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天津站
天津站
時間
1888年10月05日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鄧小平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天津站,俗稱天津東站,位於中國天津市河北區與河東區交界的海河北岸,始建於清光緒12年(1886年),是目前天津市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之一,為北京鐵路局下轄的特等站,有京津城際鐵路、津山鐵路、津薊鐵路、津秦客運專線、天津地下直徑線等在此交匯,而在建的津濱城際鐵路也將交匯於此。天津站是天津市的鐵路門戶,亦是天津站交通樞紐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工程中的配套項目目前仍然在進行中。旅客將可在天津站換乘天津地鐵2號線、3號線和9號線。
天津站歷史上曾以天津車站、老龍頭火車站、天津紫站、天津老站和天津東站為站名。
事件背景:
隨著唐胥鐵路在1888年延展至天津,並改稱「津唐鐵路」,天津車站作為天津境內的第一個鐵路車站建成。該站始建於清光緒12年(1886年),在修建天津車站的時候,最初選址位於天津海河東北岸的旺道莊。車站在光緒14年8月28日(1888年10月5日)隨津唐鐵路竣工通車而啟用。天津車站初建時站內有兩「股」路線、一個月台,為客貨共用車站。之後車站規模擴建為九「股」,俗稱「下九股」。
清光緒17年4月(1891年5月),在旺道莊以西約500米處再興建一座規模更大的車站,並於次年建成使用。新的天津車站站舍為土木結構的三層大樓,同時還興建了月台等設施,新車站僅為客運車站,因地處海河東岸「老龍頭」地區(今大沽橋至解放橋下游一帶),故名為老龍頭車站,而原有的老站則改為天津車站的貨運站。
光緒20年(1894年),津榆鐵路由天津向西北方向延伸至北京,天津老龍頭車站成為京榆鐵路的一個重要的樞紐站。
Top
發生過程:
光緒20年(1894年),津榆鐵路由天津向西北方向延伸至北京,天津老龍頭車站成為京榆鐵路的一個重要的樞紐站。
後來,舊老龍頭車站毀於庚子事變戰火。
1900年6月,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在紫竹林英法租界內外與義和團及清軍展開激戰,從6月17日起,在與法租界僅一河之隔的老龍頭車站,雙方展開持續數十天的血戰,車站建築也被摧毀。
1900年7月,八國聯軍占領天津,包括老龍頭車站在內的海河東岸大片地區即成為俄軍占領區。當年12月底,天津俄租界開闢,該站地處該租界界內。此舉遭到津榆鐵路借款國英國的極力反對,英俄兩國士兵在車站一帶衝突不斷。最後由於德國出面調停,俄國同意讓出老龍頭車站以及站前通往紫竹林英法租界的道路。這樣,俄租界被分割為東西兩個部分,而老龍頭車站以及站前道路仍屬於華界。
1902年,老龍頭車站重新擴建,因為車站與海河對岸的紫竹林碼頭相對,故名為天津紫站,並在車站廣場中央構築「老龍頭」紀念碑一座(後被拆除)。隨著新開河火車站(今天津北站)在光緒29年(1903年)建成並於1904年改稱天津新站,天津紫站也在1904年改稱「天津老站」,與「新站」呼應。
1911年,津浦鐵路天津西站建成後,「天津老站」更名為「天津東站」,至此天津形成東、北、西三大火車站格局。而天津東站則成為京山京奉鐵路(北寧鐵路)與津浦鐵路兩大幹線的交匯點。
1930年10月10日,天津東站成功開出了第一列國際列車。天津東站自民國5年至民國35年(1916年—1946年)間為中華民國鐵道部核定的一等站,至民國36年(1947年)升格為特等站。
歷史影響:
目前,天津站站房包括京津城際北站房、高架候車室、地下進站廳、無月台柱雨棚及高月台、東西側旅客地道、東西側行包通道、既有南站房,總建築面積18.5萬平方米,其中新建北站房7.1萬平方米,改建既有南站房3.3萬平方米,雨棚8.1萬平方米。高架候車廳2.2萬平方米,能同時容納6000人候車。
城際北站房首層為進站中央大廳,二層直通最大跨度為54米高架候車室。地下進站廳位於地下一層,建築面積1.24萬平方米。東、西旅客出站地道位於地下進站大廳東、西兩側,寬度達到18米。無月台柱雨棚覆蓋全部月台,南北方向共5跨,總建築面積達80850平方米。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