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五二〇血案
五二〇血案
時間
1947年05月20日 ~ 1947年06月
地點
南京、北京、天津
相關人物
王鐵崖
、
沈從文
、
周作人
、
俞平伯
、
郭沫若
、
柳亞子
、
馬寅初
、
馮玉祥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47年5月20日,南京發生鎮壓“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的“五二〇”血案,因其具有光榮的革命意義,南京大學後來將此日定為校慶日。
背景:
1947年,國民政府爲挽救軍事上的失敗,不斷加大內戰軍費開支,造成物價比抗戰前夕上漲很多。教育經費少之又少,師生難以維持生計。5月初,各地學生開展了要求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分散鬥爭。
5月4日,上海各校學生與市民舉行示威大遊行,遭國民政府軍警鎮壓,同一天,南京中央大學教授會發表宣言,提出調增教育經費及薪金。13日,學生罷課支持教授會,並要求提高學生伙食費標準。北京、天津、濟南等城市師生相繼舉行罷課、罷教,要求增加公費、革新校政和調整教師待遇。15日,清華、北大學生與天津等地大學的代表一起成立了"華北學生反饑餓反內戰聯合會",正式喊出"反饑餓"、"反內戰"口號,鑒於外出宣傳的學生遭到毆打,運動又增加了"反迫害"內容。18日,國民政府頒佈《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嚴禁10人以上的請願、罷課和示威。
Top
發生過程:
1947年5月20日,國民黨參政會開會之日,南京、上海、蘇州、杭州十六個專科以上的學校學生六千餘人,在南京舉行了“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遊行”,提出增加伙食費及全國教育經費五項要求,高呼“反饑餓”、“反內戰”、“取消《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等口號,向正在舉行“國民參政會”的“國民大學堂”進發。
遊行隊伍到達珠江路口時,密集的軍警憲特已經擺好陣勢,學生要求政府軍撤離,不聽治安當局勸告及徒手警員的勸阻,反予以百般侮辱,並企圖以暴力衝破警備線陣容,與警員發生衝突,互有毆傷,於是,消防隊的水龍頭對準學生噴射,預先埋伏的憲警手持木棒、鐵棍、釘耙、皮鞭從四面八方衝擊遊行隊伍,抽打學生,持續了兩個小時,造成重傷19人、輕傷104人、被捕28人。
同日,北京各大、中學校的7000餘名學生從北京大學出發,由北大宣傳車開道,高舉“華北學生北平區反饑餓反內戰大遊行”的大幅橫標,進行持續5個小時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
同日,天津南開大學、北洋大學等院校的學生遊行也遭到毆打,傷達五十餘人。
這便是震驚全國的五二○血案。它激起了全國學生的更大憤怒,在廣大人民支持下,從此以“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為口號的學生罷課示威運動席捲60多個大中城市;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教授紛紛罷教或發表聲明,譴責政府,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郭沫若、柳亞子、馬寅初、馮玉祥等社會知名人士分別發表慰問信、題詞、演說和告全國同胞書,聲討對學生運動的鎮壓。
22日,九三學社聯合北京大學教授王鐵崖、沈從文、周作人、俞平伯等31人發表宣言,說這幾天學潮蔓延全國各地,而政府當局業已決定斷然處置辦法,使我們深深憂慮此後的發展將更險惡,而至無法收拾。目前,各地青年學生之反內戰、反饑餓,以及要求教育改革的運動,純是由於不滿政治現狀和在困難環境中感覺苦惱的必然現象,唯有改變現實,才能平息他們的不滿,推誘與壓制則結果適得其反。
學生運動持續近一個月,6月之後的各地遊行隊伍都遭到鎮壓,逐漸銷聲匿跡,然而自此,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危機、政治危機和軍事危機愈來愈嚴重。
歷史影響:
學生抗議在1945年到1949年間,成為國民政府屢禁不止的棘手問題之一。學生運動本質上是反戰運動,但由於將大眾的注意力集中在國共衝突上,因此它本身成為內戰政治中的一個重要議題。
學生運動得到中外輿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同情與支持,很快形成一場愛國的人民運動,影響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本已經岌岌可危的地位。
(資料來源,參考:百度百科)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