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無名師
無名師
時間
1940年02月25日 ~ 1941年10月
地點
廣西、湖北
相關人物
徐庭瑤
、
鄭作民
、張金廷、
李延年
、
蔣中正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40年,蔣中正在柳州主持召開了有100多名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檢討廣西賓陽之戰。會議結束時,蔣中正處分了多位將領,並宣佈第9師番號取消,改無名師。
背景:
1940年1月上旬,國軍收復崑崙關後,軍委會將桂南前線的部隊重新做了部署,將崑崙關正面的第5軍調到都安、柳州一帶補充休整,以第2軍第9師接替崑崙關正面的防務。
1月下旬,第2軍第76師奉命從賓陽向甘棠前進,以掩護桂林行營的左側安全,後由於第38集團軍總司令部被敵機襲擊,通訊系統全被破壞,徐庭瑤與各部失去聯繫,致使作戰各部處於各自為戰的混亂狀態,同時各部也連續遭到敵機轟炸,道路橋樑受到嚴重破壞。
Top
發生過程:
1940年初,日軍在岡村寧次率領下,以重兵繞道廣西賓陽,迂迴國軍第37集團軍左翼,由此直接威脅到駐紮此地的集團軍總部之安全,也威脅崑崙關守軍的側背。在此情況下,擔心日軍之舉會切斷友軍對崑崙關的支援,國民黨第2軍軍長李延年遂率領駐守在此的部隊棄關撤退。不料,李延年這一撤,卻令第2軍第9師掉入鬼子事先設置好的口袋陣。在日軍猛力攻擊下,9師潰不成軍。
第2軍副軍長兼第9師師長的鄭作民見形勢危急,為了打出一條撤退通道,他身先士卒,端著衝鋒槍與敵拼搏,不想在衝鋒時竟為流彈擊中,壯烈犧牲。湖南新田人鄭作民是黃埔一期生,曾參加過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淞滬會戰、徐州突圍戰和田家鎮守衛戰,還屢立戰功,堪稱國軍一員虎將。犧牲前不久,鄭作民還於桂南會戰中奉命由貴州馳援南寧,在臨行前立下遺囑,安頓家事,決心與日軍決一死戰,其言其行令國人為之一振。得知其為國捐軀,蔣中正深感悲傷。
稍後,得悉鄭作民犧牲之詳細情況,尤其是第9師竟然是在戰爭結束後才得知師長的犧牲,並派騎兵連找回鄭作民屍體時,不禁大發雷霆。
1940年2月22日,蔣中正在柳州主持召開了有100多名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檢討此次作戰。2月25日會議結束時,蔣中正處分了多位將領,並宣佈第9師番號取消,改無名師。這是蔣中正沉思已久的。他之所以這樣做,其一是為了激勵部隊,喚起軍人的榮譽感和好勝心,另一方面,則是為著抗戰大計,他希望此舉能遏制國軍中與日寇一觸即潰甚至不戰而退的勢頭。
1940年3月初,桂南戰役結束後,李延年率領從第2軍桂南前線北撤至湖南常德進行整補,直屬於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5月,第2軍奉命北赴湖北當陽、遠安打游擊戰,其間,第2軍編制再次發生變化,其中第103師改隸第8軍,新組建的新編第33師列入第2軍建制,此時,第2軍下轄第9、76、新編33師共3個師。
1940年6月初,棗宜會戰第二階段戰役爆發,李延年奉命率部從第9戰區開赴第5戰區增援,第2軍被部署於龍泉鋪至鴉鵲嶺、安福寺,在第26、75兩軍的第一道防線後組成第二道防線,6天后,日軍大規模進犯,其中第3、39兩師團進至觀間寺至荊門一線,國軍紛紛後撤,作為第二道防線守軍的第2軍也退往安遠,6月中旬,宜昌終告失守。
1940年9月,第2軍奉命開往江南一帶整訓,直屬於第6戰區司令長官部,其中軍部帶同新編第33師駐建始,第9師駐巴東,第76師駐巴東之野三關,全軍一面開展部隊整訓,一面負責扼守入川門戶。
1941年9月,為配合第九戰區進行第二次長沙會戰,軍委會命令第3、5、6戰區各以有力一部出擊,策應第9戰區作戰,第2軍所屬的第6戰區部隊約16個師曾乘敵空虛猛攻宜昌,其中第2軍第76師奉命向宜昌週邊之敵攻擊,與敵轉戰於宜昌東之宋家嘴、豐寶山場、鴉鵲嶺、龍泉寺等地,斃傷敵甚多,並一度攻入宜昌城內,和守軍巷戰數天,最後只剩下天主堂據點未能攻克。
10月上旬,守敵第13師團死傷慘重,一面組織後勤人員及傷兵投入戰鬥,一面請求增援,10月中旬,第6戰區向各進攻部隊下達總攻擊令,第13師團陷入絕境,師團長內山英太郎中將甚至寫下遺書,準備自殺,可惜正在此時,日軍增援的第39師團到達戰場,挽救了第13師團的危局,第2軍等部被逼退出宜昌城。但此役是1941年正面戰場唯一的一次由國軍主動發起的進攻戰役,在此次戰鬥中,國軍共殲滅日軍近7000人。
1941年夏天至初冬,第2軍雖奉命進行整訓,但經常與日軍周旋於宜昌、當陽、遠安等地山區,基本上沒有對部隊進行休整,直到11月,第2軍才正式奉命調回四川大後方補訓,其中軍部駐永川,第9師駐壁山,第76師駐榮昌,新編第33師駐隆昌,其間第2軍副軍長陳應龍卸任。
歷史影響:
改主力師為無名師,這種處分在國民黨軍中確是史無前例的。不僅如此,第9師是王牌第2軍的王牌師,將其改為無名師簡直就是軍人的奇恥大辱。同時,上級為了激勵官兵“明恥教戰”,還在官兵所佩戴的符號和臂章上印上“進就不退,守就不走”的警語。
就這樣,佩戴著警語的無名師成了國民黨軍的重要一員。直到一年多之後,該部因反攻宜昌有所貢獻,才正式恢復第9師番號。不過,無名師因其歷史的短暫和獨特,已被寫入中國近現代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資料來源,參考:百度百科、文史網、看中國)
Top
回上一層