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章士釗
章士釗 1881-1973
章士釗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士釗
生日
1881年03月20日
卒日
1973年07月01日
籍貫
湖南省善化縣
組織
華興會、甲寅派
學歷
英國亞伯丁大學
相關事件
章士釗,字行巖,筆名黃中黃、爛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民國時期政治人物,曾任司法總長、教育總長。

章士釗少時在家讀私塾,1901年入兩湖書院,與黃興為同學;章士釗後曾至朱啟鈐家執教,並轉入南京陸軍學堂,並擔任《蘇報》編輯;1903年,章士釗與黃興組織華興會,又與蔡鍔主持愛國協會,任副會長。1905年,章士釗赴日留學,入東京正則學校、法政大學速成科,但他自認實力不足而未加入同盟會。1908年,章士釗前往英國留學,入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主修法政、邏輯。

辛亥革命後章士釗回國,於上海擔任《民立報》主筆、江蘇都督府顧問;二次革命期間出任討袁軍秘書長,失敗後逃亡日本,並於東京創辦《甲寅》雜誌,亦擔任歐事研究會書記。護國戰爭爆發後,章士釗回國擔任肇慶軍務院秘書長,1917年回到北京擔任北大文科教授兼圖書館主任,亦獲選為眾議員,在五四運動時期力主使用文言文,與胡適等人展開筆戰。護法運動開始後,章士釗南下擔任護法軍政府秘書長;1922年時出任北京農專校長。段祺瑞執政府成立後,章士釗任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不久辭職回到上海居住。

北伐期間,章士釗因曾參與執政府而出國避禍,直到1930年才獲張學良邀請而回國,任東北大學文學院院長,九一八事變後又回到上海,執業律師,後曾任上海法政學院院長、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等。抗戰期間。章士釗留在上海,不久轉赴重慶,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戰後又回商海擔任律師,並曾獲選制憲國大代表、立法委員。1949年李宗仁代理總統後,章士釗被派為國共和談代表,談派破裂後留居北京,並為程潛、陳明仁的投共居中牽線。

中共建政後,章士釗出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委員、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中央文史館館長等。1973年,章士釗赴香港探親,同年7月1日在香港逝世。著有《長沙章氏叢稿》、《中等國文典》、《名家嵇古》、《情為語變之原論》、《柳文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