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國學門
國學門
時間
1922年01月14日 ~ 1927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蔡元培、李端棻、王鵬運、孫家鼐、余誠恪、許景澄、丁韙良朱祖謀李家駒、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勞乃宣嚴復章士釗馬良、何燏時、胡仁源、袁世凱袁克定黎元洪、陳黻宸、胡適顧孟餘、章太炎、沈兼士李大釗、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朱希祖蔣夢麟馬衡陳垣沈尹默、鋼和泰、伊鳳閣、柯劭湣、夏曾佑陳寅恪王國維伯希和、衛禮賢、田邊尚雄、羅振玉林語堂周樹人顧頡剛商承祚、容肇祖、傅斯年趙元任李濟
國學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國學門」是民初時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的簡稱。

背景:

清末的學制,在大學之上設一‘通儒院’,為大學畢業生繼續研究之所。1912年,教育總長蔡元培改‘通儒院’為‘大學院’,於大學中分設各科研究所,為教授的研究機關;並仿德國大學制,規定大學高級生必須入所研究,等到其研究的問題解決後,才能畢業。但當時各大學並未實行,大學中有正式的研究所,係始於1918年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可以說是承襲清代「京師大學堂」而來的。中國自1894年敗於日本,稍有知識的人都知道非講求西學不足以圖存。1897,刑部侍郎李端棻奏請設立大學於京師,御史王鵬運亦奏請興學,政府乃於1898年2月下詔設立京師大學,命孫家鼐為管學大臣,余誠恪為總辦,許景澄為總教習,美教士丁韙良為西總教習,朱祖謀、李家駒為提調,於1899年1月18日開學。1901年,拳匪亂作,大學暫停;後管學大臣許景澄因諫阻朝廷信任拳匪被殺,大學的師生離去,圖書散佚。1902年12月,政府才下詔復興大學,派張百熙為管學大臣。

自後,這個大學的人事和學制屢有變動。1909年5月,才開始依照1903年11月張百熙、榮慶、張之洞三人所會奏重訂的「奏定學堂章程」籌辦分科大學,設經、文、法政、醫、格致、農、工、商等科;1910年2月21日,分科舉行開學典禮,只醫科未能成立。到了1911年末,大學堂總監督勞乃宣請假;當時革命軍勢日甚,京師人心震動,大學堂中一切事務,實際上都停頓了。

1912年3月,政府改清時學部為教育部,任蔡元培為教育總長,嚴復為大學堂總監督。5月,政府命令改京師大學堂為北京大學;後加上「國立」二字。總監督的名稱,亦改為大學校長。3年前由大學預備科改設的高等學堂,現亦仍改名為大學預科。經科歸併入文科;格致科改稱為理科;嚴復以總監督繼任大學校長。10月,嚴復離京,以章士釗繼任;章士釗未到,派馬良代。11月,章、馬都辭,政府任何燏時為校長。

1913年春,在京滬兩處招考預科生,這是北京大學的第一次招生。11月,何燏時辭,以胡仁源繼。

1915年12月,設大學評議會,為商決校政的最高機關。

1916年春,袁世凱叛國圖稱帝,他的兒子袁克定使人說胡仁源率大學諸教授勸進;胡校長根據各教授的意見,拒絕不理。12月,胡仁源辭,大總統黎元洪據教授陳黻宸等的推舉,任蔡元培為校長;1917年1月,蔡元培出長北大。

蔡元培掌門北大之後,他的學術理念之一是建立分科的研究院所,在校內設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同時,教育部改訂學制,定大學修業期:預科2年,本科4年。蔡校長就職後聘請胡適為教授;胡適於1917年8月到校。三科研究所行之3年,結果大不如人意,乃復思改組,於是「國學門」遂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