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
時間
1870年06月21日 ~ 1870年06月21日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武蘭珍、曾國藩
資料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天津教案是清同治9年(1870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教案。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在天津望海樓設立教堂,仗勢欺人,強占民地,激起民憤。
1870年(同治九年)6月21日天津人民因育嬰堂虐死嬰兒數十名,聚眾數千到教堂示威。法國領事豐大業(Henri Victor Fontanier,1830-1870)往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公然開槍恫嚇,又在路上向天津知縣劉傑開槍,擊傷隨從一名。中國人民怒不可遏,毆斃豐大業,焚毀法、英、美教堂及法領事署。事件發生後,英、美、法等七國軍艦集結天津、煙臺一帶嚇唬中國人。清政府派直隸總督曾國藩到天津查辦,曾又奏調李鴻章協同辦理。他們對侵略者完全屈服,將天津知府和知縣革職充軍,殺民眾20人,充軍25人,賠款修建教堂,清政府並派崇厚赴法國道歉。
事件背景:
清末自從簽訂《天津條約》以後,傳教士開始在各地進行傳教工作。傳教士享有建造教堂、治外法權、以及「寬容條款」所賦予的特權。
「寬容條款」賦予教會特權。中國基督教信徒可以不受中國法律的制裁,因此,許多地痞流氓也混入教會,橫行鄉里。許多衝突由此產生。治外法權問題,亦使傳教士不受中國法律的制裁。
另外外國傳教士獲得了在中國任何地方租買土地和蓋房的特權,為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內地霸佔地產,成為後來各地發生民教糾紛及引起教案的嚴重隱患。
外國傳教士傳入基督信仰,和中國本土文化衝突,教徒與非教徒亦因頑固勢力的挑撥而引發糾紛,引起兩者爭毆,少數奉教者依仗教會勢力,非教徒亦因宗族勢力強大而迫害教徒,更激起群眾對傳教士的仇恨。
中西思想意識形態上有不少矛盾。基督教與中國傳統的思想、信仰、風俗習慣不相容。傳教士企圖改變中國禮俗,反對敬祖、祀天,把深入群眾的佛教和道教說成邪教,引起民眾反感,教堂散布窮鄉僻壤,干涉迎神祭祖儀節,經常與民間發生摩擦,民眾的反抗亦得到部份士紳的支持,初期不少的衝突,便是直接由地方官紳所發動。
Top
發生過程:
同治9年(1870年)4、5月間,天津發生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6月初,天氣炎熱,疫病流行,育嬰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兒患病而死,每天有數百人到墳地圍觀,挖出孩子的屍體查看。於是民間開始傳言懷疑外國修女以育嬰堂為晃子,實則綁架殺死孩童作為藥材之用。
6月20日,一名被居民扭送官府的匪徒武蘭珍口供中又牽連到教民王三及望海樓天主堂。於是民情激憤,士紳集會,書院停課,反洋教情緒高漲。6月21日清晨,天津知縣劉傑帶人犯武蘭珍去教堂對質,發現該堂並無王三其人,也沒有武蘭珍所供的席棚柵欄,「遍傳堂中之人,該犯並不認識,無從指證」。
謝福音神父與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協商育嬰堂善後處理辦法。但當時已經有數千群眾包圍了教堂,教堂人員與圍觀的人群口角爭執,引起拋磚互毆。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要求崇厚派兵鎮壓,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在前往教堂的路上,與知縣劉傑相理論爭執,怒而開槍,打傷了知縣的僕人,民眾激憤之下先殺死了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被剝光衣服強姦、挖眼割乳,後被燒死)、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瞭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位於教堂旁邊的法國領事館,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破壞行動持續了3小時。
6月24日,法國軍艦開到天津,英、美、德、意等六國軍艦亦結集天津一帶,七國公使以法國為首向總理衙門抗議。
法國方面最初要求處死中國負責的官員,清朝方面派出時任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調查並與法國方面交涉,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多數主張不要對其退讓,不惜一戰,情勢緊張。曾國藩審時度勢,不願與法國開戰,首先對英國、美國、俄國作出賠償,以使最後能單獨與法國交涉。
同治9年6月10日一曾國藩到天津,立即發布《諭天津士民》,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隨後經他調查之後,確認育嬰堂並無誘拐傷害孩童之事,於是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行刑之日是10月19日),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出使法國道歉。李鴻章也認為「冀終歸於一命一抵了案」。而法國因隨後發生了普法戰爭,無暇顧及東方事務,因此接受了這個條件。
清廷及中國輿論對這個交涉結果都甚為不滿,「詬詈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號竟加於國藩。京師湖南同鄉尤引為鄉人之大恥」,甚至直接稱其為「曾國賊」,使曾國藩的聲譽大受影響,曾國藩只好一直道歉,自稱:「外慚清議,內疚神明」。而另一方面天津教案的消息,也對於全國其他地方有所影響,產生對於西方傳教士不好的謠傳及不信任,這些謠傳也在一些地區造成了教案的發生。由於民怨沸騰,朝廷讓李鴻章接替曾國藩。交接當年,曾問李:「你與洋人交涉,準備怎麼辦?」李回答:「我想與洋人交涉,不管什麼只同他打痞子腔。」李鴻章最後判決將原來20名死刑改為16名死刑、4名緩刑,其餘不變。曾國藩頗為惱怒,一年後即去世。這件案件的一個重要影響, 就是朝廷以為法國接受李鴻章提出的條件,認為李鴻章在外交方面比較能幹。於是往後30年中重大外交事件都安排李鴻章辦理,殊不知法國人只是因為普法戰爭失利,才無暇討處理教案。
1897年,望海樓天主堂在空置了20多年之後被重建,1900年又在庚子之亂中第二次被燒毀。1903年用庚子賠款第二次重建。
歷史影響:
教案了結之後,大臣崇厚作為專使,去歐洲向法國道歉,以示與法國“實心和好”。
1870年10月28日,由上海起程,抵達馬賽時,普法戰爭正酣,法國政府無暇接待。
直到1871年11月23日,才得到法國第三共和國首任總統梯也爾接見。崇厚把同治帝的道歉書呈遞,並希望法國對中方懲兇與賠款感到滿意,梯也爾回答: “法國所要的,並非(中國人的)頭顱,而是秩序的維持與條約的信守。 ”
1897年,望海樓天主堂在空置了20多年之後被重建起來,1900年又在庚子之亂中第二次被燒毀。 1903年用庚子賠款第二次重建。
Top
中外雜誌 66
‧
早期留美史話-為紀念中國首批官費幼童赴美一百週年作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