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
時間
1915年09月15日 ~ 1919年05月04日
地點
上海、北京、天津以至全國
相關人物
陳獨秀
、
李大釗
、
胡適
、
周樹人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新文化運動,涵蓋了五四運動前後,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等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所發起的各項「反傳統、反儒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及文學革命運動,中國知識分子顛覆傳統的中國中心思想,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思想與文化制度。
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另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開端。
背景:
一、西方殖民帶來的歐化風潮
晚清時期,經過甲午戰爭、庚子事變後,民族危機空前緊迫,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和政治制度產生強烈懷疑。在晚清最後十年的新政中,中國派出很多青少年赴歐美和日本留學,例如蔡元培、陳獨秀、魯迅、胡適等。這批青少年接受了各類西方現代思想,日後成為五四運動的思想骨幹。因此也可以說,五四文化運動也是西學挑戰中國傳統文化的運動。
1912年民國建立之後,中國言論空前自由,各種國外思想湧入,國內也不乏尊孔守舊的傳統派人士。1915年時任總統的袁世凱頒布《教育綱要》,重新強調尊孔讀經,並醞釀恢復帝制,再次引發知識分子的批評,認為傳統文化正是使中國積弱不振的原兇。
Top
發生過程:
一、新青年雜誌與文學革命的開端
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自第二卷改成《新青年(La Jeunesse)》,此後普遍以《新青年》作為該雜誌的總稱),強烈歌頌法國在人權思想、社會主義的進步,視其為文明和革命的典範。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聘請陳獨秀其出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總部也遷往北京。1月1日的2卷5號,發表時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候選人胡適的《文學改良謅議》。5月出版的3卷3號上,又發表胡適《歷史的文學觀念論》一文,引起青年讀者的迴響,吹起「文學革命」的號角。然而到8月份的第3卷6號出版之後,因發行不足,暫時停刊。
二、新文化運動的訴求與開展
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復刊,第4卷1號起文字編排使用現代標點符號,編輯部由原本的陳獨秀一人,增加了錢玄同、劉半農、陶孟和、沈尹默、胡適,後來高一涵、周樹人(魯迅)、周作人、李大釗也加入。4卷5號刊載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並開始完全使用白話文,拉開中國現代白話文學序幕。
除了以普及白話文為目標,《新青年》以民主和科學為基本口號,即所謂擁護「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賽先生」(指「科學」Science)。陳獨秀宣告:「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為此,「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並在該刊物上大量發表抨擊尊孔復古思想的文章。
這一時期中國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們也紛紛在該刊物上發表文章,如胡適、魯迅、錢玄同、李大釗、周作人、吳虞等。這些撰稿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學的思想,使之成為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新青年》雜誌和北京大學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三、各方響應與學生運動
1918年3月,張東蓀創辦研究系喉舌《時事新報》副刊《學燈》,與北京《晨報》副刊「第七版」、《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以及晚些時候的《京報》副刊並稱新思潮四大副刊。
1918年5月,留日學生因反對中日軍事協定,遭受日本員警毆辱,約三千人輟學返國,組織救國團,刊行《救國日報》。5月21日,北京學生二千餘人,起而回應,向政府請願,要求廢除此一協定,呼籲開國民大會,抵制日貨,這是學生運動的開始。
1918年12月23日,陳獨秀、李大釗共同創辦《每週評論》,分國內、國外大事述評、社論、隨感錄、國內勞動狀況等欄,批評時事問題。對外嚴責強國控制,對內反對軍閥肆虐,影響力量之大更甚《新青年》。
四、高峰與轉捩點
1919年1月,北京大學學生籌組「新潮社」和「國民雜誌社」,出版《新潮》、《國民》月刊。《新潮》的風格與《新青年》同。第一期出版後,一個月內,三次重印,銷數達一萬冊,與《新青年》同為最風行的刊物。《國民》仍用文言,富有濃熾的反日精神,對新舊思想主張調和。後來「五四示威」的領導人,多為《新潮》、《國民》的主幹。
1919年五月,五四運動爆發,全國訴求「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同時,將新文化的思想推向高峰,也逐漸發展成了兩種方向。一部分如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僵住點放在科學和民主精神,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基礎,逐漸離開文化,走上了政治改革的道路。另一部分如胡適等人,則秉持「全盤西化」的自由主義,繼續在學術思想與教育上改革。
歷史影響:
新文化運動主張的民主和科學確實是當時中國社會需要的觀念,可惜並無法將根深蒂固的專制極權觀念拔除。然而各種思潮的衝擊以及勇於表達的態度,對於往後的社會觀念產生相當影響。中國共產黨就讚揚新文化運動全面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知識分子們開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動,其中所宣揚的社會主義思想,更成為中國共產黨統治的根基。
新文化運動本身的矛盾在於,主要成員都認為必需用現代西方文化替代中國傳統文化,但彼此對西方文化和中國現實卻各有理解,自由主義者和左翼激進份子的組合無法長期平衡,最終分解成各種意識形態。
在教育上,白話文因此逐漸取得主流地位,1920年1月12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宣布廢止文言教科書,規定到1922年年底,文言教科書全部作廢。這是廢止文言、採用白話國語的第一個法令。社會風氣也因西方觀念影響,對傳統家庭、婚姻和習俗以及婦女的地位都有新的認知和更多的自由空間。
Top
中外雜誌 79
‧
吳敬恆砥柱中流
中外雜誌 92
‧
懷鄉記
中外雜誌 111
‧
五四與新文化運動
中外雜誌 113
‧
胡適和陳獨秀
中外雜誌 121
‧
胡適的毀譽
中外雜誌 124
‧
光風霽月六朝松-記中大幾位教授的豐采
中外雜誌 133
‧
憶說蔡元培
中外雜誌 143
‧
記「嶺南人」鍾榮光
中外雜誌 147
‧
「五四運動」真象
中外雜誌 152
‧
憶念胡適博士
中外雜誌 165
‧
細說張國燾(一)
中外雜誌 172
‧
五四運動與國父思想
中外雜誌 191
‧
八十述略(二)
中外雜誌 193
‧
賽珍珠自傳(七)-我的多元世界
中外雜誌 197
‧
我看『中外』-用「外」洋的肥料來灌溉「中」國的老根子
中外雜誌 199
‧
我也為孔子訟冤-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正確注譯
中外雜誌 202
‧
訪美校話今昔
中外雜誌 216
‧
易實甫與易君左-三代一脈相承稱雄文壇
中外雜誌 219
‧
五四前後新思潮澎湃(上)-民族之覺醒與自救
中外雜誌 220
‧
細說陳獨秀(二)
中外雜誌 225
‧
也談徐志摩與陸小曼
中外雜誌 226
‧
簡文思一生領事
中外雜誌 227
‧
王世杰武漢大學與我(上)
中外雜誌 245
‧
怪誕不稽的辜鴻銘
中外雜誌 250
‧
梁實秋軼事
中外雜誌 253
‧
周作人不識重輕
中外雜誌 259
‧
林琴南傳奇
中外雜誌 276
‧
賞畫學畫拜名師:徐悲鴻外傳(五)
中外雜誌 290
‧
中外政治思想史世界級大師:蕭公權傳真
中外雜誌 291
‧
奇葩綻開烽煙中:羅家倫在中大
中外雜誌 295
‧
胡適與李大釗(上﹚
中外雜誌 306
‧
國語運動主將黎錦熙傳奇
中外雜誌 341
‧
中外名人傳(四)
中外雜誌 343
‧
中國原子彈之父 錢三強的故事(上)
中外雜誌 355
‧
無文化及無社會 孫本文與中國社會學(上)
中外雜誌 356
‧
陳啓天書生報國
中外雜誌 358
‧
中外名人傳(二十一)
中外雜誌 363
‧
六十年見聞之四:東方兵學大師蔣百里的故事(下)
中外雜誌 374
‧
名滿天下毀譽參半 胡適提倡白話文
‧
國際桂冠詩人 顧毓琇傳奇
中外雜誌 379
‧
造化弄人.欲說還休 瞿秋白的自白-「多餘的話」(上)
中外雜誌 397
‧
義俠仁心風骨傲 白屋詩人吳芳吉
中外雜誌 403
‧
天下無不是之學運!「聯俄容共與西山會議」讀後感
‧
梁啟超天涯賦詩
中外雜誌 404
‧
才子兄弟冤家手足 魯迅與周作人(三)
中外雜誌 420
‧
近代教育界的元老 蔡元培傳奇(下)
中外雜誌 421
‧
大砲學人 傅斯年傳奇
中外雜誌 427
‧
融東西智慧貫古今決學幽默大師林語堂(下)
中外雜誌 428
‧
濁世清流視野廣闊陶百川
中外雜誌 431
‧
文武全才中國心 傳奇人物顧毓琇(上)
中外雜誌 439
‧
掌故奇談:批胡風波-胡適與國運
中外雜誌 461
‧
我海軍在美高歌抗戰歌曲憶往
東方雜誌 511
‧
中西接觸後社會上的變化
東方雜誌復刊 916
‧
佛法能效貢獻於現代世界
東方雜誌復刊 923
‧
科學與宗教
東方雜誌復刊 930
‧
孔門孝經的倫理思想闡述
東方雜誌復刊 945
‧
新中道論(下)
東方雜誌復刊 954
‧
定縣實驗縣(上)
東方雜誌復刊 970
‧
從漢語拼音談中文拉丁化之萬不可行
東方雜誌復刊 1078
‧
關於「五四運動與中共」
東方雜誌復刊 1079
‧
五四精神對中共的負面影響-從五四運動本質透視
Top
書名:
孫中山傳
‧
第五章 掀起國民革命高潮 第一節 歷史的轉折
書名:
民國人物新傳
‧
陳獨秀新傳
書名:
同光風雲錄
‧
下篇之一 容閎
書名:
神州見聞
‧
懷李晉亭師
書名:
傳記精華 第一集
‧
蔡元培和而不同
書名:
傳記精華 第五集
‧
吳敬恆砥柱中流
書名:
新文化運動與學生自覺:論新潮社在五四運動前的發展
‧
第一章-緒論
‧
第六章-結論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