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抗日軍政大學
抗日軍政大學
時間
1937年04月 ~ 1945年10月
地點
陝西延安
相關人物
林彪
、
徐向前
、
陳賡
、
楊得志
、
聶榮臻
、
董必武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抗日軍政大學(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
學生來源最初是駐校輪訓中國工農紅軍的各級部隊幹部,後來大量招收培訓從陝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抗日知識青年。
抗日軍政大學的前身為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陝北瓦窯堡中梁山閭家大院建立。1937年4月,紅軍大學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
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制只經過半年就因西安事變、抗戰形勢高漲而提前畢業,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骨幹。
事件背景:
抗日軍政大學最早的前身為1933年10月17日在瑞金沙洲壩大窩村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大學,至紅軍長征,紅大已招生三期。
紅軍長征前夕,1934年10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中國工農紅軍大學與紅軍第一步兵學校、紅軍第二步兵學校、紅軍特科學校合併為紅軍學校。1934年10月10日長征開始後,紅軍學校改稱紅一方面軍幹部團,陳賡任團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鍾偉劍任參謀長,莫文驊任政治處主任,方強任黨總支書記,轄三個步兵營、一個特科營、一個上級幹部隊,共1480餘人。
1935年8月上旬,沙窩會議決議,紅一方面軍幹部團與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合併為中國工農紅軍大學,倪志亮任校長,何畏任政治委員,李特任教育長,劉少奇任政治部主任,莫文驊任黨總支部書記,編有上級指揮科、上級政治科、特科團。9月上旬,由於「草地密電」事件,紅大特科團中原來中央紅軍人員跟隨中共中央,紅一、紅三軍團北上繼續長征。在甘肅哈達鋪鎮,幹部團與紅一軍團教導營合併為西北紅軍陝甘支隊隨營學校,紅一軍團教導營營長陳奇涵任校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韓振紀任參謀長,莫文驊任政治處主任。
1935年11月,陝甘支隊隨營學校長征結束後,在永平鎮與陝北紅軍軍事政治學校合併為西北工農紅軍學校,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郭化若任訓練處處長,莫文驊任政治處主任。
1936年2月,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西北工農紅軍學校擴編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對外公開招生。1936年4月1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正式開學,招生600餘名,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郭化若任訓練處處長,莫文驊任政治部主任,設軍事指揮科、政治工作科、游擊戰爭科、特科。
1936年5月14日,毛澤東等在東征歸途於黃河西岸延長縣交口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創辦紅軍大學,為即將到來的抗日高潮培養幹部。1936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陝北瓦窯堡中梁山閭家大院建立,主要幹部由毛澤東從紅一方面軍抽調,校長林彪,政委毛澤東、校黨總支書記莫文驊、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務部長楊至成。副校長劉伯承不久調任援西軍司令員,並沒有負責抗大工作。一期共有1038名學員,來自紅一方面軍與陝北紅軍,分為三個科:高級科、上級科、普通科,也稱一、二、三科。高級科、上級科學制8個月,普通科學制6個月。其中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共有1個隊38名學員。
紅軍三個方面軍會師後,1936年11月,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紅二方面軍紅軍大學的高級科、上級科到達保安縣併入了紅大的一科、二科;其他隨營學校人員到達環縣併入了紅大三科。這時,紅大一科、二科也稱紅大一分校;三科稱紅大二分校或紅大二校。為適應野戰需要,1936年11月26日紅大二校改編為「紅軍教導師」,校長周昆任師長,政委袁國平任師政委。另郭化若任教育長,羅貴波任政治部主任。11月27日,教導師北上環縣擔任阻敵任務。12月1日夜,教導師與陝甘寧邊區獨立師、尚未編入紅大二校的第二方面軍隨營學校一同夜襲曲子鎮及周邊之敵。12月6日,召開軍人大會,紅大二校此時有2000餘人編為2個團。12月下旬,步校移駐慶陽縣城。
紅大第一期學員稱為紅大一期。一期尚未畢業,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東北軍於1936年12月15日讓出了延安城。1937年1月21日紅大一期遷入延安。1937年1月20日,紅大第二期在延安開學。從二期開始,對社會青年公開招生。二期設四個大隊,學員1362人,另駐甘肅慶陽的抗大步校1400餘人編為4個營13個隊,共2700餘人。
1937年1月,駐甘肅環縣的紅大三科遷到甘肅慶陽城內,改稱抗大步兵學校,又稱慶陽步兵學校、對外稱「紅軍教導師」。
Top
發生過程:
1937年4月,紅軍大學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紅大二期改稱抗大二期,增設教育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未到任),劉亞樓任教育長,傅鍾任政治部主任,莫文驊任政治部副主任。
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制只經過半年就因西安事變、抗戰形勢高漲而提前畢業,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骨幹。1937年8月底,抗大步兵學校大已有兩期學員已畢業分配,未及畢業的學員及一部分工作人員在雲陽鎮改編為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校長韋國清,政委陳明(1941年在沂蒙山反掃蕩中犧牲),教育長閻捷三,政治處主任張正光,開往山西前線,平型關戰鬥後,隨營學校與八路軍總司令部轉移到汾陽。共編學員隊七個,全校共約千餘人。1938年2月22日,隨營學校由山西洪洞縣白石村開往陝北洛川,第四隊留延安,其餘改稱抗大六大隊,大隊長韋國清、政委陳明,下設第一隊至第六隊學員700人屬於抗大第四期。
第三期就於1937年8月1日正式開學。開學以後,仍有不少新同學前來,學校決定隨到隨編隊。第三期共收學員一千三百七十二人,編為三個大隊。一至六隊為紅軍幹部,大多是原四方面軍的幹部,共六百一十六人。其中有李先念、王樹聲、許世友、王建安、王宏坤、曾傳六、曹祥仁、丁國鈺、羅舜初、李壽軒等。七至九隊為青年學生,共三百六十六人。另外還有一個訓練老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二人,一個訓練新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人,一個游擊訓練隊六十七人。
第四期於1938年4月16日正式開學,同年8月至12月分批畢業。僅五至八月份,經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到延安的就有二千二百八十八人,本期共收學員五千五百六十二人,編為八個大隊,四十三個隊。其中訓練八路軍、新四軍幹部的七個隊,九百零七人;訓練知識分子的三十一個隊,四千六百五十五人,占學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其中女生六百五十四人,編為第八大隊,張琴秋任大隊長。延安原來的校舍已容納不下。因此除在延安駐四個大隊外,還在瓦窯堡、蟠龍、甘肅的慶陽等地分駐了四個大隊。
1939年,抗大總校、陝北公學等5000人在副校長羅瑞卿帶領下遷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太行根據地)。在陝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的根據地都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據地負責人兼任校長。這種做法隱含了和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大搞分校建設進行對壘的意味,國共雙方都在積極擴充軍校,準備軍事幹部。
1945年10月,抗大總校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遷往東北,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歷史影響:
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創辦的培養軍事政治幹部的軍事學校,也是延安時期中共創辦的最有影響的學校。
抗大總校培訓學員近3萬人,連同各分校共培養了十餘萬名中共軍政幹部,堪稱是共軍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訓練單位。
另外,在抗戰期間,抗大進入華北敵後辦學,培訓了成千上萬的軍政幹部,使他們成為共軍的潛伏力量。這些學員活躍在敵後各個戰場,帶領部隊、民兵和廣大群眾,開展游擊戰和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
而抗戰過後,抗大的教育成果更是體現在國共內戰中,大批接受過抗大教育的學員,在內戰中選擇和共產黨一起作戰,對抗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