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四川藏洋
四川藏洋
時間
1902 ~ 1958
地點
四川藏區
相關人物
趙爾豐馬麟岑春煊、鹿傳霖、錫良
四川藏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四川藏洋(或稱四川藏元、四川盧比,俗稱洋錢、藏幣、川卡、川洋、藏洋、藏元、趙爾豐錢等),1902年開始鑄造,1958年停止流通的一種中國地方鑄銀幣,其最初的發行目的是抵制英印盧比對藏區的入侵,主要發行流通於四川藏區,但是西藏、青海藏區、甘南藏區和雲南藏區亦有流通。

四川藏洋最終成功地將英印盧比逐出了康巴地區,成為康區的主要貨幣,但在衛藏的流通十分有限。康巴地區解放後,藏元仍在民間流通,但隨著人民幣的發行,逐漸淡出流通市場。至1958年,四川藏洋停止流通。

四川藏洋仿英印盧比製造,正面為光緒側面像,背面為紋環繞著的「四川省造」四個漢字,中央有一橫花子或立花子,花紋與英印盧比相仿,其重量、大小均與英印盧比一致。

事件背景:

康區貨幣經濟出現較晚,直至十九世紀末交換方式都很原始。光緒以前,無論是西藏鑄幣還是內地貨幣在康區流通都十分有限,邊茶、青稞、鹽巴等起著「準貨幣」的作用。鴉片戰爭後,英國不斷侵略西藏,在傾銷商品的同時,英國東印度公司製造的盧比銀幣由印緬地區源源不斷輸往藏地。《西康通志·財賦志》曾載「英人睥睨康藏,實行經濟侵略,印度盧比遂大量流入」。

印度盧比為機制幣,正面為英王頭像,背面以英文標明幣值和鑄造年代,並以花邊環繞,每元重三錢二分,製造精美、成色穩定,且大小適中便於攜帶,而當時的藏洋則品質較差,因此很快占領了藏區貨幣市場,衛藏的駐藏大臣因循遲鈍,幾乎無所作為,盧比取代藏幣成為衛藏的通行貨幣,並逐漸流入康區,英印商人以高出銀價數倍的比值換走藏區白銀,使白銀大量外流。

光緒二十年(1894年)前後,盧比流通到打箭爐(今康定縣)一帶。盧比每元重三錢二分,卻作四錢購貨,嚴重侵害了商民利益。對此,川邊商民反映強烈,川省官員大聲疾呼「印幣亡邊」,一面上奏朝廷,一面果斷採取措施,抵禦英印盧比。

1896年7月,四川總督鹿傳霖最早提出自鑄銀幣以抵制英印盧比,他以「銀價過低、制錢缺乏」為由奏請建立銀元局,於1898年開鑄龍洋銀元,拉開了四川銀幣在藏區流通的歷史序幕。但是,由於龍洋的尺寸大,幣值高,與藏區的用錢習慣不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而最早鑄造與英印盧比重量相當的銀幣的是雅州府分駐打箭爐廳同知劉廷恕,劉以「印幣亡邊」為由,多次呈請四川總督自鑄銀幣,最終在得到上司默允後,於光緒廿七年(1901年)開始以「藏餉之銀」在打箭爐用土法鑄造與英印盧比大小相近,含銀三錢二分的純銀幣「爐關契」。「爐關契」銀幣正面為「爐關契」三字,背面有藏文和花紋圍繞。由於爐關契為土法鑄造,發行量並不能滿足藏區商民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