究》、《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棠隸之花》、《孔雀膽》、《蔡文姬》、《武則天》、《青銅時代》、《甲申三百年祭》、《李白與杜甫》、《郭沫若詩選》、《奴隸制時代》、《文史論集》、《中國史稿》、《甲骨文合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