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國學門
國學門
時間
1922年01月14日 ~ 1927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蔡元培
、李端棻、王鵬運、孫家鼐、余誠恪、許景澄、
丁韙良
、
朱祖謀
、
李家駒
、張百熙、
榮慶
、張之洞、
勞乃宣
、
嚴復
、
章士釗
、
馬良
、何燏時、胡仁源、
袁世凱
、
袁克定
、
黎元洪
、陳黻宸、
胡適
、
顧孟餘
、章太炎、
沈兼士
、
李大釗
、魯迅、
周作人
、
錢玄同
、
朱希祖
、
蔣夢麟
、
馬衡
、
陳垣
、
沈尹默
、鋼和泰、伊鳳閣、柯劭湣、
夏曾佑
、
陳寅恪
、
王國維
、
伯希和
、衛禮賢、田邊尚雄、
羅振玉
、
林語堂
、
周樹人
、
顧頡剛
、
商承祚
、容肇祖、
傅斯年
、
趙元任
、
李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國學門」是民初時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的簡稱。
背景:
清末的學制,在大學之上設一‘通儒院’,為大學畢業生繼續研究之所。1912年,教育總長蔡元培改‘通儒院’為‘大學院’,於大學中分設各科研究所,為教授的研究機關;並仿德國大學制,規定大學高級生必須入所研究,等到其研究的問題解決後,才能畢業。但當時各大學並未實行,大學中有正式的研究所,係始於1918年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可以說是承襲清代「京師大學堂」而來的。中國自1894年敗於日本,稍有知識的人都知道非講求西學不足以圖存。1897,刑部侍郎李端棻奏請設立大學於京師,御史王鵬運亦奏請興學,政府乃於1898年2月下詔設立京師大學,命孫家鼐為管學大臣,余誠恪為總辦,許景澄為總教習,美教士丁韙良為西總教習,朱祖謀、李家駒為提調,於1899年1月18日開學。1901年,拳匪亂作,大學暫停;後管學大臣許景澄因諫阻朝廷信任拳匪被殺,大學的師生離去,圖書散佚。1902年12月,政府才下詔復興大學,派張百熙為管學大臣。
自後,這個大學的人事和學制屢有變動。1909年5月,才開始依照1903年11月張百熙、榮慶、張之洞三人所會奏重訂的「奏定學堂章程」籌辦分科大學,設經、文、法政、醫、格致、農、工、商等科;1910年2月21日,分科舉行開學典禮,只醫科未能成立。到了1911年末,大學堂總監督勞乃宣請假;當時革命軍勢日甚,京師人心震動,大學堂中一切事務,實際上都停頓了。
1912年3月,政府改清時學部為教育部,任蔡元培為教育總長,嚴復為大學堂總監督。5月,政府命令改京師大學堂為北京大學;後加上「國立」二字。總監督的名稱,亦改為大學校長。3年前由大學預備科改設的高等學堂,現亦仍改名為大學預科。經科歸併入文科;格致科改稱為理科;嚴復以總監督繼任大學校長。10月,嚴復離京,以章士釗繼任;章士釗未到,派馬良代。11月,章、馬都辭,政府任何燏時為校長。
1913年春,在京滬兩處招考預科生,這是北京大學的第一次招生。11月,何燏時辭,以胡仁源繼。
1915年12月,設大學評議會,為商決校政的最高機關。
1916年春,袁世凱叛國圖稱帝,他的兒子袁克定使人說胡仁源率大學諸教授勸進;胡校長根據各教授的意見,拒絕不理。12月,胡仁源辭,大總統黎元洪據教授陳黻宸等的推舉,任蔡元培為校長;1917年1月,蔡元培出長北大。
蔡元培掌門北大之後,他的學術理念之一是建立分科的研究院所,在校內設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同時,教育部改訂學制,定大學修業期:預科2年,本科4年。蔡校長就職後聘請胡適為教授;胡適於1917年8月到校。三科研究所行之3年,結果大不如人意,乃復思改組,於是「國學門」遂應運而生。
Top
發生過程:
1921年底,北京大學評議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北大研究所組織大綱提案》,決定改組原有的研究所,作為畢業生繼續研究專業學術之所,計畫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國學和外國文學四門(實際只設有國學門)。
1922年1月14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宣告成立,招研究生作專題研究;所長由蔡元培兼任,顧孟餘任教務長,主任是章太炎、沈兼士,委員包括胡適、李大釗、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朱希祖、蔣夢麟、馬衡、陳垣、沈尹默等碩學、老師、健將,陣容不可謂不強大。
國內外一些大儒被聘為國學門導師,有鋼和泰、伊鳳閣、柯劭湣、夏曾佑、陳寅恪等。開始也聘了王國維,已經獲允,後來王退出。並按照國外高等研究機構的慣例,施行通信員制度,請世界知名的漢學家擔任,例如法國的伯希和,德國的衛禮賢,日本的田邊尚雄等。羅振玉也被邀請,但後來羅亦退出。
「國學門」的體制,從組織結構看,包括三室五會,‘三室’是登錄室、研究室和編輯室,‘五會’是歌謠研究會、明清史料整理會、考古學會、風俗調查會和方言研究會。就其工作性質與目標而論,乃一種‘兼具今日大學研究所與專門研究機構’這兩種性質的機構;從機構設置和人員組成可以看出,「國學門」是一個開放的重視與國外漢學界交流的研究機構,顯然這與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和胸襟有關。
「國學門」成立後,高舉‘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的大旗,借‘五四’新文化運動之聲威,迅速在學術界崛起,以致國內一些高校紛紛起而效之。1923年4月,東南大學國文系議決設立國學院,並制定了系統整理國學的計畫書。1925年底,廈門大學也開始籌建國學研究院,並於次年,在原「國學門」成員沈兼士、林語堂、周樹人、顧頡剛等人的加盟下,按照「國學門」的模式,制定了廈大國學院《研究院章程》和《辦事細則》,設立了考古學會和風俗調查會等機構。1928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不但主事者中顧頡剛、商承祚、容肇祖等多出自「國學門」,在組織體制上,其所設之考古、語言、歷史、民俗四學會,亦多仿「國學門」而來。
與此同時,高校也出現了另一類學術機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簡稱「國學院」;該院創建於1925年,至1929年6月停辦,先後延續四年。
1923年,「國學門」創辦「國學專刊」以發表研究所得,胡適執筆撰寫《發刊宣言》,首先對明末迄於民初三百年中古學研究的歷史給以檢討,肯定三百年來整理古書、發現古書、發現古物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而缺點則是:(1)研究的範圍太窄;(2)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3)缺乏參考比較的資料。然後提出研究古學應該注意的問題,一是擴大研究範圍,二是注意系統的整理,三是博采參考比較的資料,特別對如何系統整理的問題作了詳盡闡釋。最後,以三個方向的期待作為治國學的互勉條件:第一,用歷史的眼光來擴大國學研究的範圍;第二,用系統的整理來部勒國學研究的資料;第三,用比較的研究來幫助國學的材料的整理與解釋。
胡適晚年的時候,回憶起這篇《〈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時,明確說,這是一篇‘主張以新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國學的宣言’,是‘新國學的研究大綱’。因此不妨說,上世紀20年代以北大國學門為代表的國學研究,應該屬於新國學的範疇,在當時的中國學術界發生極大的影響。
除了《國學季刊》之外,「國學門」於1925年出版《國學門週刊》,因經費和稿源都存在問題,1926年改成了《月刊》,但也只出版了一年的時間,1927年底,《國學門月刊》也停刊了,而且「國學門」也在這一年陷於停頓。
「國學門」雖也兼具研究生教育的某些功能,但基本著眼點則在學術研究本身,而非通過高層次的學歷教育來培養專業人才。「國學門」的整個運轉大多圍繞著入所人員的資格審核、研究專案的制定和組織實施、成果的審查和出版發佈等環節展開;至於研究生,主要是作為一種科研力量,通過專案備案、聯繫指導教師、發放獎學金和成果認定等環節,甚至不住校而在外以‘通訊研究’的方式,納入「國學門」整個研究工作程式之中。1925年6月,蔡元培在談到「國學門」三年多的工作時,強調的也是其在搜集、整理、發表研究成果方面的成就,稱‘若能廣籌經費,多延同志,來此共同研究,將來學術上的貢獻,一定可以增進’,並不涉及研究生培養之情況,可見其關注重心之所在。
「國學門」的影響似乎大於建樹,下屬各學會做的實在的事情比較多,真正具體的國學研究,反做得不盡如人意。到「國學門」從事研究的研究生,人數也並不很多,「國學門」對研究生的訓練,主要採取以研究專案管理為目標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吸引校內外有關學術力量參與「國學門」的工作和研究方面,機制雖較靈活,但組織和管理都顯得比較鬆散,其所招收的研究生,不少因採取在校外進行‘通訊研究’的方式,最後能完成論文者並不多。據統計,1922~1927,六年之間,審查合格的研究生只有46人,但最後能提交論文的僅10人,成績為14種,只占了不到22%的比例。
歷史影響:
「國學門」的成立,中國治‘國故學’的人士才有通力合作的機構,它是中國現代最早建立並成功運作的人文學術研究機構,後來我國文史學的進步,北京大學實有開創風氣的功勞。「國學門」不但注重‘國故’,亦留心於‘考今’,欲在活材料裡找出民族生命之厄運與福祉的事蹟,它的全盛時期雖僅4、5年的時間,卻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北大「國學門」和清華「國學院」的不同研究風格,後來都被傅斯年主持的「中研院史語所」吸收;這不僅表現在其人員構成大多來自此兩大系統(「史語所」初建時歷史、語言和考古三大組主任陳寅格、趙元任和李濟均出自「國學院」,各組成員則多出於「國學門」),在新史料的發掘和研究方面,也都在相當程度上繼承了兩者的長處。應當說,這種現象,正是中國現代學術及其制度建設逐步走向成熟的標誌。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北京大學、中華百科全書)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